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比色法对31例HIE患儿进行了血清IGF-1、SOD和MDA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IGF-1和SOD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而MDA水平则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DA水平与SOD、IGF-1水平呈负相关(r=-0.4782、-0.5014,P〈0.01)。结论:HIE患儿存在脂质过氧化,与IGF-1存在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王雪云  陆勤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29-283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β(IL-1β)的变化及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动态检测32例HIE患儿出生后1、3、7d血清IL-1β水平,并以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出生后1、3、7d血清IL-Iβ水平分别为(17.7±8.2) ng/L、(15.9±4.9) ng/L、(15.0±3.8)n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5.3) ng/L、(12.7±4.4)ng/L、(12.0±4.0) ng/L(t=3.6796、2.6993、3.0285,均P<0.01).且中、重度HIE患儿的血清IL-Iβ水平均高于轻度患儿(均P<0.05或均P<0.01).结论 IL-1β参与HIE的致病过程,并与HIE的严重程度及治疗进程有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HIE早期诊断,评价脑损伤程度与预后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为HIE患儿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4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患有不同程度HIE的新生儿共94例,其中轻度32例、中度40例、重度22例,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20例。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4组新生儿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HIE新生儿血清Hcy水平随着HIE临床分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患儿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维生素B12水平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HIE患儿血清Hcy水平在对其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HIE患儿及时给予叶酸及维生素B12的补充可能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中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Glu水平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例HIE患儿发病后1天、3天、7天血清Glu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HIE患儿发病后1天、3天、7天血清Glu水平为(78.32±15.49)μmol/ml、(95.33±19.72)μmol/ml、(72.36±12.23)μmol/ml,病后1、3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69.26±9.54)μmol/m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病后第3天水平最高,此后呈降低趋势。重度HIE患儿发病后第3天血清Glu水平高于中、轻度组(P〈0.05)。阿氏评分值与HIE发病后第3天血清Glu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732,P=0.009〈0.05)。结论HIE患儿发病早期血清Glu水平即升高,且病情越严重,血清GIu升高越明显,提示血清Glu水平是判断缺氧缺血性后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正常对照组20例,轻度HIE20例,中度HIE19例,重度HIE19例患儿血清cTNⅠ。结果患儿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轻度、中度及重度HIE之间有明显差异(均P〈0.01);3例重度HIE合并心衰死亡,其cTNⅠ浓度分别为8.13ng/ml、8.08ng/ml、11.26ng/ml。结论检测cTNⅠ对HIE合并心衰的诊断和预后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RP、血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18例、22例、20例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清CRP和血钠水平,并随访1年,比较死亡和生存患儿血清CRP的差异。结果血清CRP的升高水平和血钠的下降水平与HI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死亡组患儿血清CRP水平(8.04±2.58)mg/L显著高于生存患儿的水平(4.89±2.0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CRP和血钠水平与患儿病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血清CRP可以较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邱菡 《北方药学》2014,(4):103-103
目的:对小牛血清去蛋白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接诊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分别于治疗5天、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NBN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NBNA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潘坚伟  史建青 《淮海医药》2004,22(5):360-361
目的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检测 ,并与 35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血清患儿组血清 NO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 ) ,而 NOS和 TNF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 .0 1 )。结论 测定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与患儿的危重程度发生发展、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TGF-β1基因C-509T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法:收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水平及采用RT-PCR扩增技术进行TGF-β1基因C-509T多态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TGF-β1浓度[(26.5±16.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5.6±21.3)ng/ml],P〈0.01。脑梗死组TT型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T型基因的携带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T型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清TGF-β1浓度[(47.6±19.6)ng/ml]明显高于TT型基因携带者[(24.5±15.3)ng/ml],P〈0.01。结论:血清TGF-β1水平、TGF-β1基因C-509T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孟生华 《江苏医药》2006,32(7):688-688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所产生的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所造成的心脏损害发病率高。本文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和22例非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对照检测,并且对心肌酶谱与HIE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盛红 《安徽医药》2011,15(9):1095-1096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8例HIE新生儿急性期与35例HIE新生儿恢复期进行了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I、CGR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该科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纳洛酮等常规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在病情平稳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实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心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TnI、CK、LDH及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3.27±7.5)%、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1.29±0.35)均高于对照组的(65.54±8.1)%、(1.07±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2)水平(0.36±0.05)、血清活性氧(ROS)水平(501.22±43.35)U/ml均低于对照组的(0.54±0.09)、(567.87±49.38)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新生儿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可减少心肌损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多项血清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5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新生儿的血清CRP、NSE、UA及BNP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NSE、UA及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CRP、NSE、UA及BNP水平呈现较高的趋势,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106例研究对象根据ADA标准分为三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n=50)、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GIGT,n=24)以及糖耐量正常组(NGT,n= 32)。收集各组临床、围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sfatin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不同组别visfatin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相关性。结果:GDM组血清visfatin水平(84.04±22.15 ng/ml)高于GIGT组(65.71±13.38 ng/ml)及NGT组(56.11±10.39 ng/ml)(F=26.562,P=0.001)。三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也存在差异,GDM、GIGT及NGT组分别是27.91±10.31mIu/L、26.94±6.69mIu/L以及22.32±3.37mIu/L,差异有显著性(F=4.984,P=0.009)。血清visfat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636, 0.738, 均P= 0.001);visfatin水平与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具有相关性。结论 妊娠妇女内脏脂肪素高水平表达增加了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通过影响糖脂代谢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体内高血糖动态变化及预后情况。方法应用罗氏ACCU-CHEKActive血糖检测仪及相应配套试纸监测21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后高血糖变化,并应用婴幼儿发育检查手册(即Gesell量表)测量患儿6个月、12个月发育状况。结果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高血糖纠正至正常值范围所需时间越长,Gesell评分达到正常范围的患儿数越少。结论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高血糖纠正至正常值范围所需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早熟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促黄体生成素( LH)峰值的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观察病情和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性早熟女童69例, ICPP组26例, SPT组43例。同时收集青春发育前健康女童30例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CPP组、SPT组、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和血清LH峰值水平。结果 ICPP组血清IGF-1水平[(451±148)ng/ml]明显高于SPT组[(268±56)ng/ml]和对照组[(141±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PT组IGF-1[(268±5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CPP组患儿血清IGFBP3水平[(5.7±1.0)ng/ml]与SPT组[(5.3±0.5)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CPP组患儿血清LH峰值水平[(27.2±22.7)U/L]明显高于SPT组[(3.2±1.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GF-1、IGFBP3可作为性早熟的诊断依据,IGF-1对ICPP和SPT有鉴别诊断意义。 LH峰值明显升高可能与CPP女童HPG轴功能提前激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丹参酮组,二磷酸果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24例。另选同期收治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缺养缺血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患儿心率和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其他3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s-CRP水平明显提高,而APN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患儿相比,治疗后丹参酮组、二磷酸果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患儿hs-CRP水平明显降低,而仅联合用药组患儿APN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用药组患儿相比,单用药丹参酮组和二磷酸果糖组患儿心率和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二磷酸果糖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患儿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做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英 《医药世界》2009,11(5):123-12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和生后28d各进行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2.22%(χ2=6.65,P〈0.01);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分别为36.38±1.32和34.43±2.15,P〈0.05;生后28d的NBNA评分分别为38.47±2.13和35.36±1.92,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15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及25例足月HIE新生儿在生后24h内、第3天和第7-10天血清TNF水平。结果:HIE新生儿在生后3天内血清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第7-10天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TNF参与了机关报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