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伴下腔静脉异位引流介入封堵治疗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性,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余”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口唇无紫绀.颈静脉不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未及震颤.心率80次/min,胸骨左缘3、4肋间可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心影稍饱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单甲亢)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方法:选择98例未治疗甲亢患者进行B超检查,103例正常人群作对照,结果:98例甲亢患者,肝肿大30.6%,胆囊炎11.2%,脂肪肝5.1%,肝硬化4.0%,正常人群胆囊炎4例,脂肪肝3例,结论:肝损害是甲亢的并发症之一,其损害程度与病程及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肺转移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回顾分析我院56例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54%的患者无自觉症状,无病间隔期最短1个月,最长7年8个月,DFI中位数25个月。肝氏分化癌及肺内外多发性转移瘤患者生存离最低,手术综合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76.92%及46.15%,较非手术综合治疗组为高。  相似文献   

4.
1病例简介 患者,男,45岁。农民,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反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发凉、胀感于2004年3月6日14:00就诊。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肌肉疼痛、发热等。既往吸烟史25年,约20支/d。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T36.3℃。P78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1mmHg=0.133kPa),神清,脑神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不同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方法;对20例肺通气功能正常和56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结果:(1)25%以上的肺通气功能正常的肺癌患者VO2%P、VO2/kg,VO2/HR降低,DY增高和AT提前出现。(2)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一步异常,且BR和VTex降低,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组为著。(3)肺癌患者的VE与VO2/HR相关,通气障碍组运动肺通气指标和VO2/HR(除限制型组)与VO2%P相关,限制型组的VC%、阻塞型和混合型组的MVV%等均与运动肺通气指标相关(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着运动心肺功能减退,肺功能障碍加重其运动心肺功能的异常,VC%、MVV%降低是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通气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运动通气功能减退是导致运动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50岁,因“心慌、胸闷3年,加重伴咳粉红色泡沫痰2天”于1994年3月28日急诊人院,查体:P96次/min、R22次/min、BP13/9kPa,急性病容、口唇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性哕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平第6肋间,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心率96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6级吹风样SM,向左腋下传导,A2〈P2,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左心室模糊、两下肺见片絮状阴影,心影中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47岁,既往健康。因发热1周,伴咳嗽、咳痰4天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1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紫绀,心脏听诊(-),两肺呼吸音稍增粗,未闻及明显哕音,肝脾未触及,无杵状指。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70.7%,C反应蛋白60.2mg/L,血沉33mm/h,血气分析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0岁。7年前因阵发性胸闷6年,再发伴心悸、尿频10余天于7年前首次人院。既往健康,否认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源性心脏病史,无吸烟嗜好。体检:BP90/60mmHg,口唇无发绀,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清钾、T3、T4、TSH均正常。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FHIT基因为近年发现的新候选抑癌基因,位于3P14.2跨越FRA3B易脆点,在包括肺癌在内的人类多种肿瘤中均存在异常表达。本研究旨在观察FHIT基因在人肺癌前病变、肺癌中表达情况,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8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包括161例肺癌、51例肺癌前病变、30例正常肺组织、23例肺良性病变和33例肺癌转移淋巴结)中FHI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无失表达;癌前病变组织及肺癌组织中失表达率分别为54.9%(28/51)和59.0%(95/161):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FHIT蛋白失表达率78.8%(26/33),各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患者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FHIT蛋白失表达组肺癌患者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组(P〈0.01)。吸烟组患者FHIT基因失表达率69.1%(94/136)显著高于无吸烟组49.5%(49/99)(P〈0.01)。结论FHIT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吸烟导致FHIT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诱发肺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患女,75岁,因胸骨后压榨样库痛3h入院。伴大汗淋漓、心悸、胸闷。脉搏11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正常,无哕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2cm处,心浊音界大小正常但位置与正常相反。心率1100:/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杂音。肝肋下未及,肝上界位于左第6肋间。  相似文献   

11.
匡竹美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221-1222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7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6~14岁109例,占69.4%,主要表现为发热136例(86.6%)咳嗽142例(90.4%),肺外表现62例(39.5%),早期无明显体征。血清MPIgM阳性率100%。112例(71.3%)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胸片正常38例,两肺纹理增多增粗54例,肺门阴影增大5例,支气管肺炎改变55例,大片状影改变5例。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论MP好发于学龄儿童,病程长,表现多样,血清MpIgM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阿奇霉素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例1:32岁。因妊娠41周,双下肢水肿6d入院。查体:T36.6℃,P80次/min.R16次/min,BP140/100mmHg。患者神志清,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心律规整,腹膨隆,肝脾未触及,腹围103cm,宫高32cm,双膝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蛋白(+),血常规、PT及APTT、心电图正常,B超示脐带绕颈,胎儿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陛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17例患者进行以身体组成评价法(BCA)营养状况调查。根据其营养评价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两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观察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在调查的217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占30.87%,有150例COPD患者被评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9.13%。营养不良组的肺通气量指标MVV%(36.21±17.36)、FVC%(75.42±19.65)、FEV1%(41.92±16.29)、PEF%(36.06±17.25)均低于营养良好组MVV%(59.25±22.61)、FVC%(93.19±15.32)、FEV1%(52.3±14.43)、PEF%(68.19±2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结果均不理想,而营养不良会使呼吸肌储备力量下降及呼吸肌容易疲劳,导致肺通气功能降低,所以改善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肺通气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肺真菌病59例,均经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送病理学确诊,分析其病原学分布和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中,肺曲霉病24例(40.7%),肺隐球菌病24例(40.7%),肺毛霉病5例(8.5%),肺念珠菌病4例(6.8%),组织胞浆菌病2例(3.4%),合并放线菌肺炎1例(1.7%)。胸部影像学改变包括肺部肿块23例(39.0%),渗出性病变23例(39.0%),结节8例(13.6%),支气管肿物3例(5.1%),空洞病变1例(1.7%),弥漫性病变1例(1.7%)。误诊为肺炎12例(20.3%),肺结核7例(11.9%),肺癌4例(6.8%)。结论病理学确诊的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肿块影和渗出性病变为主。肺真菌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应尽早取得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目的:分析应用切割穿刺针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连续的29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患者。回顾性总结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与穿刺部位,穿刺针直径,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9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发生少量气胸69例(23.8%),中等量气胸11例(3.8%),肺内出血46例(15.9%),皮下气肿1例(0.3%),咯血2例(0.7%),胸腔出血2例(0.7%),经统计学分析,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不同的病例组之间,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穿刺针对经肺组织深度相同的病例中,不同部位之间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法。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气胸和肺内出血为多见,发生多与病变所在部位关系不大,而随穿刺 针经过肺组织的深度的增深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370岁)363例,术后全部于ICU室进行持续监护至少3d,记录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234例。结果 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64.5%)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22-69岁)肺癌患者(34.6%)(P〈0.05);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3.8%)明显高于术前心电图正常者(46.3%)(P〈0.05);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9.6%)明显高于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和剖胸探查者(58.8%)(P〈0.05);术前有重度吸烟史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7.8%)明显高于无重度吸烟史者(44.9%)(P〈0.05);术前有心血管病史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71.2%)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病史者(39.7%)(P〈0.05)。剖左胸与剖右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2.9%和65,9%,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及术后刀口疼痛、低血容量和肺部并发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吸氧及加强护理,预防肺部炎症等是防治高龄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薛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28-1428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咳嗽1月伴乏力门诊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36.3℃.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哕音。胸片示左上肺结核,血自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红细胞沉降率90mm/h,肝肾功能正常,PPD强阳性。门诊诊断为左上肺结核。当地给予利福平0.45qd,异烟肼0.3qd,乙胺丁醇0.75qd,口服。  相似文献   

18.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方法: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通气后撤机拔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观察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再插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比较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两组再插管率为9%和30%(P〈0.05),住院天数为(32±10)d和(38±15)d(P〈0.05),住院病死率为6.2%和23.3%(P〈0.05)。结论:撤机拔管后立即开始应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再插管率下降,住院天数减少及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肺癌侵及隆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肺癌侵及隆突的外科治疗,研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技术方法及术后管理。方法:全组病例共36例,右肺中心型肺癌25例,右侧纵隔型肺癌2例,其中侵及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6例;左侧中心型肺癌9例;手术方式:行右隆突全肺或肺叶切除隆突重建术27例,6例同时行受侵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左隆突全肺切除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11.1%),循环衰竭3例,呼吸衰竭1例;1年生存率80.6%(29/36),3年生存率47.4%(9/19),5年生存率33.3%(3/9)。结论:对于肺癌侵犯隆突和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通过切除原发病变和部分受侵器官可达到临床根治之目的,辅于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患者亦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20.
肺腺鳞癌外科治疗4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44例肺腺鳞癌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与同期肺鳞癌、腺癌比较直接侵犯率分别为79.4%、25.5%和36.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63.6%、40.6% 和33.3%;术中所见的跨叶侵犯和淋巴结表现与术前x线及CT表现分别为40.9%、11.3%和63.6%、40.9%,均有显性差异。结论 本组结果表明:肺腺鳞癌在直接侵犯、淋巴结转移程度上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术前影像学检查很难表现出其实际病变范围,肺腺鳞癌的预后明显差于肺鳞癌和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