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进行性瘫痪和死亡,为世界疑难病之一。现代医学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探究ALS的致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刺治疗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ALS相关的机制研究,并提出未来针刺治疗ALS机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川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T细胞、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观察了川芎对正常小鼠、ALS所致细胞免疫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川芎能提高正常小鼠和ALS所致细胞免疫低下小鼠的T淋转功能,且对ALS所致小鼠异常升高的Ts功能调节至正常水平,同时也可提高ALS所致小鼠IL-3低下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是否可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病情追踪复查的1个量化指标,分析ALS的FA值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例ALS患者,采用3.0TPropeller HD MR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前后两次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选取6个感兴趣区,测量FA值;对11例终点事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3个层面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按ALS健康状态量表(health status scale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HSS)分级,轻度者其FA值最高;(2)18例患者的3个层面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的初查及复查FA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随着时间的延长,ALS患者的生存率不断下降。中位生存时间为48.0个月。结论 FA值与ALS病情的分级呈反比,病情越重,FA值越低,FA值是判定ALS患者病情的1个客观指标。ALS目前尚为不治之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许可能是ALS患者治疗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川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从T细胞、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探讨了川芎对正常小鼠、ALS所致细胞免疫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川芎不仅能够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转功能,而且亦能提高ALS所致的小鼠的T淋转功能(P<0.01)。且对ALS所致小鼠的Ts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即使其异常升高的Ts功能调节至正常水平,同时也可提高ALS所致小鼠的IL-3活性(P<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ALS所致细胞免疫活性低下模型,观察了长寿回春灵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长寿回春灵可使“ALS”模型脾脏T细胞总数显著提高,恢复至正常水平;也可提高B细胞数;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清除功能无明显影响。长寿回春灵可以纠正“ALS”模型鼠血清IgG的紊乱,使其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疗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力量、呼吸功能以及ALS功能进行评估。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连用自拟的健脾益肺方,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ALS功能评分,MRC肌力评分、肺功能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MRC肌力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ALS功能量表得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给药前后的ALS功能量表和MRC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8周后观察组的MRC肌力评分及ALS功能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法治疗ALS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运动及呼吸功能保持稳定,延缓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神经元性疾病,主要是由运动皮质上运动神经元(UMNs)和脊髓及脑干下运动神经元(LMNs)损伤造成的。该病导致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并萎缩,从而影响运动、交流、吞咽和呼吸功能,最终致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10%为家族性患者(familial ALS,f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8~63岁;其余90%为散发性患者(sporatic ALS,sALS),平均发病年龄为43~52岁[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异常、基因突变、蛋白质失稳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本文将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综合对症治疗等方面,针对近期ALS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口服利鲁唑片基础上,观察雷火灸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利鲁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前后,评定ALS功能评定量表修订版(ALSFRS-R)、ALS评估问卷(ALSAQ-40),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疗效。方法:采集1例ALS患者的自体骨髓或新生儿脐带血,获取含干细胞的有核细胞悬液,每份平均含有核细胞4.72×108个。通过腰椎穿刺,将其移植入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在4年内分别对本例ALS患者进行骨髓及新生儿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3次和50次,观察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的变化,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第1次自体骨髓移植后病情好转,第3次移植后达到最好状态。此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但较移植治疗前进展速度明显减缓。治疗过程中患者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ALS有短期效果,可延缓ALS的进展,该方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的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构音不清、进食呛咳、肌张力增高等不同表现。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利鲁唑是现阶段临床治疗ALS的首选药物,但价格昂贵,中医药手段干预在治疗成本及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优势,现对中医药治疗ALS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为ALS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曙光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7月明确诊断的288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证候等资料,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男性169例,女性119例,男女比例为1.42∶1。平均发病年龄(55.8±12.3)岁,平均诊断时间为(13.2±11.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9.3±31.1)个月。以上肢起病者149例(51.7%)、下肢起病者82例(28.5%)、球部起病者56例(19.5%)、呼吸系统症状起病者1例(0.3%)。ALS起病部位多样、诊断流程复杂,导致临床误诊率达22.6%。相关分析ALS生存期与性别、发病年龄、诊断时间、起病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治疗上,单纯中药及中药联合利鲁唑治疗对ALS生存率的影响与单用利鲁唑治疗之间没有差异(P0.05)。中医证候分析,脾肾亏虚证及脾胃亏虚证的ALS患者运用中药治疗的生存情况较肝肾亏虚证和痰湿阻滞证患者为佳。结论 ALS起病隐匿,发病高峰集中在55~65岁。在临床诊治中绝大部分病例需行颈腰椎及头颅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以免造成误诊。纯中药及中药联合利鲁唑治疗对ALS生存率的影响与单用利鲁唑治疗作用相近。脾胃亏虚及脾肾亏虚在本病的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且脾肾亏虚证及脾胃亏虚证患者运用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健脾补肾熄风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健脾肾熄风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干预作用。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年龄与发病率的关系分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血清肌酸磷酸敝酶比较;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结果:40-50岁年龄段人群最易患本病,其次为50-60岁人群;40例中15例补体C3低于正常值.占37.5%;肌酶增高者有18例,占45%。经过治疗可使CK值降低,还可改善患者的肌肉跳动、吞咽困难、舌肌颤动症状。使肌肉萎缩、构音障碍、肌力等症状保持稳定。结论:健脾补肾熄风法治疗ALS可减轻合并的肌肉损伤,还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唾液中分泌片SC对敏感菌黏附口腔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敏感菌S. sanguis ATCC 10556,S. mutans UA159,S. sobrinus OMZ-176与来源于60例健康志愿者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混合培养,采用革兰阳性染色分别观察加入及未加入唾液中SC时敏感菌的黏附能力,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测定加入及未加入唾液中SC时上述3种敏感菌中ALS2与ALS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含SC的唾液上清液+敏感菌(S. sanguis ATCC 10556,S. mutans UA159,S. sobrinus OMZ-17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S. sanguis ATCC 10556黏附率最高,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含SC的唾液上清液+敏感菌(S. sanguis ATCC 10556,S. mutans UA159,S. sobrinus OMZ-17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S. sanguis ATCC 10556黏附率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含SC体系中,3种敏感菌的黏附率均明显低于不含SC体系中3种敏感菌的黏附率(P均0. 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含SC的唾液上清液+敏感菌(S. sanguis ATCC 10556,S. mutans UA159,S. sobrinus OMZ-17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不含SC唾液上清液+S. sanguis ATCC 1055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ALS2及ALS3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含SC的唾液上清液+敏感菌(S. sanguis ATCC 10556,S. mutans UA159,S. sobrinus OMZ-17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含SC唾液上清液+S. sanguis ATCC 10556+口腔上皮细胞体系中ALS2及ALS3 mRNA表达水平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含SC体系中3种敏感菌的ALS2与ALS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不含SC体系中3种敏感菌的表达水平(P均0. 05)。结论不同敏感菌的口腔上皮细胞黏附能力存在差异,菌株S. sanguis ATCC 10556黏附能力强于S. mutans UA159和S. sobrinus OMZ-176。唾液SC能够抑制敏感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的黏附,且对菌株S. sanguis ATCC 10556抑制能力更强,可能与下调ALS2和ALS3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舌肌肌电图(EMG)在运动神经元病(M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诊断的36例MND患者,对其分别实施常规EMG以及舌肌EMG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拇短展肌.EMG中ALS和SMA患者自发电位及单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惠者的时限及多相波显著高ALS患者(P0.05);SMA患者的波幅显著低于ALS患者(P0.05);舌肌EMG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EMG组(P0.05)。结论:舌肌肌电图在运动神经元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76-1677
目的: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肌力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肌力、呼吸功能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除上肢肌力、最大呼气压(MEP)外余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ALSFR-R每月下降均值为0.66。结论:从肺脾论治ALS,患者肌力及呼吸功能基本保持稳定,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衍生物炎琥宁(YHN)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大鼠皮下导管模型,采用YHN(40,20,10,5,2.5 mg·kg-1)腹腔注射治疗,设氟康唑(FLC)阳性对照组(80 mg·kg-1),7d后计数导管的菌落形成单位(CFU),XTT代谢法评估YHN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YHN干预大鼠体内生物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念珠菌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果:YHN组导管片上CFU明显少于空白组;XTT代谢活性也显示YHN组低于空白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YHN能显著减少白念珠菌对大鼠体内导管的黏附;qRT-PCR结果显示,YHN可下调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论:YHN能抑制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ALSAQ-40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总分、延髓症状积分及ALSAQ-40中社会交往亚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32、0.008),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ALSFRS-R每月下降均值为0.64±1.382,随访期间每月下降均值为0.66±1.95。结论从肺脾论治ALS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健脾补肾熄风法疗效评价。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常见症状频数统计,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对比。结果:入选病例多为初、中期患者,末期病例较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讲话、进食、床上翻身和整理被褥、行走、爬楼梯的功能,并使书写、咀嚼和使用器具、穿衣和自理能力、呼吸功能稳定在治疗前的水平。结论:健脾补肾熄风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病情重笃、病机复杂,本病发生的重要发病原因是“毒邪”,关键病机是毒损脑络、脑窍闭阻,邪气蕴结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病“毒邪”既有外来毒邪也有内生之毒,以内生毒邪为主,为专病专毒,多种邪气胶结,成因复杂,所致病位在至高至深之脑,沉疴痼疾须以效专力宏之药救之,芳香开窍药物借助辛香走窜通络之性,开通窍闭,以促毒邪消解;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达“毒”侵袭之位,并助药效,故在治疗上须重视芳香开窍之法,芳香开窍法的运用宜早不宜迟。本文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毒邪”在AL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出发,探讨芳香开窍解毒法用于治疗ALS的理论基础,期望能为目前ALS的治疗困境提供不同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现代文献检索系统,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穴位使用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归纳,期望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针灸治疗有一定指导和参考.方法 通过搜集在VIP、CNKI等国内期刊数据库中历年公开发表的与ALS相关的针灸治疗文献,提取文献中穴位信息,以穴位、刺激方法、补泻方法等为指标建立数据库,依据中医理论分析统计结果.结论 ALS的现代针灸治疗文献中重用胃经,膀胱经、大肠经、胆经腧穴;重视四肢尤下肢的腧穴;重视特定穴尤五输穴中合穴.以针刺补法为主,依据虚实,灵活选用灸法、泻法等不同方法治疗.并结合本次高频穴位,拟治疗ALS的常用处方,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