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MRI与超声心动图征象,探讨MRI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心脏MRI、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对心肌肥厚程度的测量结果。结果:31例中,均发现心室壁不同程度肥厚。其中,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7例(54.8%),左心室普遍肥厚3例(9.7%),室间隔增厚并累及右心室心尖部2例(6.5%),左心室游离壁局限性肥厚3例(9.7%),心尖肥厚型6例(19.4%),可见典型"黑桃尖"表现。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2例,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伴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全部患者均行心肌对比增强扫描,20例(64.5%)肥厚心肌内可见点状、片状心肌中层延迟强化,5例非肥厚心肌内亦可见延迟强化。1例累及右心室心尖部及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阴性,室壁厚度测量结果低于MRI(P<0.05)。结论: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敏感性低;对于临床怀疑肥厚型心肌病,特别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可采用心脏MRI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延迟强化的特征,探讨MRI增强检查对尿毒症心肌病的意义和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1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别接受CMR增强检查,分析不同患者延迟强化心肌的特点.结果 CMR延迟增强检查,尿毒症与肥厚性心肌病组与心肌梗死组的延迟强化心肌平均信号强度指数、最大层面延迟强化心肌面积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CMR延迟增强检查尿毒症患者异常强化心肌特点:延迟强化心肌分布在左心室室壁中部,呈局灶性小斑片状,且轻度强化改变,这与肥厚性心肌病有所类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延迟强化的特征,探讨MRI增强检查对尿毒症心肌病的意义和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1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别接受CMR增强检查,分析不同患者延迟强化心肌的特点。结果 CMR延迟增强检查,尿毒症与肥厚性心肌病组与心肌梗死组的延迟强化心肌平均信号强度指数、最大层面延迟强化心肌面积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CMR延迟增强检查尿毒症患者异常强化心肌特点:延迟强化心肌分布在左心室室壁中部,呈局灶性小斑片状,且轻度强化改变,这与肥厚性心肌病有所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其中3例经心脏移植,2例经心内膜活检证实.5例患者均经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MR检查.结果 5例均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性,男女比例为4∶1,5例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X线胸片3例有肺淤血,5例心脏增大,3例伴有少至中、大量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示心房扩大,左心室壁肥厚,心室舒张受限,部分出现心肌回声增强;MRI表现为左心室壁普遍增厚,但以室间隔增厚为主,左心室射血分数32.5%±15.0%,限制性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延迟增强MRI 4例表现为全心心内膜下为主的弥漫性粉尘样强化,同时累及乳头肌,其中3例患者室间隔左、右心室壁心内膜下均出现强化,在室间隔形成"斑马征",1例表现左心室透壁性强化,自内向外强化程度渐弱.结论 MRI"一站式"扫描能够全面显示心肌淀粉样变性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心肌弥漫性粉尘样强化和"斑马征",在心肌淀粉样变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亦称左室功能性梗阻,非对称性间隔肥厚,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下狭窄,肌性主动脉下狭窄等。系左室(有时亦可累及右室)心肌的不一致性肥厚。本病引起血液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现已逐渐为人所知。心肌纤维的排列紊乱与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脏磁共振在心血管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2月成功进行的72例心脏磁共振检查,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基于自旋回波的HASTE黑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True FISP亮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多时相电影序列(True FISP Cine)、心肌首过灌注扫描(Turbo FLASH)、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PSIR Turb FLASH)等。结果心脏磁共振扫描阳性病例66例,阳性率91.7%。阳性病例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23例,其中单纯心肌缺血,活性心肌尚存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无存活心肌14例,其中合并室壁瘤4例,存在无复流心肌2例,存在附壁血栓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5例,其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无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8例,代偿期3例。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限制型心肌病1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心包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心脏肿瘤4例。主动脉瘤1例。心脏扫描过程中间接发现肺肿瘤(病理证实为腺癌)1例。结论心脏磁共振的"一站式"扫描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l)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心动图的结果相对比;同时通过磁共振电影观察心脏功能的改变及心室壁厚度于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1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RI扫描时应用心电门控,分别进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梯度回波(GE)序列(电影)检查观察心室壁和心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于舒张末期在左心室中部水平(短轴位)分别测得心室前壁、侧壁、后壁和室间隔的室壁厚度,在心脏长轴位测得心尖部的室壁厚度,并与二维超声结果相比较,并根据心脏电影MRI计算出室间隔和心室侧壁的室壁增厚率。结论:(1)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的异常肥厚为特点,MRI表现既有左室壁对称性普遍肥厚;亦有非对称性局部心肌肥厚的各类亚型。根据血流动力学的改变MRI可区分梗阻型和非梗阻型。(2)对于心室(前)侧壁、心尖部和室间隔局限性增厚的HCM,MRI能准确定位和分段,对室壁厚度的测量较二维超声心动图亦更准确。(3)电影MRI可反映心动周期内心腔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更清楚地显示出心肌于舒张期和收缩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MRI在引起左心室扩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35例左心室扩大患者的MRI表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横径、左心室壁各节段舒张末期厚度,观察心肌延迟强化表现。结果 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均表现为左心室壁普遍变薄,其中6例出现室间隔肌壁间线样强化; 12例缺血性心脏病(IHD)表现为肇事血管供血区心肌变薄,且相应区域出现心内膜下及透壁性强化; 7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均出现侧壁心外膜侧强化,其中6例可见室间隔肌壁间线样强化; 6例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2例表现为室间隔肌壁间线样强化,4例无延迟强化;酒精性心肌病(ACM)和围产期心肌病(PPCM)各1例,均表现为左心室壁普遍变薄,无延迟强化。结论心脏MRI能够为左心室扩大疾病提供结构及功能信息,钆对比剂增强能够为这些疾病的鉴别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心脏MRI作为参照标准,评估双源CT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延迟强化和左心室壁厚度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选取80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行双源CT动脉期、延迟期扫描及心脏MRI形态和延迟增强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17节段分析方法,左心室室壁厚度、延迟强化的位置得到确认,分析2种检查诊断心肌延迟强化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共1360个心肌节段进行评估,CT与MRI测量的左心室室壁平均厚度间呈显著相关(r=0.88,P<0.01)。延迟增强检查证实CT与MRI在检出心肌纤维化病灶方面一致性较好(患者74例,Kappa=0.751,P<0.05;心肌节段1238个节段,Kappa=0.746,P<0.01)。CT与MRI测量的延迟强化病灶体积呈良好的相关性(r=0.89,P<0.01),但CT图像低估纤维化病灶范围。Bland-Altman分析显示,CT和MRI在测量延迟强化病灶容积的差异,平均标准差为2.71%。结论心脏CT检查可以提供关于心肌和冠状动脉的综合信息,延迟增强CT可作为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检查方法,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潜在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ordiomyopathy,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流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显的心肌疾病[1]。本病常为青年猝死的病因,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的主要诊断手段,对确定诊断及指导治疗均有较大的价值,现就我院2002年3月~2005年6月诊治的15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其中系父子、父女关系者2例,有家族史者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岁。病史最长8年,最短6个月。15例中,5例体检时发现,2例因晕图1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室流出道狭窄,在左室长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对原发性心肌病诊断及分型的价值。方法 对15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肌病患者,进行EBCT扫描(包括冠状动脉平扫、心脏长轴及短轴电影扫描)。结果 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会(WHO/ISFC)分类法,将心肌病分为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三大类,EBCT所见:(1)扩张型(8例):左心室扩张7例,均有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250±101)ml,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89±66)%;右心室扩张伴运动减弱1例。(2)肥厚型(5例):均有室间隔肥厚,达(165±23)mm,伴左心室壁或心尖部肥厚3例,2例伴有流出道狭窄。(3)限制型(2例):例1右心室心内膜增厚呈稍低密度阴影,室腔变小,心尖闭塞,室壁运动减弱,右房显著扩张并血栓形成;例2病变累及左右心室,伴左右房增大。结论 EBCT能全面反映各类型原发性心肌病的病理及功能改变,可作为确定心肌病诊断及分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MRI在儿童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心肌病患儿33例,其中肥厚型心肌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限制型心肌病7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3例。MR采用不同序列不屏气扫描,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9例选取左心室8个节段进行室壁厚度测量及心肌增厚率计算,并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对10例扩张型心肌病中7例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上述2组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心脏超声(ECHO)结果比较。7例限制型心肌病对其右心室流人道、流出道、心尖、右心房及下腔静脉的MRI表现与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对3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结合解剖特点、临床特点综合评估,并测量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9例MRI显示基底部游离壁前外侧段心肌增厚率(16%)及心尖部前段心肌增厚率(16%)下降明显,左心室收缩功能略下降,射血分数为57%,心肌质量有所增高(114g/m^2),与ECHO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及每搏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5和0.0341)。10例扩张型心肌病中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为20.7%,与ECHO比较在每搏量测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6)。7例限制型心肌病MRI显示右心房明显扩大,上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右心室腔变形,流人道缩短,心尖闭塞,流出道扩张。3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中显示右心室球形扩张,右心室室壁局部变薄,1例见脂肪浸润,3例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下降。结论:MRI是目前诊断儿童心肌病中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其高分辨率可提供儿童心肌病解剖上的信息并能较ECHO提供更为准确的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结合纹理分析技术对心肌淀粉样变性与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心内膜活检证实的心肌淀粉样变性轻链型(CA)患者18例及经临床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8例,均采用3.0T MR标准化扫描获得电影序列图像,使用TexRad软件对所有患者左心室中段两腔短轴位图像进行取样分析,选择不同的空间缩放因子(SSF,取值为0和2~6),获得在不同纹理过滤尺度下代表纹理特征的5个参数值(包括均值、标准差、峰度、偏度、熵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使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心肌淀粉样变性和肥厚型心肌病的熵值、峰度和偏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F=3时取熵值≥2.68,诊断淀粉样变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7),诊断敏度87.2%,特异度为90.9%、符合率为88.0%.结论:纹理分析可用于心肌淀粉样变性和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相比传统鉴别方法具有无需使用对比剂且缩短检查时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因突变阳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基因突变阳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突变阳性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厚度、房室内径,并且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观察患者心脏功能.结果:检测出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阳性患者5例,突变结果分别为β-MyHC、MyBP-C、TnT编码基因突变.超声表现均为左室壁为非对称性肥厚,均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都表现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描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多普勒组织成像能够敏感的发现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患者心功能改变.MyHC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pertrophic crdiomyopathy,HCM)的心电图和MRI表现.方法 搜集17例经临床确诊的HCM患者资料,对其心电图、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心电图均异常,主要表现为ST-T异常、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异常Q波、T波倒置.MRI以左心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肥厚居多,其次是心尖肥厚;心腔缩小,心肌信号正常;心脏功能异常(7例).ST段压低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呈正相关,Q波深度与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T波深度与心尖部和室间隔的室壁厚度差呈正相关.结论 HCM的心电图、MRI均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可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MR黑血和白血技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MR黑血和白血技术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心脏MR黑血和白血技术及多平面成像方式,对15例临床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MR黑白技术提供病变部位、厚度、信号、心腔形态、大小等信号。白血技术能反映心肌的运动,流出道有无狭窄及程度,二尖瓣有无返流等情况。多平面成像更全面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避免漏诊。MR的基本特征有室壁肥厚、心肌信号不均匀、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心肌运动不均匀、二尖瓣少量返流和心包积液等。结论:MR黑白和白血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肌淀粉样变性的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MR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MRI和超声心动图示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中,1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室间隔轻度增厚,5例房间隔轻度增厚,7例左心室心肌质量增加,7例左心房增大,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10例舒张功能减低,多伴随心包积液、胸腔积液.8例MRI延迟增强显示特征性的弥漫性、广泛性心内膜下至透壁性延迟强化.6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回声增强,呈磨玻璃样改变,并可见散在颗粒样斑点状强回声.结论 超声心动图具有较好的初步诊断价值,延迟增强MRI能为心肌淀粉样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临床和/或病理学确诊的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 CA)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脏超声(echocardiology, UCG)、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加强对该疾病综合认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方法收集4例经心内膜下活检、肾脏、骨髓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直接或间接证实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综合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CMR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弥漫性均匀增厚并舒张运动受限,延迟增强呈弥漫性心内膜下粉尘样强化3例;表现为双心室扩大,双心室壁弥漫性均匀性增厚并舒张运动受限,延迟增强呈弥漫性心内膜下强化1例。同时,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瓣返流及心包积液。结论心肌淀粉样变性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ECG、UCG等可做出准确诊断,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异常的磁共振电影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磁共振电影成像(cine-MRI)方法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1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MR快速自旋回波(TSE)多层面平扫和cine-MRI检查,用ARGUS专用心功能分析软件分析射血分数、心肌增厚率、心腔(左心室)容积及时间-容积变化曲线等参数。结果 (1)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累及左心室前、侧壁及室间隔,肥厚心肌的心肌增厚率显著低于正常心肌(t=15.1,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MRI增强扫描时心肌延迟强化的发生率及特点及其对评价左心室功能的意义。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为主动脉瓣狭窄且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心脏MRI检查,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6±22.5)岁。采用1.5TMRI机,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测量主动脉瓣区面积并评价左心室容积和重量。在注射Gd-DTPA(剂量0.2mmol/kg)10~15min后采用反转恢复预毁损梯度回波序列行延迟期增强扫描,采用标准长轴和短轴位观察心肌延迟强化(LE)。结果:本组中32.5%(13/40)的患者显示有心肌延迟强化,主要位于室间隔基底部和左室下壁,强化方式不同于心肌缺血,表现为心内膜下强化相对较弱。与无LE的患者比较,LE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55.5±13.8)%和(69.1±10.7)%,P=0.0014)],收缩末期容积[(59.8±33.3)ml和(36.6±16.0)ml,P=0.00483和左心室重量[(211.0±13.8)g和(157.9±37.5)g,P=0.0002)]升高。结论:在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左心室高压患者中心肌延迟强化较常见,且其与心肌功能受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