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针对他们心理特点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评价效果。结果焦虑紧张型者125例,狂躁易激惹型者50例,无奈绝望型者25例。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不良情绪均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在掌握急诊科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施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急诊科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总结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理特点.结果:300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以焦虑、恐惧.急躁、愤怒,抑郁、绝望3种心理为主.结论:根据患者得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对不同急诊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促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程堃 《包头医学》2016,40(4):216-218
目的:研究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合其心理特点的有效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分析本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95例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对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进行比较分析,除了强迫症指标和精神病性指标外,其他指标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护理前患者的总分为(151.75±19.97)分,护理后患者的总分为(119.11±14.13)分,及不同指标护理前后得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针对不同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柳英  黎瑜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34-4536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并帮助急诊重症患者解决必要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或治愈率,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陈娴.不当护理行为的法律分析[J].护理研究,2008,6(6B):1577.]。  相似文献   

5.
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总结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5月~2008年12月458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策略。结果:45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以焦虑、恐惧,急躁、愤怒,抑郁、绝望3种心理为主。结论:对不同急诊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11月眼科门诊患者300例,对其就诊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眼科门诊患者心理因素较为复杂,为增加其与各项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论结合眼科门诊不同患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增加患者与治疗操作的配合度,实现对并发症以及医患纠纷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栗娜 《中外医疗》2013,32(13):150-151
目的对医院门诊接收的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耳鼻喉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主要从门急诊、慢性病史、先天性的畸形、初诊、复诊、专项检查治疗等方面着手分析,准确掌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结果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明确的掌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1],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就诊环境。结论心理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要做好心理护理要求护士有高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高超的心理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8.
李俊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23-123,12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寻找并实施恰当的护理方法,提高2型糖尿病的综合疗效。方法选择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85%的心理障碍得到明显好转。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不但能改善其心理反应,而且能使血糖、尿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头面部烧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观察117例成年头面部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头面部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结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做好头面部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秦喜凤 《大家健康》2013,(21):176-177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所见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实施护理,达到尽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琦 《吉林医学》2013,34(7):1355-1356
目的:探讨总结手外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从入院后,从受伤的原因、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分析手部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通过认真地观察与分析,把握创伤手外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护理,创造了良好的住院环境。结论:掌握创伤手外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访谈法对癌症患者就诊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后,根据患者在不同疾病期的心理状况和病情的变化等情况,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实施方案,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本组153例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癌症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后,其中138例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了改善,改善率达到90.2%。结论:对癌症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疗效。  相似文献   

14.
姚红 《吉林医学》2014,(12):2673-2673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急诊科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调查两组患者救治前后焦虑程度、救治满意度与救治成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焦虑状态明显缓解(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与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心理多表现焦躁易怒、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对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救治满意度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文化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记录疗效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80例患者之中,78例治愈,2例无效,治愈率为97.5%,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护理后,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患者多伴随恐惧、紧张、自卑、烦躁的不良心理,对于此类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对住院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认真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护患双向沟通,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周俊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97-197
目的通过对98例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肝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因素。方法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达到了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结论肝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正确面对疾病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彩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85-1985,2048
目的:探讨急诊科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7例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急诊患者家属不同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家属渡过难关,稳定了家属的情绪,提高了满意度.结论:护士在做猝死患者护理的同时,应认真做好死者家属的人性化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张丽  王喜艳 《吉林医学》2012,33(8):1705-1706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求,探讨对其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患者得到了最佳服务。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明香 《吉林医学》2013,34(21):4376-437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方式,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特殊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观察组中,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中,只采取常规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所带来的治疗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在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后,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人员产生了好感。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根据自身病情需要,给予合理的心理辅导与特殊的护理措施,能够调动患者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