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后胃MALT淋巴瘤缓解,血小板计数也随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抗Hp治疗对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远期效果及bcl-10在肿瘤对抗Hp治疗的反应性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例Hp阳性胃MALT淋巴瘤,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bcl-10表达的情况,给予规范抗Hp治疗,并密切进行内窥镜随访。结果在单纯抗Hp治疗后6例获得完全缓解(CR),无一例检测到bcl-10核表达。余6例未达CR的病例中4例检测到bcl-10核表达。提示瘤细胞存在bcl-10的核表达,证明肿瘤的发展已与Hp作用无关,也提示临床,目前抗Hp治疗并非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这12例单纯抗Hp治疗CR率为50%(6/12),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抗Hp后获得CR中位时间1.5个月,最长为6个月。至今,CR持续中位时间为14个月,最长达2年。结论抗Hp治疗可以使相当一部分胃MALT淋巴瘤患者获得CR,bcl-10核表达可能与肿瘤对抗Hp治疗不反应密切相关,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后胃MALT淋巴瘤缓解,血小板计数也随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抗Hp治疗对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后胃MALT淋巴瘤缓解,血小板计数也随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抗Hp治疗对胃MALT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宝贵 《癌症进展》2010,8(6):576-582
胃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器官,约占结外淋巴瘤的70%。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来源于B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病变,约占全部胃恶性肿瘤的4%~8%。过去10年,对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的冠著变化是向非手术治疗转化。主要原因包括对其病因学的认识和最近应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放疗和化疗的临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边缘区淋巴瘤(MZ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可以分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淋巴结MZL及脾脏MZL,其中以MALT淋巴瘤最为常见,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7.5%。2016年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关于MZL研究进展的报告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多个方面:基于流式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对MZL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新型预后指数系统的提出有助于对MZL患者分级并指导治疗,治疗方案的变化及新药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淋巴瘤有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类型,临床上后者更多见。1983年Isaacson和Wright提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概念,并被收编入一个新的分类体系,即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AL)。胃MALT淋巴瘤无论从病因学、病理学、免疫表型和临床归转上,都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淋巴瘤有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类型,临床上后者更多见.1983年Isaacson和Wright提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概念,并被收编入一个新的分类体系,即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AL).胃MALT淋巴瘤无论从病因学、病理学、免疫表型和临床归转上,都有其自身特点,1997年WHO将它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边级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结外最常见的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0%,其中原发于胃的MALT淋巴瘤相对常见,它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的ProMACE/CytaBOM方案治疗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ProMACE/CytaBOM方案治疗16例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高度恶性9例,7例为初发患者,2例为复发患者;中度恶性7例为复发患者。结果:7例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中度恶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达到完全缓解(CR率4.3.7%),6例达到部分缓解(PR率37.5%),总有效率为81.2%;目前8例仍生存,其中生存时间最长达42个月(2例),仍处于CR期。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骨髓抑制。结论:改良的ProMACE/CytaBOM方案对部分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中度恶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好,毒副作用较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中一个独立的亚型,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它是结外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型。此型淋巴瘤病人常有慢性感染病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MALT淋巴瘤是一种惰性病变,可较长时间局限于局部。局部治疗有效。胃MALT淋巴瘤最常见。本文以胃MALT淋巴瘤为重点,对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24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例中胃淋巴瘤16例(66 %),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例,黏膜相关样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7例;肠道淋巴瘤8例(33 %),其中DLBCL 6例,MALT淋巴瘤2例。经胃镜确诊17例,手术确诊7例。DLBCL患者接受CHOP、ECHOP及CHOP样化疗方案,7例经手术确诊的患者有6例术后接受了联合化疗,1例患者自动出院。7例MALT淋巴瘤患者予以CHOP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2例予以FMD方案化疗。5例肠道淋巴瘤患者化疗结束后接受累及野放疗。24例患者中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失访。目前20例患者生存,其中12例患者完全缓解(CR),7例患者部分缓解(PR),1例患者稳定(SD),化疗有效率79 %,生存率83 %。结论 内窥镜活检目前是胃肠道淋巴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也是漏诊率、误诊率最低的方法,化疗对胃肠道淋巴瘤的作用已取得共识,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对于已有播散的晚期NHL以及生长迅速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患者应首选化疗,胃淋巴瘤手术联合化疗效果并不优于化疗联合放疗。  相似文献   

12.
赵铃  滕勇  刘东屏 《陕西肿瘤医学》2011,(10):2105-210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根除HP可治愈绝大多数早期胃MALT淋巴瘤和延缓胃腺癌的进程[1-2],HP感染是胃MALT淋巴瘤的始动因素,胃MALT淋巴瘤可能是一种"抗原驱动性肿瘤"[3],本文仅就HP感染导致胃MALT淋巴瘤发病机制及除菌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行EPOCH方案化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CR9例(30%),PR10例(33.3%),总有效率63.3%(19/30)。结论:EPOCH方案是治疗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解救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化疗后的护理使治疗能顺利完成,增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手术在MALT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重点描述了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胃MALT淋巴瘤不同分期的治疗原则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十细胞移植对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31例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使用化疗或放化疗同步进行的诱导缓解治疗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部分患者移植后进行免疫治疗6~12个月。[结果]3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总生存率(OS)87.0%,无事件生存率(EFS)80.6%、其中C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88.0%,P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50.0%。[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移植前达到CR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要点.重点综述了从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发生和抗HP治疗能使胃MALT淋巴瘤完全或不完全性消退两方面的文献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是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中一个独立的亚型,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它是结外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型,常发生于胃典型的MALT具有惰性的临床特点,可长时间局限于局部,发展缓慢一本例肿瘤发生于扁桃体,进展迅猛,伴有B组症状,临床表现与病理不相符如何通过分子病理学来准确预测MALT淋巴瘤的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应用检索MDE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淋巴瘤"为关键词。纳入标准:1)胃MALT淋巴瘤的病因学和基因病理学特征;2)胃MALT淋巴瘤临床特征和分期;3)胃MALT淋巴瘤的治疗。共纳入分析23篇参考文献。结果:H.Pylori感染是胃MALT淋巴瘤的主要病因,抗感染治疗可以使近80%H.Pylori阳性胃MALT淋巴瘤完全消退。因此,抗感染治疗成为早期胃MALT淋巴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抗感染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可以采取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结论:过去人们对胃MALT淋巴瘤常常行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但随着近年来对其病因学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目前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保全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庄园  石云  邹全明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5-142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非贲门胃腺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最重要的危险因子。目前普遍认为Hp根除治疗是肠化生发生之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单一根除Hp只能一定程度减缓胃癌的发病率。Hp与胃部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Hp的致癌效应涉及Hp与胃上皮细胞粘附、Ⅳ型分泌系统促进代谢物易位导致的胃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改变等方面。本文从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学以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对幽门螺杆菌与胃部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MLT1、bcl-6基因表达。方法选择已诊断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20例作回顾性研究,选择新诊断的患者15例作前瞻性研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MLT1和bcl-6基因表达。结果77.1%胃MALT淋巴瘤表达MLT1基因,分别为Ⅱ~Ⅳ期,化疗后1年内完全缓解率达81.0%。42.9%胃MALT淋巴瘤表达bcl-6基因,均为Ⅲ~Ⅳ期,化疗后1年内完全缓解率达67.0%。Ⅰ期占14.3%,均未检测到MLT1及bcl-6基因表达,选择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1年内完全缓解率达100%。结论FISH法检测胃MALT淋巴瘤患者MLT1和bcl-6基因表达可以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