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 应用B超探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椎管旁探查 ,对 5 4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 ,将其结果与X线椎管造影 ,MRI及手术探查、跟踪随访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88 8% ,6例不满意。结论 提示B超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简易、无创、直接 ,且可重复操作 ,诊断率较高 ,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B超探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椎管旁探查,对54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将其结果与X线椎管造影,MRI及手术探查、跟踪随访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6例不满意。结论 提示B超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简易、无创、直接,且可重复操作,诊断率较高,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CT对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将其结果与CT及手术探查、跟踪随访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率为90%,CT为97%。结论:提示B超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简易无创且可重复操作,具有诊断价值,但略低于CT.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碘水造影术又称腰骶神经根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用X线照相以观察椎管内病变部位、性质、范围,是骨科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多用于第二腰椎以下部位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及怀疑马尾、神经根受压等等。结合我院腰椎管碘水造影术60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椎管内占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中心57 170例接受Ⅲ级产前超声检查中的55例椎管内占位胎儿的产前产后资料,对其检出情况、发生部位以及胎儿其他异常的合并情况进行统计总结。结果此期间产前超声共检出椎管内占位55例,其中椎管内无回声占位41例,构成比最高。腰段及骶段为椎管占位好发部位,易合并脊髓圆锥低位。结论产前超声可有效检出胎儿椎管内占位,并对胎儿发育情况全面评估,为妊娠期管理和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内肿瘤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降低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腰椎管内肿瘤误诊漏诊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程早期均因腰腿痛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相应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经MRI检查提示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明确诊断.35例中28例术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漏诊椎管内肿瘤;7例将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结论:腰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有不同之处,应详细采集病史,认真体格检查,结合CT和MRI检查综合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针吸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48例临床考虑为脊髓压迫症的病人,经脊髓造影确定为椎管内脊髓外占位病变的定位诊断,采用穿刺针经皮进行了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阳性结果44例,诊断正确率为91.67%。本法操作简单、安全、侵袭小、病人痛苦少、阳性检出率高。最后对穿刺针和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T.nosis)症是指由先天性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体外伤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及椎间不稳、腰椎术后粘连及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较正常者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它是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腔造影CT扫描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易正湘,贺李毅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早期发现和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其重要的意义。在CT、MRMr问世前,应用碘油椎管造影检查对于椎管内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及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剂在病灶内的灌注过程,做出良恶性鉴别,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造影提示恶性占位9例,良性占位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CT结果证实.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右下肢疼痛麻木1个月入院,病初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进一步行胸椎MRI检查示胸椎椎管内肿瘤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胸椎椎管内肿瘤,术后1个月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至今病情未复发。1例因腰痛及右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2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第4~5腰椎椎间隙右侧有一占位性病变向后突向椎管腔并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颈部CT和放射性核素检查最终确诊为甲状腺癌椎管内转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放疗,治疗半年患者死亡。结论临床遇及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的患者时,应考虑到椎管内肿瘤的可能,认真分析病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鉴别诊断、开拓诊断思维、及时行MRI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临床并不少见 ,定位诊断不难。关键是如何提高其定性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3例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 ,其中男42例 ,女21例 ,年龄82~87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有明确原发肿瘤病史或经多次MRI复查病灶逐渐吸收消失 ,所有病例均有MRI影像资料。MRI扫描采用AIRIS03TMRI机 ,行常规矢状位T1W、T2W、横断位T1W ,必要时行增强扫描。2结果与分析7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均有明确外伤史 ,6例有邻近椎体和(或)附近骨折 ,1例仅表现为椎管内硬膜外占位 ,各序列…  相似文献   

13.
本例术前诊断为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时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6月15日至2019年6月15日期间选择92例疑似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检查,随后分析超声造影在良恶性分辨中正确率以及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率为96.67%,对转移癌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97.14%,对肝脓肿诊断正确率为87.50%,对炎性假瘤诊断正确率为83.33%。同时超声造影诊断在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中的敏感度为95.06%,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4.94%,误诊率为9.09%。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43例阴囊内疾病的超声诊断,其中睾丸占位性病变12例,附睾占位性病变12例,隐睾7例,鞘膜积液12例。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本文分析讨论阴囊内实质性病变,液性病变和隐睾三大类病变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特别指出液性病变中鞘膜积波与血肿的鉴别要点及鞘膜积液的超声诊断临床分类。实质性病变中睾丸精原细胞瘤发病率最高并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要点。附睾实质性病变中以炎性结节居多。不能妄下“无睾丸”的诊断。 超声检查诊断阴囊内疾病具迅速,直观,便利,准确,非侵入性等优点,故可作为阴囊内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提供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了解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灌注肠道超声造影在结直肠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可疑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96例,每例患者分别接受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 结果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观察结肠和直肠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发现恶性占位性病变81例,其中结肠癌39例,直肠癌42例;良性占位性病变30例,其中直肠息肉11例,结肠息肉19例。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数目和>10 mm的病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与肠道内窥镜检查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与肠道内窥镜检查在判断病变位置和数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值=0.97,0.98)。两者在判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大小方面的一致性因病变大小而不同:对于<5 mm、5~10 mm、>10 mm的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探查,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0.89,0.98,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也显示在探查微小的(<5 mm)黏膜病变时,肠道内窥镜检查略优于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在探查经手术证实的周围组织浸润病变时,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明显优于肠道内窥镜检查。 结论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有效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与肠道内窥镜检查互补性强,其可作为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359例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膀胱结石99例,膀胱异物9例,膀胱肿瘤251例,其中乳头状瘤3例、膀胱癌235例。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阳性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普查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内收诊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总5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的分析研究,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的诊断采取相比较。结果:经对超声、手术病理诊断的各类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检出评测结果予以对比,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评测值,两者相比较,其甲亢、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超声、手术病理诊断的肿瘤性质检出的评测结果予以对比,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6.00%,手术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4.00%,两者间恶性检出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超声诊断,进行早期的疾病诊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可以有效的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在临床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肾占位性病变,采用造影剂SonoVue及反向脉冲谐波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肾占位病变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35例肾恶性肿瘤中多数超声造影显示为“快进快出”。而肾良性占位性病变中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慢进慢出”;肾柱肥大超声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的显像一致;肾囊肿、肾外伤血肿等病变则内无造影剂显示。造影前后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8.7%(55/62)与100%(62/62)。结论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脏占位性病变较常见,种类繁多,仅凭常规超声对占位病变的性质难以确定,特别是小病灶和肝脏有弥漫性病变时诊断更加困难。本研究分析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以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