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核心与关键,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与之相近的"禾""咊""龢""盉"4字,且这4个字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与"和"通用的情况。通过对《说文解字诂林》中"禾""咊""龢""盉"4字以及《康熙字典》《辞海》中"和"字的分析,得出"和"之意来源于"禾""咊""龢""盉",正是这4字的不同含义造就了"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和法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理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  相似文献   

4.
从治疗目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制药服药法等方面对《伤寒论》中"和"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仲景辨证论治立足于"和"的思想,体现了中医治病特色,对后世临床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丁伟森 《河南中医》2013,(12):2056-2058
戴天章在继承昊又可《温疫论》舌诊思想的基础上,以伤寒立论,以温疫对比著说,围绕着伤寒和温病的鉴别,首创温疫五辨,开创了温痛系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先河,并将舌诊作为温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这部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经典医著,论辨证之理,其意深奥,论治疗之法,博详精渊,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尤其对“和法”的运用,更是变化多端,独具特长,被后世临床医学家视为圭臬。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涵义,认为其来源于《易经》,对中医学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导致医疗模式的转换和治疗的个体化,使得“和”这一治疗精神重新被重视,其代表的治疗方法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记载了药市的起源,在其书卷八《药市》条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易玄子,大中祥符十三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玄龙冲地,货其所赍药,川俗因谓之药市,迟明而散。逮宋朝天圣中(1023-1031年)、燕龙图肃知郡事,又展为三日,至十一日而罢。是则药市之起,自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象思维作为思维工具在阐释、运用、发展中医过程中的作用,利用中外经典文献分析了中医“象”的诸多性质。“象”具有普遍性,而中医“象”具有中医神秘之“象”长期盛行、杂合之“象”相伴而生的特性。中医之“象”在思维上模式化,在行动上习惯化,具有指导性。中医的原始思维在思维模式上具有借鉴性,中医的杂合之“象”具有本质反映性,中医之“象”具有可靠性。关注先天,重视先验;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拓展视域,更新观念是分析中医之“象”的启示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
“脏躁”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脏躁》,篇中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历代医家关于脏躁持不同观点,王叔和在《脉经》中称本病为“脏燥”,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称“脏燥”,  相似文献   

11.
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记载了"药市"的起源,在其书卷八《药市》条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易玄子,大中十三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玄龙冲地,货其所赍药,川俗因谓之药市,迟明而散。逮宋朝天圣中(1023—1031)、燕龙图肃知郡  相似文献   

12.
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记载了“药市”的起源,在其书卷八《药市》条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易玄子,大中十三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玄龙冲地,货其所赍药,川俗因谓之药市,迟明而散。  相似文献   

13.
14.
“和”论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50-1852
预养以培其元指怀胎之先,应预养父母,保养真元之气,为孕胎做好准备,一要年龄适宜;二要追访先辈病史,规避胎传之疾;三要食养充裕,精力充沛;四要睡眠充足,心神愉悦。胎养以保其真乃孕期保健论,应"调喜怒,节嗜欲,作劳不妄"。蓐养以防其变指婴儿初生之月,子母兼养,持顺防变,此期训立婴儿良好睡眠、乳食、二便之习甚为重要。鞠养以慎其疾即是养护小儿饮食、起居,以防疾病之生,必赖于小儿吃好,睡好,玩好。万全"育婴四法"准确,全面的概括了育婴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要点,并给出了切实可行,合乎科学的指导。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论“脾统四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出 :“脾者 ,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 ,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故上下至头足 ,不得主时也。”强调了脾土之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 ,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根据。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 ,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所得 ,认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此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因此提出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相似文献   

17.
阿祥 《气功》2010,(3):286-286
《广雅》曰:“和,谐也。”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庆茂  张舒雁  龚山平  罗小平 《光明中医》2012,27(12):2522-2525
从中医养生角度说,长寿者于其说是因为其生物基因的遗传,不如说更多的是因为其生活习惯符合阴阳平衡之道,保健养生关键在饮食、冷暖、阳光、空气、劳逸、情绪等"六要"调适,而老年人、中年人和儿童生命形态的不同也使他们的"六要"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20.
胃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本文主要讨论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引起的实证胃痛,将其分为寒邪客胃证、湿热中阻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