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病理学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特征综合分析.结果 2例患者皮损位于上唇及面部,病史为50余年及10余年,临床行肿瘤切除术.光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向皮下浸润性生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呈条索状、小巢状或腺管样排列;肿瘤浅层见大量角质囊肿形成.肿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浆略嗜酸,细胞核异型性小,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肿瘤细胞表达CK5/6,CK7、EMA及CEA在有腺体特征的区域阳性表达,腺管周围细胞P63阳性,而其中央的细胞阴性,CK20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向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附属器肿瘤,预后良好,该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主要与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基底细胞癌、汗管瘤、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carcinoma,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sclerosing sweat duct carcinoma),是一种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并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罕见低部恶性肿瘤,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根据美国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的资料,本病发病率1.6-6.5/1000万,多见于白人,好发于头颈部,国内缺乏流行病学资料,仅见个案报道,现将本院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冷冻疗法治疗眼附属器恶性肿瘤,包括眼睑基底细胞癌1例,结膜鳞状细胞癌12例,眼睑睑板腺癌5例。经长期随访,仅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于冷冻治疗5年后复发。睑板腺癌1例于3年后复发,眼附属器恶性肿瘤应用冷冻疗法适应症较宽,疗效尚称满意。  相似文献   

4.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肿瘤的临床预后呈现出高复发特征。该文主要综述眼附属器淋巴瘤高复发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6.
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爱娟  刘耘  杨太成 《广东医学》2004,25(12):1474-1475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有报道认为鳞状细胞癌是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危险性比基底细胞癌要高得多。由于近年来SC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平均每年大约有25万多人患上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7.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80%。它是一种向表皮或附属器特别是毛囊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由问质依赖性多潜能基底细胞组成,生长缓慢,转移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9.
任孝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26-126
<正>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由于国内文献报告不多[1],因而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可能难作出准确诊断,常误诊为角化性磷癌、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等,其中2例外毛根鞘癌的患者,最  相似文献   

10.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Desmoplastic Trichoepitheliomas,DTE)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好发于面颊部[1],在耳鼻喉科极为罕见,此前国内外无耳廓DTE相关报道。因DTE临床表现易与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Morpheaform Basal Cell Carcinoma,MBCC)、乳腺皮肤转移癌和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等皮肤病变相混淆,浅表活检及随访观察有延误诊治风险。笔者报道1例我院就诊的耳廓DTE患者病史、体征及治疗方式,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此为DTE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予以分类。结果63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7例(11.1%),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5例(7.9%),淋巴瘤51例(81.0%),各类型病变临床特征相似;51例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有4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EMZL)。结论老年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数为低度恶性的淋巴瘤,病理检查是分类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 ,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是来源于基底细胞层或皮肤附属器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紫外线(UV)是最关键的环境原因,BCC临床表现以及病理表现多种多样,皮肤活检在确诊以及评估BCC复发方面至关重要。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原发或复发、浸润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状况所决定,手术切除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除此之外,非手术治疗包含光动力、药物、放疗、电灼术、冷冻、激光及局部注射治疗也是较常用的方法,本文对基底细胞癌诊断以及相关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desmoplastic trichoepitheliomas,DTE)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好发于面颊部[1],在耳鼻喉科极为罕见,此前国内外无耳廓DTE相关报道。因DTE临床表现易与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morpheaform basal cell carcinoma,MBCC)、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等皮肤病变相混淆,浅表活检及随访观察有延误诊治风险。现将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例耳廓DTE患者病史、体征及治疗方式,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此为DTE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 病,41例,19.5%)。②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③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⑤眼附属器的 Ig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其中淋巴瘤8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病变6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8例。运用标准试剂盒提取DNA,采用半巢氏PCR技术、2对引物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运用免疫组化2步法标记抗体(LCA,CD3 CD20,CD79a,CD45RA,CD45RO,Bcl-2等)。结果 6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4例阳性(67%),8例淋巴瘤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8例阳性(10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基因重排阴性。所有12例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B细胞淋巴瘤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1例。结论基因重排检测是眼附属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和淋巴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外毛根鞘癌病理分析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由于国内文献报告不多[1],因而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可能难作出准确诊断,常误诊为角化性磷癌、基底细胞癌、皮脂腺导管炎性增生等.近期我科收治2例外毛根鞘癌的患者,其最大的特点是颌面部烧伤,病程达20余年,2病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外毛根鞘癌,现将该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2 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其中淋巴瘤 8 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病变 6 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 8 例。运用标准试剂盒提取 DNA,采用半巢氏 PCR 技术,采用 2 对引物进行 IgH 基因重排检测。同时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标记(LCA,CD3,CD20,D79a,CD45RA,CD45RA,Bcl-2 等)抗体。结果 6 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 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 4 例阳性(67%)。8 例淋巴瘤中 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 8 例阳性(10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基因重排阴性。所有 12 例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为非霍奇金 B 细胞淋巴瘤,其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B 细胞淋巴瘤 8 例,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2 例,滤泡性淋巴瘤(FL)1 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1 例。结论 基因重排检测是眼附属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和淋巴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即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眼附属器 MALT 淋 巴瘤在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益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因而一些创新性 的治疗方法也被提出。本文主要从遗传、免疫以及分子信号通路入手,讨论近年来的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研究及其 局限性,为其治疗方法的完善和精准治疗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CT检查的过程与结果 进行回顾,总结此疾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35例患者中,45.7%为透明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可见坏死区、出血性病灶;34.3%为乳头状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14.3%为嫌色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5.7%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局部有壁结节出现、强化明显.结论 CT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够明显,对于此病的具体分型,需依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