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imics及颈椎模型用于下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及Mimics软件设计一种新的下颈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入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16例成人下颈椎标本行CT扫描收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标本进行三维重建。利用Mimics相关功能在三维重建图像上寻找下颈椎椎弓根最佳轴线并测量椎弓根相关参数,制定椎弓根螺钉个体化置入方案。然后将三维重建图像以STL格式导入三维打印机,制作出下颈椎的实体模型,根据个体化置钉角度置入导向针。依照制定的个体化指定参数,并配合实体模型的直观指导,在标本上进行置钉。置钉后标本行CT扫描,判断置入准确性。利用上述方法对2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置钉,术后通过CT扫描验证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成功建立了与标本相似度极高的下颈椎三维重建图像和实物模型,通过测量结果设计了每个椎弓根的置钉参数。共在标本上置入148枚椎弓根螺钉,140枚位于椎弓根骨皮质之内,8枚稍穿破椎弓根骨皮质。对患者置入10枚椎弓根螺钉,CT示螺钉位置满意。结论用Mimics软件对下颈椎进行三维重建,制定个体化置钉参数,同时配合实物模型的直观指导,提供了一种下颈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钉的方法,利用该法能提高置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xis内固定系统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中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92枚,其中准确置入有81枚,准确率为88%;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1枚疑有血管损伤,另有1枚术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余未发现有脊髓、神经及血管等损伤;有3枚螺钉在初次置钉后有松动感,虽经有效处理,但其中l枚在术后3个月出现退钉现象。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熟悉颈椎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内固定器之一,它利用了椎弓根坚强的力学结构,并通过对三柱固定椎体,提供出色的脊柱稳定性,从而促使脊柱的融合。由于其良好的三维稳定性,目前在脊柱外科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自1959年Boucher[1]报道了螺钉经椎弓根用于腰骶椎融合的固定获得良好的效果之后,椎弓根螺钉的固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国内应用日渐广泛.颈椎椎弓根内固定能提供较以往固定方法更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由于颈椎椎弓根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螺钉的置入有很大风险,其关键在于螺钉的置入必须位于三维空间唯一的一个正确通道上,要按照正确的矢状面角和水平面角,沿椎弓根的长轴穿过椎弓根到达椎体内.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国内外学做了大量研究.本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颈椎骨折患者,通过术前CT检查了解颈椎椎弓根走行方向、直径等个性特征,三维重建确定进钉点,凭手感逐毫米扩大进行孔道,并根据需要行C臂X光正、侧、斜位透视判断,探测骨孔回壁均为骨性,然后置钉。结果:5例患者共置入下颈椎椎弓根钉20枚。术中、术后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加重情况。术后X线检查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误置。经3-20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高位截瘫并发症死亡,4例患者无内固定失效。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因定术前充分进行影像学资料准备,个性化置钉,可取的良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一种现已在临床普遍展开的技术,但由于它独特的毗邻结构,还尚未成为一种常规内固定技术.本文从颈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置钉角度及方法,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综述国内外相关资料,认为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以其独特的生物力学性能和广泛的适应证,可用于颈椎创伤和非创伤疾患的治疗中,且可以有新技术产生的空间,但其安全性还依赖于影像学以及实验解剖学的发展,也依赖于置钉医生的丰富经验及导航影像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取18具成人尸体正常颈椎标本,剔除其周围软组织至清楚显露椎体前壁.CT扫描后,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并测量C3~C7个体化置钉参数,包括进钉点(即椎弓根中轴线在椎体前壁投影点)、置钉方向(螺钉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倾斜角度)以及螺钉长度.严格按照测量结果,直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作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结果 进针点:C3、C4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3 mm,距上终板6~7 mm;C5~ C7与置钉椎弓根同侧,其中C5位于正中矢状面旁1~2 mm,距上终板7.0~7.5 mm,C6、C7则为4~5 mm和7.5 ~8.5 mm.置钉方向:理想角度在C3、C4为外倾角46°~47°,头倾角-11°~-7°;在C5外倾角约48°,头倾角接近0°;C6、C7为36°~40°和8~13°.螺钉长度:可选择28、30、32 mm,其直径为3.5 mm.本组共置钉144枚.术后CT示,全部螺钉均经椎体前方置入椎弓根内抵达侧块.其中,有16枚胀破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穿破外侧皮质(均发生在C3、C4节段).结论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经椎弓根钉棒固定25例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遂良 《华夏医学》2006,19(3):467-470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螺钉结合棒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意义、适应证以及钉棒系统在颈椎内固定的价值。方法: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25例颈椎损伤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的X线片及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位满意,无手术创伤并发症。随诊观察效果满意,无断钉和松动。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效果好,是颈椎骨折脱位整复和固定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量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及CT图像相关参数,为临床应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TPS)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成人干燥下颈椎标本24具及随机在CT室保存的34例成人患者的颈椎CT三维重建图像,测量C3-C7椎体的椎弓根宽(OPW)、椎弓根高(OPH)、椎弓根的中轴全长(PAL)、椎弓根外倾角(sPA)、椎弓根头倾角(tPA)、椎弓根投影中距(DtIP)、椎弓根投影上距(DsIP),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ATPS置钉参数。结果解剖学测量值与影像学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本研究提示:C3、C4进针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受术椎弓根的对侧2-3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1-4 mm;C5进针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受术椎弓根的同侧或对侧1-2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4-5 mm;C6、C7进针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受术椎弓根的同侧3-5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5-8 mm。椎弓根中轴外倾角平均分别为C348°,C448°,C540°,C634°,C731°。椎弓根中轴头倾角平均分别为C384°,C489°,C5107°,C6114°,C7100°。置钉长度选择28、30、32、34 mm,螺钉的直径可选择3.0、3.5、4.0 mm。结论通过对下颈椎标本及成人下颈椎CT三维重建测量,并总结出进钉参数,证明下颈椎ATPS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50例健康成人颈椎椎弓根观测结果表明,国人C_(3~7)椎弓根高度和厚度数值接近,不随节段而变化;椎弓根长度及其轴线与椎体矢状面轴线的交角α随颈椎节段而轻度变化,但无线性相关(r≈0、P>0.05);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水平线的交角(β)随颈椎节段而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4,P<0.01);C_2椎弓根厚度明显小于C_(3~7)。表明C_(3~7)具备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临床上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置钉方法进行回顾,总结不同的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报告采用椎弓根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4例。这是一种技术较简单而固定效果较确实的治疗颈椎骨折的方法。本文详细描述了手术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志焘  肖玉周 《医学综述》2012,(18):2995-2998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虽然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和下胸椎的应用已日益广泛且逐渐成熟,但其在上胸椎的应用却受到限制,其原因是上胸椎椎弓根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和毗邻重要结构;上胸椎置钉技术还不够完善,且有相对较高的并发症。近年来,对上胸椎椎弓根解剖结构及其毗邻结构的研究日益深入,并提出更加精确的置钉技术,这将极大地促进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上胸椎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一种能指导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手术操作的方法.方法 随机取经甲醛浸泡过的成人颈椎标本(C1-C7)共10具(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对它们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CT测量确定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对其中5具标本的C2-C7全部进行实体置钉,另外5具标本在CT导航技术的引导下进行置钉.术后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水平的CT平扫及矢、冠状面重建,解剖后肉眼大体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结果 个体化置钉60枚,成功率为90%,优良率为75%;在CT导航引导下置钉60枚,成功率为96.6%,优良率为90%.两种方法比较,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航法置钉较术前三维CT辅助的个体化置钉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徒手置钉术的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40例需行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ball tip技术或徒手置钉技术置入椎弓根钉。椎弓根球形探针包括一个金属球端和一个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柄,金属球端的直径分别有1.5、2.5、3.5mm三种。Ball tip技术要点:按标准椎弓根钉进钉点定位,高速磨钻钻孔去除皮质,将椎弓根球形探针按直径从小到大依次缓慢敲入椎弓根内直至达到椎体前方骨皮质。术后采用CT扫描评价椎弓根钉钉道情况。同样方法评价同期徒手置钉组。【结果】采用Ball tip技术共置入104枚椎弓根钉,传统徒手技术置入98枚。术后CT扫描显示Ball tip组胸椎椎弓根钉钉道准确率为84.6%,16枚(15.4%)螺钉出现置钉不良,其中3枚(2.9%)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6枚(5.8%)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7枚(6.7%)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徒手置钉组准确率为65.3%,共有34枚(34.7%)置钉不良螺钉,其中10枚(10.2%)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16枚(16.3%)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8枚(8.2%)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外侧骨皮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 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徒手置钉技术相比,Ball tip置钉技术,可更准确地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减少因螺钉误置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赵江涛  李洪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2009,15(11):1746-1748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临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51.3岁,分别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A组16例)和传统X线透视法(B组20例)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比较两组置钉位置和术中使用X线次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两组螺钉位置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项安全的手术,且手术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字人图像建立的数字腰椎,模拟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指导临床手术的实际操作。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建立腰4-5节段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三维数字模型,在Mimics软件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在最佳钉道的位置下模拟椎弓根螺钉的钉长、走私、水平面置入角度(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及矢状面置入角度(Sigittal screw angle,SSA),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实际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操作。结果:建立了数字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了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模拟过程,对椎弓根螺钉的钉长、走私、TSA角及SSA角进行了精确量化。结论:对数字腰椎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能制定详细的置钉参数,比较精确的指导术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测量T1~T10胸椎经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途径置入螺钉的安全角度及变化规律,为临床安全置入螺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5例正常成人尸体标本,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40岁.将标本T1~T10胸椎分别沿椎弓根-肋骨平面横切,并测量T1~T10各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的横径、经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途径置入的螺钉与矢状面的最小与最大安全成角及安全角度范围.结果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的横径变化规律为T1~T4逐渐变小,T5~T10又逐渐变大;置钉安全角度范围为T1、T2最大,T5~T10次之,T3、T4最小;T1~T2及T5~T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置入螺钉时,应根据不同节段椎弓根-肋骨结构单元置钉安全角度的大小相应调整螺钉置入角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和总结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定位和进钉深度的探讨.方法 CT椎体重建了解人字脊的出现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腰椎弓根人字脊顶进钉68例.结果 人字脊顶出现率为94.1%,全部病例椎弓根置入准确,深度达到要求,一次成功,复位良好,本组无一例马尾神经、神经根及大血管损伤.结论 取用人字脊顶进钉法符合客观解剖定位,且有直观性和感觉性,准确率高,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和总结万向椎弓根螺钉在脊柱畸形后路矫正中的矫正方法及矫正效果.方法 应用万向椎弓根螺钉治疗各种脊柱畸形17例,术前使用多种方法减轻脊柱畸形程度,术中强调使用原位转钉等方法矫正脊柱三维畸形.测量术前及术后脊柱主要结构性侧凸平均Cobb角;测量术前及术后脊柱矢状面胸段、胸腰段和腰段的角度,判断脊柱矢状面是否正常化;采用椎弓根标记法测量术前及术后顶椎椎体旋转程度(除外3例顶椎全切病例).记录有无内固定并发症.结果 术前脊柱主要结构性侧凸平均Cobb角63.18°,术后平均25.35°,秩和T=153.00,P<0.005,差异有显著性.矢状面异常的15例病例术后复片显示矢状面正常化.顶椎椎体旋转(除外3例顶椎全切病例),术前Ⅰ度3例,术后均为0度,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畸形残留.所有病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无内置物松动、滑脱或断裂.结论 万向椎弓根螺钉可以简化脊柱畸形的操作,增加安全性,同时可以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