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对于高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常用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是否选用人工关节置换还存在争议[1].我院对于4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48~96个月,平均55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2%,无脱位、假体松动,无感染,无异位骨化,无DVT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患者可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对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和随访。结果术后有泌尿系统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2个月~2年,无假体脱位及松动,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下床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将成为社会与公众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而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由于这些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慢性内科系统疾病,保守治疗需长期卧位,并发症多,护理难,死亡率高,现已很少应用。我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12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2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Evans 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间共48例高龄Evans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中PFNA2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月、12月患髋Harris评分。结果有4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3月,3例失访。2例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重新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早期下床时间及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高龄Evans 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选PFNA固定;建议在严重骨质疏松或内固定失败的情况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58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患者术后8d死于肺栓塞。53例获得随访,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法评定:优22例,良21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8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初期稳定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本科室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行PFNA治疗41例,行BHA治疗32例。获取患者的一般情况、骨折类型、ASA评分、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以及HHS评分等指标。结果 PFNA组有2位患者失访,BHA组有1位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包括性别构成比、骨折分型、ASA评分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失血量BHA组稍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BHA组明显少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完全负重时间,BHA组明显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HHS评分,BHA组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HH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FNA和BHA均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与PFNA相比,BHA具有手术透视次数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PFNA和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同期选择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DHS固定40例,PFNA固定40例,对比两组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用时、术中术后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FNA组优于DHS组;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设计更合理,操作微创,固定牢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负重早等优点,疗效优于DHS。  相似文献   

9.
运用PFNA内固定综合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21例获得随访6~12月,全部骨性愈合,未见股骨头切割现象,无髋内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共47例(均为单侧骨折),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80.83±4.83)岁。AFHR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81.26±4.87)岁,A2.2型17例,A2.3型10例;PFNA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79.56±4.75)岁,A2.2型13例,A2.3型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等指标,并通过Harris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白蛋白差值和术后V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下地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选方法;但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医师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探讨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1999年1月~2010年4月对23例A2型高龄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男8例,女15例,年龄75~99岁,平均年龄78.5岁。按AO分型:A2.1型8例,A2.2型12例,A2.3型3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车祸伤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卧床时间及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23例高龄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其中1人术后3个月死于癫痫。22例随访8~18月,平均12月,术后8个月Harris评分,优17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骨折能达到即刻稳定的目的,可满足肢体早期负重活动,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对于高龄患者的治疗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42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照组32例使用PFNA髓内钉固定,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5.24%,对照组优良率为84.38%,优良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使并发症比较少,尽早恢复髋关节活动的功能,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老年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高龄(≥80岁)老年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6例,平均年龄(86.4±5.7)岁(80~98岁)。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6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5.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随访按照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31例,良3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45%。术后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股骨头切割及髋内翻。结论闭合复位PNF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老年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显著。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经验。方法 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与39例保守治疗比较。结果 经8.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好。结论 术中粗隆部尽可能解剖复位,标准的DHS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65岁以上人群常见的髋部损伤,该人群常伴有多种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牵引等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高,且骨折畸形愈合多,故公认应早期内固定。由于粗隆间局部以松质骨为主,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伤后容易发生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粗隆区内侧与后内侧骨的连续性中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无患肢短缩,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髋内翻发生2例(7.1%),功能优良率为92.9%。结论 股骨近端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目前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对我院10例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PFNA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中护理配合的回顾。应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配合要点,认清术前物品准备齐全,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安全。  相似文献   

18.
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透视下复位单边外固定支架外固定与经皮三枚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的微创方法治疗闭合性损伤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3月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的63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AO原则分类,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A1、A2、A3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闭合性损伤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三枚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方法和单边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A1型骨折均使用空心钛钉,A2型骨折、A3型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固定疗法。结果63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59月,平均21.6月,按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3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92%。结论根据此类高年龄患者,全身情况差、并发多种内科疾病、手术风险高、患者本人不愿意承受创伤大的手术痛苦特点,选择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低,固定较为可靠,经济适用,患者利于接受的方法。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是一种常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股骨粗隆间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58%[1],多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手术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本院自2001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70.5~88岁,平均78岁。左侧13例,右侧15例。有不同类型合并症者占92.8%,其中冠心病7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肺气肿2例,有脑血管病史者1例;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5例。伤后入院1~7 d,平均3 d。1.2治疗方法患者均在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总结本科室开展的32例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过程及预后的体会.结果 32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10 d,,经3~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及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