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患者肢体削痂植皮手术中止血带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肢体削痂植皮手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方法  79例拟行肢体削痂植皮手术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4 1例 )采取持续止血带控制下的削痂植皮 ;B组 (38例 )仅在削痂时使用止血带 ,植皮过程中不使用。观察手术过程中两组的手术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创面植皮成活率、有无并发症。 结果 A组手术失血量和输血量比B组分别减少 4 2 %和 5 0 % (P<0 .0 0 1) ,上、下肢手术时间与B组相比缩短了 4 1%和 37% (P <0 .0 0 1) ,两组植皮成活率和皮片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采用持续止血带技术能有效地控制肢体削痂植皮手术中的失血 ,减少输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对深度烧伤创面病人瘢痕外观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烧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并观察两组病人植皮成活情况、疼痛程度及外观和活动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瘢痕形成、疼痛感及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外观及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病人采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可改善病人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外观,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或移植自体皮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患儿,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人工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7例;植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后移植自体头皮8例。统计2组术前3d及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术前2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2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相近(P0.05)。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11.9±1.5)d明显短于人工皮组(23.4±2.4)d,t=11.54,P0.01。随访1年,瘢痕增生情况两组相近。结论: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或植皮并不能减轻瘢痕增生,但植皮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早期保守去痂延期植皮治疗颜面深度烧伤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后,预防局部瘢痕增生和畸形的最好治疗方法。方法:颜面部深度烧伤早期,采用保守削痂,延期植皮和双眼睑早期减张,扩张创面立即植皮的处置方式,结果:本组12例患于伤后3周内创面全部愈合。随诊未发现明显瘢痕增生和畸形,面部表情自然,情绪表达充分。结论:应用早期保守去痂延期植皮的方法,可促进全颜面创面尽快修复,减少瘢痕增生和颜面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eek微型皮片植皮技术在成批烧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成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其中32例患者创面进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32例患者创面进行微粒皮移植。比较两组使用自体皮肤面积、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d移植皮片成活率及治疗2周创面完全愈合率。结果:Meek植皮组患者使用自体皮肤面积明显小于使用微粒植皮组,术后2周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微粒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微粒植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eek植皮组患者创面愈合后半年瘢痕增生明显轻于微粒植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皮片成活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ek微型皮片移植是成批救治烧伤中较为理想的皮片移植技术,能明显节省自体皮源,且缩短了创面愈合周期及住院天数,提高了创面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选择47例TBSA>30%的烧伤病人,对比在切削痂植皮手术时,肢体结扎止血带切削痂,不松止血带止血而直接植皮与同期先松止血带、行创面止血后再植皮的效果,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植皮区血肿发生率、植皮成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植皮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不松止血带组病人术中单位切削痂面积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结果提示,四肢切削痂后不松止血带直接植皮成活率无影响,并能明显减少术中病人出血量、节约术中用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对病人的二次打击、平稳渡过休克期和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部功能精细,烧伤后往往因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以适当的措施早期修复手部烧伤创面非常重要,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瘢痕挛缩。方法:早期切削痂以中厚皮片分区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切削痂分区植皮有利于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削痂植皮术对深度烧伤患者瘢痕外观及愈合时间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76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给予保痂肉芽创面植皮术,观察组则给予削痂植皮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植皮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影响深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一次性植皮成活率升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更佳,其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烧伤程度、治疗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影响深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与传统保痂肉芽创面植皮术比较,削痂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植皮成活率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手部功能精细,烧伤后往往因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以适当的措施早期修复手部烧伤创面非常重要,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瘢痕挛缩。方法:早期切削友中厚皮片分区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切削痂分区植皮有利于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eek植皮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邮票植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Meek植皮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皮片融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供皮面积、植皮面积率及手术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皮片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增生、关节功能障碍及新生皮肤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ek植皮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传统的邮票植皮术,且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决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时自体全厚皮皮源不足,及中厚皮术后有较重回缩,供皮区再次遗留瘢痕等临床问题。方法对32例大中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和肉芽创面患者采用切痂,削痂及肉芽创面以手术刀切除肉芽组织和纤维板后,做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网加自体刃厚皮联合移植。结果切痂创面15例,术后皮片全部愈合。削痂创面6例,其中1例术后第5天溶解,余5例全部愈合。烧伤肉芽创面11例,皮片成活良好全部愈合。经术后1~6年随访,患者受皮区外观平整。色泽较深,柔软,弹性好,无瘢痕增生。供皮区愈合良好,未见瘢痕增生。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支架网加自体刃厚皮对烧伤创面起到全厚皮作用,减少创面收缩,还能抑制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和瘢痕形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烧伤后创面真皮组织缺损、脂肪穹隆结构破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肢部位需要削痂的深Ⅱ度烧伤患者 2 4例 ,共 5 4个创面。削痂术中根据创面真皮脂肪颗粒的暴露程度分为 3组 :脂肪不暴露为A组 ,脂肪暴露少为B组 ,脂肪暴露多为C组 ;再根据削痂后创面是否植皮又相应分组 :A组未植皮组、植刃厚皮组 ,B组未植皮组、植刃厚皮组 ,C组植刃厚皮组、植中厚皮组 ;每小组 9个创面。用KS4 0 0型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患者的真皮厚度及脂肪颗粒暴露率 ;术后 6个月 ,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瘢痕随访情况。 结果 各组患者的真皮厚度及脂肪暴露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 5或 0 .0 1 ) ;随着真皮缺损的增加 ,创面脂肪暴露率也相应增加 ,两者呈正相关 (γ =0.5 5 4,P <0.0 5)。A组瘢痕温哥华评分明显低于B、C组 (P<0.0 5 );B组未植皮组评分为 3.71 4± 0 .4 98,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 1 );创面移植与缺损厚度近似的真皮 ,其瘢痕评分相应减少 ;随着脂肪暴露率增加 ,其瘢痕评分也增加 (P <0.0 5 )。  结论 烧伤后 ,真皮组织缺损程度与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而脂肪穹隆结构的破坏也是瘢痕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在身体无法提供大片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时用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近8年笔者科室收治的6例特重度烧伤伴手背部深度烧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80%,采用早期切削痂移植刃厚头皮并在植皮成活后尽早戴弹力套压迫术区或全手部,术后随访3~32个月,观察患者手部疗效。结果:6例患者中1例患者手部因削痂后基底血供较差导致植皮成活率较低,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再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创面瘢痕增生较明显;其他5例患者手部均植皮成活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远期随诊手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对于身体无法提供大片中厚或全厚皮片的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使用刃厚头皮皮片移植联合弹力套压迫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整张预成形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方法对4例4只手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后取模,依据模片大小及形状用手术刀在供皮区切取整张预成形中厚皮片,无需拼接一次修复创面。结果除个别植皮点状坏死外,余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手部外观及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预成形皮片移植后,与创缘完全吻合,无拼接痕迹,远期瘢痕轻,手外观及功能恢复好,同时避免皮片浪费,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厚皮片植皮修复在小儿手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植皮组(22例,27只患手)和皮瓣修复组(18例,18只患手)。观察移植皮片/皮瓣成活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手部功能及形态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植皮组25只患手移植皮片全部存活;1只出现伤口感染;2只出现再次瘢痕挛缩,行二次瘢痕切除植皮治疗。皮瓣修复组18只患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除2只出现伤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及WBFS评分均低于皮瓣修复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皮瓣修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厚皮片植皮术在小儿手部瘢痕整形中应用价值较高,术后皮片成活率高,能有效改善患儿手部挛缩,促进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早期削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术已被广泛用于手背深Ⅱ°或浅Ⅲ°烧伤治疗,创面不仅愈合快,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手背形态及功能。但做此种手术时对烧伤坏死组织判断较难,削痂基底部创面出血多,常影响手术效果。1981年以来,我们对74例112只手背深Ⅱ°和浅Ⅲ°烧伤患者用美蓝染色判断坏死组织,在止血带控制下早期削痂植皮,效果较好,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手部深度烧伤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结果。方法 对16例25只手采取休克期切削痂、中厚皮移植。结果 休克期切痂植皮减少了感染,皮片成活良好,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手部深度烧伤应尽早切削痂,积极消灭创面,对大面积烧伤,应优先实施手部切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140例成人烧伤总面积2%~48(%儿童1%~10%)、头面部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于伤后2~3天行磨削、搔刮、削痂综合治疗,覆盖异体皮保护创面;对照手术组同期行单纯削痂,0.5%碘伏油纱包扎创面;对照换药组用SD-Ag霜进行换药治疗。分别观察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情况等,并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患者血容量是否充足的指标、有无并发症的产生,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在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方面,与传统削痂术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血量方面,每1%TBSA的出血量试验组(8.1ml±6.4ml)较对照手术组(13.9ml±11.5ml)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3.32±1.57)天,较对照削痂组(22.37±5.39)天及对照换药组(36.89±5.32)天均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在愈合质量及瘢痕增生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削痂组和对照换药组(P<0.05)。结论:磨、刮、削痂综合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不受面部凹凸处的限制,磨削痂的深浅度易掌握,既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又最大程度的保留间生态上皮,比传统削痂术损伤轻,符合整形外科微创手术的技术要求,瘢痕增生明显减少,色素沉着少,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植皮手术联合瘢痕整形术对烧伤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 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自体中厚片移植 术,40例)与观察组(植皮手术+瘢痕整形,40例),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美容满意度、瘢痕恢复情 况、瘢痕增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55%,低于对照组24.00%,皮片存活率为97.50%,高于 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分布、色泽、皮肤弹性、平整度、柔软度、厚度等恢复 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增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烧伤患者接受植皮手术与瘢痕整形术联合治疗后,可提高美容效果,确保瘢痕组织 恢复良好,降低增生程度,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较高,更符合患者对身体美观度的需求,满意度较高,是一 项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有文献报道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aA) 可延长烧伤病人异体皮的存活时间。CsA能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功能,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率,而对整个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影响不大。同以往所用的免疫抑制剂比较,CaA较适用于烧伤病人。本文介绍作者所在San Diego的加州大学(UCSD)应用 CsA延长了同种植皮的存活。3例病人的年龄分别为27、28、15岁,其烧伤面积依次为85%、95%、97%。烧伤后5天内完成创面的清创、切痂。第1、2例在切痂和削痂后,立即移植异体皮。第3例在伤后的5天内切痂至深筋膜,用生物膜覆盖。于伤后第10天行异体皮移植。在病人创面移植异体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