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7例危重新生儿院间转运的救护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齐兴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9(6):524-524
目的 为院间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提供指导,提高护士在转运中的技能。方法 对成功转运527例危重新生儿总结、分析。结果 转运中均实施救护措施如使用温箱、血氧饱和度监测、静脉留置针;供氧522例(99.1%);清理呼吸道447例(84.8%);置胃管483例(91.7%);静脉用药475例(90.1%)等,院间转运无一例死亡。结论 实施安全成功院间转运不仅有赖于完善的院间转运网络建立和应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更有赖于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技术专业急救转运队伍。 相似文献
2.
张进夫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9(5):73-73
1998年 12月 -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儿科共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5 8例 ,在改进了治疗措施后治愈率由3 9 %上升为 66 7%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患儿来自急诊室或儿内科病房 ,经鼻导管吸氧治疗失败后转入。临床上均有发绀、呼吸困难、呼吸节律的改变。均按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1] ,将患儿分为两组 ,1998年 12月 - 1999年 10月2 8例为第一组 ,1999年 11月 - 2 0 0 0年 10月 3 0例为第二组 ,均入NICU。第一组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原发病肺透明膜病 8例 ,新生儿窒息 6例 ,新生儿肺… 相似文献
3.
刘齐兴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3,9(6)
目的为院间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提供指导,提高护士在转运中的技能.方法对成功转运527例危重新生儿总结、分析.结果转运中均实施救护措施如使用温箱、血氧饱和度监测、静脉留置针;供氧522例(99.1%);清理呼吸道447例(84.8%);置胃管483例(91.7%);静脉用药475例(90.1%)等.院间转运无一例死亡.结论实施安全成功院间转运不仅有赖于完善的院间转运网络建立和应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更有赖于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技术专业急救转运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18例急诊患者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准备、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结果经过周密详细的准备措施,积极有效地应对处置,护理安全得到保障,转运过程平安无事故。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策。方法 1997年起我院新生儿科与区域内 2 1家乡镇医院建立业务联系 ,并配置抢救设备及人员前往各基层医院 ,负责接收和转运危重的新生儿。结果 院前急救病人中占前 3位的病种分别为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和新生儿窒息 (共占 74 7% ) ,年龄 <2 4h者占 5 8 3%。结论 在区域内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 ,各方面通力协作 ,开展院前急救工作 ,提高急救水平 ,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伤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Z1)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和不同通气方式的差异。方法 分析4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在机械通气的前后及过程中的625次血气监测结果,结果 机械通气显著改善了患儿的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为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不同的通气方式下的血气分析结果提示SPONT较A/C、SIMV较少发生过度通气。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不能肯定通气方式对通气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淑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2):93-95
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326例作为实验组,患者在院前转运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另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危重患者32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院前转运,比较和分析不同转运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转运中意外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死亡率明显较低(P0.05),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具有理想的效果,可将转运的安全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例危重早产儿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的原发病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肺炎,重度窒息,呼吸暂停,肺出血,硬肿症等。本组全部经口插管,蝶形胶布上,下唇固定,无一例脱管,对气道阻塞,肺部感染,肺不张,撤机后肺出血等合并症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入住我院R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或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严密监测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心理护理是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顺利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治疗中院内转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急诊处理的危重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抢救物品完好率、导管操作无菌情况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和院内转运时间。结果 实验组抢救物品完好率和导管操作无菌情况合格率分别为94.44%和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均十分迅速,实验组院内转运时间为(1.01±0.17)min,对照组为(1.18±0.21)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危重消化道出血院内转运价值较高,可提高抢救物品完好率和导管操作无菌情况合格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是胸心外科常用的方法。但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往往体验许多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与痛苦。如何及时识别并及时解决患者的不适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监护室共收治机械通气患者185例,根据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185例,其中男106例,女7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1个月。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支持162例,其他普通胸外科手术后呼吸支持23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最长17 d,最短4 h。2心理分析与护理2.1紧张与恐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危重酸中毒和危重低氧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86例危重新生儿微量血气,结果表明:危重新生儿酸碱紊乱发生率较高(83.3%).在酸碱紊乱中,共有9个类型,其中危重酸中毒有37例.186例中出现危重低氧血症有35例.死亡的28例中,均存在危重酸中毒,其中23例同时存在危重低氧血症.低氧血症越严重,患儿重要器官的损害亦越严重,受累的发生率越高.危重酸中毒和危重低氧血症的出现,提示患儿的病情危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入住我院R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或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心理护理是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顺利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常频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2006 年~2008 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且资料完整的76 例NRDS 患儿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的和总结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6 例患儿中有 58 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为 76.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45例,肺出血5 例,颅内出血 2 例,动脉导管开放(PDA)2 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 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1 例,气胸 1 例,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VAP, VAP 的发生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呈正相关.其中治愈 50 例,死亡 5 例,3 例放弃治疗自动签字出院,随访资料显示 2 例死亡,1 例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治愈率为 86.2%.结论 NRDS 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其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密切相关.积极预防,早期诊治机械通气并发症,加强对症支持,加强气道管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降低吸气峰压,尽快撤机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危重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窒息感染等危重新生儿90例和健康新生儿30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危重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显著变化。窒息组低T3、低T4、高rT3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及窒息造成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感染组代T3、低T4及高rT3的严重程度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危重新生儿的低T3、低T4、高rT3随着疾病逐渐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非由甲状腺疾病本身所致.而是继发于非甲状腺疾病的暂时性变化,是机体应激状态下的保护性反应。3.危重新生儿的甲状以激素改变,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36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使用传统机械通气失败后改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结果改高频通气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下降,(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动脉-肺泡氧张力比值(a/APaO2)上升,(P〈0.01)。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能更好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减少气压伤,对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导管和牙垫的刺激,不易进行口腔护理,易发生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等,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1]。而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以棉球擦拭为主,清洁口腔的效果较差,常需第2次口腔护理。采用电动牙刷和替硝唑漱口水冲洗降低了细菌在口咽部及插管管壁的吸附能力,更好地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