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活性维生素D。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12只。造模后活性维生素D。组给予罗盖全(骨化三醇)灌胃(3ng/100g),假手术组及UUO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大鼠于给药后第14天,28d分批(n=6)处死,留取造模侧肾脏。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α-SMA在各组大鼠造模侧肾脏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UUO模型组大鼠的肾脏组织中TGF—β1及α—SMA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在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中,TGF—β1及的n—SMA表达低于UUO模型组(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活性维生素D3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能有效抑制UUo大鼠肾间质中TGF—β1及Ⅱ-SMA的表达,从而减轻UU0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TGF-β1/Smad2通路的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14、28d)处死动物,以Masson染色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前后梗阻侧。肾小管的损害、肾间质纤维化指数;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β1(TGF—β1)、Smad2信号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F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呈时间依赖性(P〈0.01);TGF—β1、Smad2、FN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GF—β1与Smad2、Smad2与FN、TGF—β1与FN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87,r=0.992,r=0.981,均P〈0.01)。②甘草酸二胺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Smad2、FN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减轻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的激活,减少肾间质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中药方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3(Smad2/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西药组。术后14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果]益气活血法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能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4.
王军  邵传森  程晓霞  王永钧 《浙江医学》2002,24(12):726-727
目的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单输尿管梗阻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肾脏病理检查显示形态学改变符合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在输尿管梗阻14、28d后肾组织α-SMA和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α-SMA可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的重要标志物,TGF-β1可能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且是进一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治疗组、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术后14天处死各组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做HE和Masson染色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在肾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下调CTGF和α—SMA的表达,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结论 罗格列酮对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哌嗪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Piperazine ferulate,P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Ⅰ)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operated rats,SOR)组、UUO组、氯沙坦(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组和PF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分析实验第14天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α—SMA和ColⅠ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OR组TGF-β1、α—SMA和ColⅠ均为少量表达,UUO组大鼠上述表达明显增加;ARB组和PF组TGF-β1、α—SMA和ColⅠ的表达均低于UUO组,但高于SOR组,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魏酸哌嗪可以降低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和ColⅠ的表达水平,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纤复元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UUO模型组、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和肾纤复元胶囊治疗组(SXFYC组)。后三组采用经典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第7、14天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变化、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及TGF-β1、α-SMA、ColⅠ和FN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组大鼠术后第7、14天24小时尿蛋白总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治疗组血肌酐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肾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两治疗组与同一时间点UUO模型组相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表明,两治疗组各时间点TGF—β1、α—SMA、ColⅠ和FN的表达均低于UUO模型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纤复元胶囊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α—SMA表达、抑制ColⅠ和FN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 1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脏制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结果 手术组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α-SMA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甙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加,α- SMA表达明显减少,间质PCNA、α- SMA表达明显减少(P<0 .0 5 )。结论 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P2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以及依那普利对其表达的调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EnT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组大鼠术后7,14和21d肾小管上皮细胞P21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肾脏p21 mRNA的变化;并观察依那普利对肾脏P21表达的调节。结果:在UUO大鼠模型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P21以及肾脏p21 mRNA的表达即有明显增高,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P21的表达逐渐增强;依那普利能明显抑制P21的表达。结论:P21在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依那普利可抑制其表达。P21可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参组。术后第10d肾组织做HE、Masson染色及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丹参组显著改善梗阻侧肾组织病理变化,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SMA表达。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Smad7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依那普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6只)、模型组(24只)和治疗组(24只),治疗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依那普利10 mg/(kg·d)灌胃。分别于造模后3,7,14,21 d取梗阻侧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并进行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α-SMA,Smad7和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逐渐增加,Smad7蛋白表达逐渐减少。依那普利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下降,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Smad7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依那普利对各时间点 TGF-β1 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 CTGF mRNA,α-SMA,CTGF和Smad7蛋白对以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3,7,14 d作用最明显。结论:依那普利可减轻梗阻肾间质纤维化, 以单侧输尿管梗阻后14 d内效果最好,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和α-SMA的表达,增加肾组织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Smad6,7蛋白表达与梗阻性肾病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于术后3、7、14、21d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杂交分别检测Smad6,Smad7蛋白的定位和表达;DNA处断末端标记原位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数;图像分析小管细胞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囊平均卡规直径的变化。判断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梗阻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显著增高,并伴有明显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囊萎缩、小管细胞的凋亡,以及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增高。Smad6、7蛋白主要在肾小球和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表达。输尿管梗阻后,Smad6、7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该Anti-Smad蛋白下调与小管间质损伤呈明显相关。结论 TGF-β1信号通路参与了梗阻性肾病小管间质损伤的进程,Anti-Smad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该模型TGF-β1致伤作用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影响,探索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术后第4周,处死各组大鼠,用HE、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和TIMP-1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姜黄素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都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 姜黄素具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进而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metadhein(Mtdh)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脏的表达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 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梗阻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模型。1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单侧输尿管结扎梗阻、单侧输尿管结扎并替米沙坦干预组。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 测各组细胞外基质蛋白纤连蛋白(FN1)、α平滑肌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钙连蛋白和Mtdh的表达情况;体外细胞 实验采用TGF-β1预刺激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同时利用siRNA干涉下调Mtdh,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肾脏纤维化显著高于假手术组,FN1、α-SMA、Col Ⅰ和Mtdh表达显著升高(P<0.05),钙连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 替米沙坦干预后,肾脏纤维化病理减轻,FN1、α-SMA、Col Ⅰ及Mtdh表达显著下降(P<0.05),钙连蛋白表达回升(P<0.05)。采 用si-Mtdh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Mtdh后,FN1、α-SMA、Col Ⅰ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钙连蛋白表达回升(P<0.01)。结论替 米沙坦可抑制细胞基质蛋白生成,抑制Mtdh的表达,减轻小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对治疗组,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术后第21天取3组术侧。肾组织做HE和Masson三色病理染色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在肾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下调α-SMA、TGF—β1的表达.减轻Ⅰ型胶原在肾间质中的沉积,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结论:罗格列酮对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21d取各组大鼠肾组织HE染色及六胺银染色(PAS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观察肾功能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观察肾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与Ski蛋白表达水平,观察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逆向调控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摹: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萎缩,管腔显著扩张,。肾间质明显增宽;血肌酐与尿素氮含量以及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显著增加:SnoN、Ski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以及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降低,Sno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Ski蛋白表达没有改变。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通过恢复SnoN蛋白表达水平,抑制TGF—β1,靶基因的活化,从而改善UUO大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以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B组)、U-UO+硒组(C组),每组18只。C组给予亚硒酸钠0.2mg/(kg·d)灌胃。A、B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术后第7、14、21天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定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各时点C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P<0.05),肾组织CTGF和α- SMA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GSH- Px和SOD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B组肾组织中CTGF、a- SM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CTGF和a-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硒可以减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硒的抗氧化作用、下调肾组织CTGF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l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UUO组(每组20只)。制备UUO大鼠模型,术后第7天、第14天处死大鼠,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IF-1α,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与UUO组各时间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IF-lαmRNA水平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递增。UU0组HIF-1α蛋白表达量随着肾间质损害加重而增加,HIF-1α蛋白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其中以近曲小管表达最明显。HIF—1α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α-SMA和ColⅠ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0.68,0.82,P均〈0.05)。结论:HIF-1α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证实结扎致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梗阻侧肾脏是否存在低氧,不同时间点低氧的特点及低氧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用180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12h、24h、48h、3d、5d、7d和10d组,每组4只。除Sham组外,均结扎左侧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各组大鼠处死前1.5h腹腔麻醉后,经阴茎静脉注射低氧探针(Hypoxyprobe^TM-,ChemiconInternational,Inc.)60mg/kg,然后开腹取左肾。对各组肾脏Masson三色染色后,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低氧程度及分布。结果与Sham组比较,大鼠血肌酐自术后3d组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升高(P〈0.01),血尿素氮自UUO后7d组出现显著升高(P〈0.01),尿蛋白及血压则无显著差别。Masson染色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加重,术后10d组纤维化程度约增加了10倍。自术后48h组TGF-β1mRNA和蛋白水平均出现进行性上升,主要集中在小管上皮细胞。术后12h组,肾脏低氧的范围和程度有明显加重,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表明在术后3d组达到高峰,并持续存在至10d组,主要集中在各种小管细胞。大鼠术后7d内,各组肾脏皮质区低氧程度与间质纤维化程度(r:0.821,P〈0.05)、TGF-β1mRNA(r:0.824,P〈0.05)、TGF-β1蛋白表达量(r:0.834,P〈0.05)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UUO大鼠模型术后10d内梗阻侧肾脏持续存在低氧,很可能通过调节TGF-β1等细胞因子参与了梗阻侧肾脏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傣药雅盼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从而探讨该药对肾间质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UUO大鼠模型,生理盐水灌胃或给药28 d后收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处死大鼠,取其肾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傣药雅盼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BUN、Scr水平,并减轻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同时使TGF-β1、Smad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傣药雅盼备浓度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通过干预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从而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