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萝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有效药物;初步观察( )-松萝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的疗效.方法 小鼠腹腔接种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建立急性弓形虫病动物模型;设立( )-松萝酸治疗组(50mg/kg,每日2次)、乙酰螺旋霉素治疗组(50mg/kg,每日2次)、DMSO及淀粉对照组(含1%DMSO的5%淀粉溶液0.5ml,每日2次),分别于感染2h后灌胃,每日2次,连续10d,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50mg/kg( )-松萝酸治疗组明显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最长存活时间达15d,平均存活时间为10.63d;而螺旋霉素治疗组小鼠最长存活时间为10d,平均为7.37d;对照组仅5.42d.( )-松萝酸治疗组与螺旋霉素治疗组及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 )-松萝酸具有治疗急性弓形虫病的潜在作用,并且疗效优于螺旋霉素. 相似文献
2.
扁桃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扁桃酸对急性弓形虫病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扁桃酸200mg/kg,2次/d,经口灌服或尾静脉注射治疗感染小鼠,于感染后24h、72h和死亡后分别解剖小鼠,取肝脏制作电镜标本,设立扁桃桃酸阴性对照和乙胺嘧啶药物对照组。结果:弓形虫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细胞肿胀,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破裂,核膜迂曲,核固缩裂解,且破坏程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加重。扁核酸两治疗组肝细胞破坏程度均明显轻于相应时期的阳性对照组。扁桃酸对肝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乙胺嘧啶虽能有效杀灭虫体,但同时破坏不量肝细胞。结论:扁桃酸能减轻弓形虫对肝细胞的破坏,且副作用少,优于乙胺嘧啶。扁桃酸是高效低毒的抗弓形虫药物。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中的ABC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对含有大量弓形虫滋养体的小鼠腹水涂片及怀孕4 d、8 d后腹腔感染弓形虫的孕大鼠胎盘、胎鼠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结果ABC法染色的腹水涂片可以清晰地显示滋养体,且特异性很强;临产前剖杀孕后4 d、8 d腹腔注射弓形虫的孕鼠,胎盘、发育严重障碍的胎鼠组织切片,镜下呈现多个阳性区域,且在阳性区中可见许多着色较深的环状、条状、点状物,在非阳性区可见单个散在着色较深的环状、条状或点状物,对照组均呈阴性。提示ABC法可用于组织切片上的弓形虫鉴别诊断,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激光致弱弓形虫速殖子接种ICR小鼠腹腔,以期提高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激光照射能够抑制虫体的繁殖和分裂能力。照射虫体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持续升高的IgG抗体。免疫鼠经弓形虫RH株攻击后,其发病和死亡时间延长,表现出部分的免疫力。提示:激光对弓形虫速殖子的作用明显,可望在弓形虫形虫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于妊娠前不同时间滴鼻免疫小鼠对弓形虫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BALB/c雌鼠130只随机分为STAg和PBS组,分别用sTAg(20 μg/只)和PBS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滴鼻后雌雄鼠以2:1分批交配,各组获得孕鼠30只,各组按末次免疫时间的不同(妊娠前3 d,9 d,15 d)分为3小组,分别为PBS3、PBS9、PBS15组和STAg3、STAg9、STAg15组.全部孕鼠于妊娠第8天用8 000个/只速殖子灌胃攻击.妊娠第18天颈椎脱臼处死,记录孕鼠感染率、活胎率,检测孕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测定孕鼠肝、胎盘和胚胎脑组织弓形虫抗原.结果 随着免疫时间推迟,STAg组感染率降低,STAg15组感染率最低,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TAg各组孕鼠感染率均低于相应PBS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g组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逐渐升高,STAg15组高于STAg3组(P<0.05)和STAg9组(P>0.05),STAg15组明显高于PBS各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推迟STAg组活胎率增加,STAg15组活胎率高于STAg3组和STAg9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g15组活胎率显著高于PBS15组(P<0.05).STAg组胎盘感染率和胚胎感染率均呈减少趋势(P>0.05),STAg组胎盘和胚胎感染率均低于PBS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胎盘感染率高于胚胎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前15 d STAg末次滴鼻免疫小鼠,可有效诱导孕鼠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提高孕鼠抗弓形虫感染作用,降低胎盘、胚胎感染率,减少垂直传播的发生,部分阻断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
将从弓形虫病人分离出的弓形虫速殖子,接种于Hep-2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在37℃培养6h 30min,有85%的细胞已被虫体寄生,两种细胞无明显差异。培养至12h30min,Hep-2细胞的虫数明显多于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虫数,尤其寄生于Hep-2细胞的多核巨细胞中最多。培养至20/h 30/min,大多数Hep-2细胞已被破坏。细胞内的虫体呈卵圆形、椭圆形或新月形,形态不一致,而游离于细胞外者呈新月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弓形虫功能性抗原,为开发弓形虫诊断试剂及商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方法,对弓形虫抗原及弓形虫速殖子抗原中能与免疫兔血清和弓形虫抗体阳性人血清起特异性反应的抗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的蛋白组分在SDS-AGE中用125g/L的分离胶可产生较好的分辨率,分离出30多条区带。 相似文献
9.
小鼠腹腔接种1万个速殖子,2h后分别灌胃给予:甘草32g/kg、甘草16g/kg、蒿甲醚200mg/kg、蒿甲醚100mg/kg、乙胺嘧啶50mg/kg及5%淀粉溶液(对照组),连续14d。甘草各组与对照组小鼠死亡天数无差异。蒿甲醚200mg/kg组的疗效与乙胺嘧啶组接近。图象分析表明:蒿甲醚200mg/kg组的虫体,其周长、面积、体积均数大于对照组说明虫体有肿胀。在透射电镜下,速殖子的核膜消失,染色质减少,对类锥体、棒状体等细胞器无影响。作者首次在实验弓形虫病中证明蒿甲醚200mg/kg的疗效与乙胺嘧啶50mg/kg接近,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织化学LSAB和ABC法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卫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一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过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释度可比ABC法高2~3倍以上,孵育时间比ABC法大大缩短,且背景清晰,是理想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免疫酶标法。 相似文献
11.
牛磺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磺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法测定高、低剂量牛磺胆酸对用7 %的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的作用,采用血清溶血素测定法测定高、低剂量牛磺胆酸对绵羊红细胞所致的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采用碳廓清法测定高、低剂量牛磺胆酸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牛磺胆酸能显著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小鼠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牛磺胆酸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体液免疫具有增强作用,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具有多方面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以乌索酸按30mg/kg、60mg/kg小鼠口服给药,观察其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乌索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乌索酸对酒精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异丹叶大黄素(ISO)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ISO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200 ng/ml LPS诱导RAW264.7细胞,以ISO、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65、磷酸化P65(p-P65)、IκB、磷酸化IκB(p-IκB)、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Beclin1、P62的表达,DCFH-DA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采用腹腔注射LPS(15 mg/kg)方法构建小鼠ALI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炎症介质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ROS的含量。结果 ISO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康乐对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小鼠肝康乐灌胃.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及肝脏指数.结果 肝康乐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DA的含量,降低肝脏指数.结论 肝康乐具有抗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康乐对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小鼠肝康乐灌胃。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及肝脏指数。结果肝康乐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DA的含量,降低肝脏指数。结论肝康乐具有抗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乌索酸(熊果酸)是从中草药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三萜类化合物,研究其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D-半乳糖胺盐酸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究乌索酸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建立LC-MS分析方法检测乌索酸灌胃给药(80mg/kg)后大鼠血浆中乌索酸含量.结果:乌索酸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D-半乳糖胺盐酸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没有保护作用,大鼠灌胃给予乌索酸后用Lc-MS在血浆中未检测到乌索酸.结论:乌索酸经口给药由于吸收很差,故没有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酮康唑肝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酮康唑100 mg/kg灌胃21 d,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熊果酸高低剂量和双环醇给药7 d,测血清ALT、AST、ALP、TBil值、血糖水平及肝糖原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肝细胞核DNA完整性;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酮康唑组sALT、sAST、ALP和肝指数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TBil水平无明显改变,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肝组织内脂质大量堆积,彗星电泳显示肝细胞核DNA片段化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肝细胞凋亡坏死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肝细胞G2/M期停滞。熊果酸400 mg/(kg.d)可明显降低酮康唑所致sALT、sAST、ALP水平和肝指数的上升,使脂质沉积减少,肝细胞坏死程度降低,彗星样肝细胞出现减少,彗星尾长缩短,肝细胞凋亡坏死率降低,肝细胞G2/M期停滞明显改善。结论:熊果酸能减轻酮康唑引起小鼠肝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堆积,保护肝细胞DNA完整或有助于DNA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IP)脂质体对小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IP注射液组、对照脂质体组和DIP脂质体低、中、高剂量组。给药15 min后,静注油酸致小鼠肺损伤。2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含量、肺系数和湿重/干重比,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模型组所有指标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极显著性改变(P0.05);DIP注射液组仅肺系数值比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1,P<0.001),而肺组织SOD则有显著性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肺损伤程度有显著改善;低剂量组仅SACE和肺系数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肺组织SOD则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DIP脂质体可以明显减轻小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体保持DIP原型靶向于肺部,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9.
10—羟基—2—癸烯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0-羟基-2-癸烯酸(ig,100mg/kg×7-8d)能完全拮抗可的松对小鼠炭粒廓清速率的抑制作用;并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可促进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溶血素形成;而对正常小鼠的上述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本文提示10-羟基-2-癸烯酸与蜂王浆的免疫药理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昼夜10个时点,观察了模拟海拔10000m高原(大气压等于26.7kPa)急性缺氧60min时小白鼠活存数与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从凌晨3:00起,小白鼠活存数开始增加,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开始延长,并于5∶30达到最高值。随后,活存数虽维持在同一水平,而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则逐渐缩短。两者在14:56-0:30间处于最低值。结果表明:①小白鼠对急性缺氧的耐受性具有昼夜节律变化;②以夜间活动的啮齿类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昼夜节律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