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和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值>25 ng/ml、血β-HCG>50 mIU/ml患者22例占27.5%,经绝对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15.94~25ng/ml、血β-HCG 10~50 mIU/ml患者41例占51.3%,经黄体酮与HCG针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15.94 ng/ml、血β-HCG<10 mIU/ml患者11例占13.8%,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6例占7.4%,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又能起到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检测β-HCG值及孕酮值预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的敏感性(82.81%)高于孕酮单独检测(56.25%),二者水平都升高(孕酮值≥30 nmol/L且β-HCG≥50 mIU/ml)则妊娠继续,二者水平有任何1个偏低则继续妊娠的可能性小,联合检测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可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及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3.
刘珺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115-5116
目的:检测早期妊娠β-HCG、孕酮在血清中的消长,探讨其对早孕处理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孕5~8周的妇女资料,观察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孕酮值变化。结果: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孕酮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孕酮均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孕酮均显著低于难免流产组。结论:孕5~8周血清β-HCG、孕酮值可以预测早孕的预后,并有利于先兆流产和异位妊娠的早期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盲目保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期孕酮、胎盘生长激素、糖链抗原125对高龄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妊娠结局将135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保胎失败组46例和保胎成功组89例,并以60例高龄非先兆流产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孕酮、胎盘生长激素、糖链抗原125水平。结果 3组孕12周和孕28周的血清孕酮、胎盘生长激素和糖链抗原125水平均不相同,保胎成功组血清孕酮与胎盘生长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保胎失败组低于保胎成功组;保胎成功组糖链抗原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保胎失败组高于保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12周孕酮、胎盘生长激素、糖链抗原125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24. 8 ng/ml、17. 5 ng/ml、30. 6 k U/L,三者联合预测保胎失败的AUC为0. 971;孕28周最佳工作点分别为74. 5 ng/ml、28. 6 ng/ml、56. 6 k U/L,三者联合预测保胎失败的AUC为0. 831。结论 孕12周和28周孕酮、胎盘生长激素、糖链抗原125对高龄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与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保胎治疗的25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胎治疗结局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和失败组,定期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水平,超声定期观察孕囊、胎心和胚芽情况。结果成功组孕4~5周、孕6~7周、孕8~9周和孕10周血清E2和β-h CG水平均高于失败组(均P0.05)。成功组孕4~5周和孕10周血清孕酮水平与失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孕4~5周、孕6~7周、孕8~9周、孕10周血清β-h CG水平均高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6~7周、孕8~9周、孕10周孕囊均大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8~9周、孕10周胚芽均大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6~7周胚芽与失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结局和血清E2、孕酮、β-h CG水平及孕囊和胚芽大小有关,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血清E2、孕酮、β-h CG水平均偏低,孕囊和胚芽均较保胎成功组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血清孕酮(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孕龄6~8周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114例,按妊娠结局分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62例)、难免流产组(18例)、输卵管妊娠组(34例),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β-HCG水平呈上升趋势,难免流产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呈下降趋势;输卵管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保胎成功患者70例作为保胎成功组,保胎未成功患者23例作为未保胎成功组。统计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未保胎成功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未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保胎未成功组相比,保胎成功组腰酸、阴道流血、腹痛及下腹坠胀消失时间较短(t=8.888、19.450、6.451、5.217,均P<0.05)。保胎未成功组妊娠结局包括早产、流产、死胎,其中以早产和流产为主,分别占36.36%、45.45%。单因素分析所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未成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孕次、居住地、妇科炎症、孕周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未成功与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焦虑评分、β-hCG、P、血清抑制素A及阴道出血有关(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情况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焦虑评分、β-hCG、P、血清抑制素A及阴道出血水平为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未成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未成功与自然流产史、黄体功能不全、焦虑评分、β-hCG、P、血清抑制素A及阴道出血水平相关,妊娠结局以早产、流产为主,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和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112例为观察组,同期孕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孕酮、β-HCG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1例孕酮>25ng/ml,β-HCG>5000IU/ml患者经卧床静养均保胎成功;58例孕酮为12.2-25ng/ml,β-HCG 为10-5000IU/ml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55例保胎成功,3例终止妊娠;23例孕酮<12.2ng/ml,β-HCG<1000IU/ml患者经治疗后无效均终止妊娠;结论: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先兆流产诊断及治疗具高效诊断价值,可有效提升检测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值对早期异常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附属医院135例孕龄6~8周伴阴道出血的病例进行血清P及β-HCG值动态监测,按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输卵管妊娠组。结果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值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及输卵管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β-HCG值呈上升趋势,难免流产组动态血清P及β-HCG值呈下降趋势,输卵管妊娠组血P及β-HCG值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及难免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值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进行早期血清孕酮、β-HCG检测的186例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组和保胎失败组,各62例,统计3组首次测量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并在48 h后再次检测,同时,评估各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是否达到先兆流产诊断的临界值。结果保胎失败组首次和48 h后血清孕酮[(8.36±2.03)ng/ml、(4 469.03±2 616.58)ng/ml]和β-HCG[(6.03±1.96)m IU/ml、(5 643.03±2 452.63)mIU/ml]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和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失败组血清孕酮<12.23 ng/ml占比(90.32%)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70.97%)和正常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12.23 ng/ml占比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失败组β-HCG<5 000mIU/ml占比(64.52%)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0.00%)和正常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血清孕酮、β-HCG监测可为先兆流产预测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对于低于临界值孕妇要高度警惕,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51-1252,1242
目的联合动态分析糖类抗原1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在鉴别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单胎早孕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孕妇84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孕妇65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孕妇43例,动态监测三组糖类抗原125(CAl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分析各监测指标的意义。结果正常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继续妊娠组及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继续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指标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更具优越性,可以明显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联合监测糖类抗原i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找出早期先兆流产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对于早期正确评估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通过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孕酮(P)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研究此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高浓度的孕酮对增大的子宫起着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正常组孕酮与β-HCG两项指标均高于继续妊娠组,继续妊娠组高于难免流产组。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更敏感,为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孕酮与β-HCG比值在预测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测定68例异位妊娠、6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孕酮、48hβ-HCG比值,建立ROC曲线,确定诊断异位妊娠的最佳阂值,并评价这两个指标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异位妊娠的临界值:孕酮为18.95μg/L,48hβ-HCG比值为1.90;孕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孕酮和48hβ-HCG比值分别为0.993和0.953。结论应用ROC曲线确定孕酮和48hβ-HCG比值的临界值对早期异位妊娠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孕酮是较48hβ-HCG更好的预测异位妊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应用ROC曲线分析孕酮、β-HCG比值在预测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孕酮与β-HCG比值在预测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测定68例异位妊娠、6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孕酮、48hβ-HCG比值,建立ROC曲线,确定诊断异位妊娠的最佳阈值,并评价这两个指标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异位妊娠的临界值:孕酮为18.95μg/L,48hβ-HCG比值为1.90;孕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孕酮和48hβ-HCG比值分别为0.993和0.953。结论应用ROC曲线确定孕酮和48hβ-HCG比值的临界值对早期异位妊娠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孕酮是较48hβ-HCG更好的预测异位妊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用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表现,探讨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118例早孕妇女的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66例和先兆流产组52例,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同时分析血清β-HCG和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检测中的特异性。结果:血清β-HCG和孕酮值比较,异位妊娠组低于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符合率。结论:血清β-HCG与孕酮的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雷琳  白姣  任青  郑东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83-438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及血清激素(孕酮、β-HCG)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5例孕龄在5~7周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169例,先兆流产组95例,难免流产组41例,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和β-HCG。结果:正常组及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HCG均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P<0.01);难免流产组子宫螺旋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先兆流产组(P<0.01),以孕酮<15.5 mg/L、β-HCG<6015 U/L作为临界值,预测难免流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7%、70.7%和61.1%、70.9%。以RI>0.53为临界值,预测难免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是71.0%、86.1%。三者联合检测,预测难免流产灵敏度和特异度达94.4%和89.1%。结论:血清孕酮、β-HCG、子宫螺旋动脉RI值三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优越性,可以提高难免流产的检出率,对比单项测定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彩色B超检查综合判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三种早期异常妊娠疾病,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方法 对316例早期异常妊娠的病例动态监测其血清β-HCG及孕酮值,并行经阴道彩色B超检查.结果 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三种疾病经阴道彩色B超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孕酮值,可提高诊断率.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值,结合经阴道彩色B超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孕酮联合B超测定综合判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三种早期异常妊娠疾病,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356例早期异常妊娠的病例动态检测血β-HCG及孕酮值,并行B超检查。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三种疾病B超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孕酮值,可提高诊断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值,结合B超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冯美宁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48-2250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孕酮测定指导黄体支持治疗早期妊娠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1日-2008年2月29日期间就诊的孕早期患者(包括复发性流产、重复性流产、生化妊娠),全部进行血中β-HCG与孕酮水平测定,选取尿妊娠试验阳性,血中β-HCG小于10~50 mIU/ml、孕酮水平低于30~60 nmol/L,而B超未发现子宫腔内有妊娠囊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双号,单号作为治疗组,用黄体酮注射液+绒促性素治疗,双号作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或中药保胎治疗,7 d一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复查血中β-HCG及孕酮水平,同时用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70例中63例继续妊娠至分娩,2例胚胎未发育,5例生化妊娠流产;对照组70例中41例继续妊娠,28例发展为难免流产,1例输卵管妊娠。结论妊娠早期采取动态观察β-HCG与孕酮的水平,指导黄体支持治疗,对于早期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二醇联合监测在早孕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孕龄在6~8周的早期妊娠孕妇共162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成3组,继续妊娠组56例,胚胎停育组36例,对照组70例。按孕周又分成3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孕6~8周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继续妊娠组低于对照组,胚胎停育组低于继续妊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预后,判断能否继续妊娠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