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方裂孔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且因为年龄或全身因素无法俯卧位的患者20例(20眼),采用标准的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视网膜前膜,重水压平视网膜,必要时行下方视网膜周边切开,气液交换后眼内激光封闭裂孔和视网膜切开边缘,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结果随访4~21个月,平均7.3月,4例(占20%)患者于术后20d至4个月行硅油取出,2例由于重硅油乳化,1例由于药物控制不佳的继发性青光眼,1例网膜平复,16例仍未取出重硅油。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2例,重硅油乳化2例,高眼压3例,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1例。结论对下方裂孔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提高因为年龄或全身因素无法俯卧位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重硅油Densiron 68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硅油Densiron 68作为眼内填充物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Densiron 68填充术治疗,术中依病情联合剥除视网膜前膜、视网膜切开、重水应用、眼内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等.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和眼压等.结果 随访208~360 d,平均随访时间为(301.5±57.8)d.至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的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1例患者在术后1周出现高眼压(60 mmHg,1 mmHg=0.133 kPa),局部及全身使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未下降,于术后3周取出硅油后,眼压恢复正常.7例有晶体眼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2例年轻患者在术后1周即发生白内障.结论 重硅油Densiron 68眼内填充治疗合并下方裂孔或巨大裂孔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较好,并发性白内障是其主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 C2F6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1例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例术后视力提高,3例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硬化和眼压升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C2F6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未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未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7例(7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OxaneSO)填充术。结果术后随访89—248d,均未发现视网膜再次脱离;2例患者视力提高,2例视力不变,3例视力下降。术后5例眼压异常,其中2例患者眼压低于10mmHg,3例患者眼压高于21mmHg;2例患者发现少量前房重硅油浮游。未发现并发性白内障、重硅油乳化、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等与硅油相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对非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术前进行周边360°视网膜激光光凝来预防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再行硅油取出的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疾病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激光光凝组(64例)和对照组(49例).激光光凝组于硅油取出术前行周边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于硅油取出术前未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两组患者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发生率及原因.结果 113例患者硅油眼内填充时间10~76周,平均填充时间(21.3±3.2)周.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者15例,占13.3%;其中激光光凝组4例,占激光光凝组患者的6.3%;对照组11例,占对照组患者的22.4%.激光光凝组与对照组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视网膜再次脱离患者中,4例为激光光凝组,其中2例为下方新裂孔、2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1例为对照组,其中3例为下方新裂孔产生、2例为原裂孔重新开放、6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结论 硅油取出术前周边360°视网膜激光光凝与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发生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出异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重水气液交换复位脱离视网膜,并行硅油填充。观察术后异物取出情况、视网膜脱离复位、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24例患者Ⅰ期手术异物取出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视力较前明显提高(P0.05)。3例(3眼,12.5%)因合并黄斑裂孔,视力无提高;余21例(21眼,87.5%)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提高。16例视网膜脱离者中14例(14眼,87.5%)成功复位,2例(2眼,12.5%)取油后复发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裂孔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少,视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并分析有关因素。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只眼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轻度硬化2只眼,眼压升高1只眼,纤维素性渗出2只眼,双眼复视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前详细检查眼底、正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良好的手术技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硅油填充治疗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  胡蓉  王鲜  韩樱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14-515,517
目的:观察重硅油治疗高龄患者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40只眼,年龄65-80岁;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观察术后的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封闭、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2-12个月,术后38只眼(95%)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其中36只眼(90%)是一次性填充重硅油痊愈;痊愈38只眼中35只眼视力提高;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高眼压、晶状体混浊、硅油乳化及硅油进入前房等。结论:对于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漏斗状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漏斗状视网膜脱离18例、18眼 ,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 ,14眼填充硅油 ,4眼填充C3 F8。结果 :18眼中视力增进 13眼 ,占72 .2 % ,不变 4眼 ,占 2 2 .2 % ,下降 1眼 ,占 5 .6 %。硅油填充 14眼 ,C3 F8填充 3眼视网膜均一次复位成功。C3 F8填充 1眼术后复发网脱 ,行二次手术 ,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 ,术后 4眼暂时性眼压升高。 1眼持续高眼压 ,2个月取出硅油 ,视神经萎缩。结论 :漏斗状视网膜脱离会致视功能严重损害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是近年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1],术后为使裂孔处于最高位,利用气体或硅油的上浮力顶压封闭视网膜裂孔,展平视网膜,达到促使视网膜下液的吸收;稳定视网膜的复位,同时为防止膨胀气体或硅油移到眼前节引起并发症,患者必须采取长时间持续面向下俯卧的强迫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