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和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4例(238眼)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120眼)和对照组102例(118眼)。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及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预防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后造瘘口粘连的作用。方法对泸县人民医院在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选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其中观察组30例在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对照组30例在术中不使用丝裂霉素C。结果观察组中未见患者有造瘘口粘连,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造瘘口粘连。结论丝裂霉素C在预防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后造瘘口粘连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和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0眼慢性鼻泪管阻塞,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随机抽取30眼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对照组30眼未使用丝裂霉素C。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丝裂霉素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O%,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硅胶管加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安全、创伤小、疗效好,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鼻内镜下手术对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探通3次无效的鼻泪管阻塞患者35例40眼为A组,施行鼻内镜下鼻泪管逆行置管术;不能探通者19例20眼为B组,施行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组有效率为92.5%,B组有效率为9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按鼻泪管阻塞程度的不同在鼻内镜下分别采用鼻泪管逆行置管术和泪囊鼻腔造口术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开放性鼻泪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鼻泪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住院接受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共32例(32眼)纳入研究。结果术后随访32例(眼)手术患者6~12个月,平均(6.1±2.7)个月,治愈26例(81.25%,26/32眼);好转4例(12.5%,4/32眼);无效2例(6.25%,2/32眼),总有效率为93.75%(30/32眼),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型慢性泪囊炎,可保留泪囊的泪液回收、虹吸作用,对改善功能性溢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所需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效果。方法:98例慢性泪囊炎分为三组,A组28例(31眼)在鼻内镜下应用膨胀海绵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口术(置管),B组33例(35眼)鼻内镜下应用银夹、膨胀海绵行鼻腔泪囊造口术(不置管),C组37例(40眼)在鼻内镜下联合应用眼光导纤维、电刀、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耳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口术(不置管),三组所需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有效率(6个月、12个月)分别是A组、B组、C组。结论:鼻内镜下联合应用内光导纤维引导,电刀、丝裂霉素c和耳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口术,能减少手术时间,出血少,疗效好、复发率低,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快速、实用、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5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眼)和对照组(20眼),鼻内镜下实施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组局部使用小剂量丝裂霉素,观察两组术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4%,对照组治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826)。结论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丝裂霉素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群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3-174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6例(41眼),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随访6~12个月。结果:本组36例(41眼)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7%。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对慢性泪囊炎治疗有较高的疗效,术中准确定位泪囊在鼻内的解剖部位是鼻内镜下鼻腔内造口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毓玲 《安徽医药》2014,(12):2283-2286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型术、泪道内镜疏通术、泪道旁路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4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建立系统评价。方法将该院自2010-2013年的449例(476眼)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男性患者218例226眼,女性患者231例250眼)随机分成4组:A,B,C,D组。 A组111例119眼,行泪道激光植管术;B组105例106眼,行泪道激光术;C组108例113眼,行鼻内窥镜下泪道旁路术;D组125例138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4个月,分析术后4种手术在第1个月以及4个月后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4种手术治疗效果中,鼻腔泪囊吻合术效果最佳,激光泪道成型术和泪道内镜疏通术的治疗效果相当(P>0.05),泪道旁路手术疗效尚待提高。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安全方便,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7O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秉民 《贵州医药》2010,34(2):143-144
鼻泪管阻塞是成人泪道阻塞中常见的阻塞部位.主要症状为泪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的威胁。常用治疗方法很多,如: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窥镜下的鼻腔泪囊造口术、泪道激光成型术、以及各种材料的义管植入留置术等。我科于2008年5月开始采用国产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经临床应用70例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泪溢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RI检查。CT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做多平面重建,MR检查前向双侧结膜囊滴入无菌盐水,MRI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反转自旋回波泪道成像(3d-FRFSEMRD),泪溢者同时加做了冠状面及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上述检查后3~5d对患者进行泪道内镜检查。结果 26例(48侧泪溢症状)中单纯泪小管或泪囊阻塞者19侧,CT无法检出,由MRI检出14侧;鼻泪管阻塞者29例,螺旋CT检出26例,MRI检出24例;统计学分析,螺旋CT在前两种阻塞情况与MR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泪管阻塞,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判断的阻塞部位与内镜的符合率为66.7%(32/48)。结论 CT多平面重建为鼻泪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鼻泪管滴注无菌盐水后MRI可以清晰显示泪囊及鼻泪管,螺旋CT在泪小管及泪囊水平的阻塞检出率较差,而在鼻泪管阻塞的检出率中与MRI相近,二者互补检出率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选取221例慢性泪囊炎或泪管鼻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1例采取EXT-DCR术式,120例采取EN-DCR术式,对手术效果观察3个月至2年。结果 EXT-DCR术后3个月无流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101例;术后一年复发流脓者2例,泪道冲洗不通畅者6例;术后二年成功率94%。EN-DCR术后三个月2例复发流泪,无流脓,泪道冲洗不通畅,半年后复发流脓。12例术后一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其中3例复发流脓。术后二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4例。术后二年成功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T-DCR较EN-DCR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复发周期长。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何种术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道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技巧,评价其疗效。方法对45例(46只眼)鼻泪管阻塞行人工鼻泪道支架植入术,经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人工鼻泪道支架,均于术前行泪道造影检查。结果 46只眼中44只眼成功植入人工鼻泪道支架,手术植入成功率95.6%,术后随访有效率100%。结论人工鼻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道阻塞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率高,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泪道激光联合不同类型义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将50例(58眼)随机分为三组,用KTP泪道激光机先行泪道激光成形术,分别选择硬麻管(A组)、球头硅胶管(B组)、一次性泪道再通管(C组)植入鼻泪道,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年,A组有效率达56.2%,B组达77.2%,C组达95.0%。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中植入不同的义管可明显影响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562例,划分为不同年龄段组,第一组,1天龄~3月龄285例335眼;第二组,3月龄~6月龄194例236眼;第三组,6月龄~ 24月龄83例102眼.分别行泪囊区按摩+抗生素眼液滴眼、泪道加压冲洗法和鼻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情况.结果 疗效情况相比,第二组(88.98%)与第三组治愈率(94.12%)明显优于第一组(43.28%)(x 2=81.71,122.95;P<0.01);第二、三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9,P>0.05).结论 对于先天性婴幼儿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应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划分治疗,而泪道加压冲洗可认为是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丰艳群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572-2574
目的:观察球头硅胶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6号泪道冲洗针常规探通泪道,逆行扩张鼻泪管,植入球头硅胶管冲洗泪管,有水进入咽部表示植管成功.术后1周内每天冲洗泪道1次,以后每月冲洗泪道1~2次.6~12月后拔管.结果:拔管前,置管成功患者44眼治愈,占81.5%;6眼有效,占11.1%;3眼无效,加上置管失败的1例,占7.4%.拔管后治疗有效的50眼随访2~6月(平均8个月),其中8眼再次堵塞,6眼经再次置管成功,2眼改行鼻腔组囊吻合技术治愈.一次置管有效率为77.7%,2次置管总有效率达88.9%.结论:球头硅胶管再植入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泪道插管术中发现U型硬膜外导管插管术只能治疗泪小管阻塞,而Y型硅胶管植入术只能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中观察到U型硬膜外导管拔出后鼻泪管阻塞仍存在,Y型硅胶管植入术对泪小管阻塞无作用,所以我们改进方法观察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治疗全程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35眼)泪道阻塞患者行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此为治疗组;另外对28例(34眼)泪道阻塞患者行单纯U型硬膜外导管植入术或硅胶导管植入术,此为观察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通畅率均为91.4%,术后半年及1年有6例(8眼)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通畅率为77.1%和71.4%。观察组术后第1个月通畅率为73.5%,术后第3个月通畅率为64.7%,术后半年通畅率为50%,术后1年通畅率为47.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型硬膜外导管联合Y型硅胶管植入术对治疗全程泪道阻塞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泪道扩张引流管(简称扩张管)与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在泪道阻塞中的疗效及各自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掺钕钇铝石榴石(Nd: YAG)激光治疗联合泪道置管的317例患者(354眼),其中男103例(111眼),女214例(243眼),年龄20~84岁,平均(47.4±15.6)岁。按照阻塞部位不同分为单纯鼻泪管阻塞组(单纯组)及复杂泪道阻塞组(复杂组)。每组按照置入人工泪管类型不同又各分为扩张管组与引流管组2个亚组。其中单纯组159眼(扩张管107眼、引流管52眼),复杂组195眼(扩张管98眼、引流管97眼)。结果 单纯组和复杂组中扩张管和引流管亚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及Munk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扩张管治愈率为88.79%、有效率为95.33%,高于引流管治愈率71.15%、有效率82.69%(χ2分别为7.716、5.473,P<0.05)。复杂组扩张管治愈率31.63%,有效率56.12%,低于引流管治愈率51.55%、有效率71.13%(χ2分别为7.961、4.745,P<0.05)。单纯组与复杂组扩张管的鼻根酸胀发生率明显高于引流管(P<0.05)。结论 Nd: 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可有效治疗泪道阻塞,扩张管更适宜于鼻泪管单一部位阻塞,而引流管更适宜于含鼻泪管阻塞的多个部位的复杂性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19.
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阻塞插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鼻黏膜及泪囊"I"字型切口均改为前瓣大,不留后瓣,泪囊内引流物由凡士林纱条改为山东福瑞达公司生产的泪道引流管。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泪溢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无返流现象发生。结论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的治疗是目前泪道疾病中最复杂治疗。用上述方法增加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难度、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