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醋酸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模型大鼠,以蛇床子素(osthol,OST)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otal-coumarins,TCR)给药,测定大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三种甲状腺激素T3、反T3(rT3)及T4的浓度。结果,肾阳虚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TSH、T3、rT3和T4都显著降低(P均<0.01);用药大鼠与肾阳虚模型大鼠比较,上述4项指标都有显著性提高(P<0.01或P<0.05)。提示OST和TCR可以提高肾阳虚模型大鼠的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10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SP含量变化,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根据中医辨证分型ASP含量变化趋势:气滞血瘀型<脾虚湿热型<瘀毒内阻型<气血双亏型,中医各型ASP阳性率平均为69.44%,有肿瘤转移者ASP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1)。结果表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SP表达可作为中医对肿瘤各证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Ⅱ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气阴两虚型FT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阳两虚型FT3、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各组之间互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清FT3、FT4异常程度和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可随虚损加重而明显,为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不同证型与肝细胞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89例6种证型肝硬化患者血清ALT、ALB、SB、PT检测结果显示:ALT、SB、PT较正常人升高,ALT以气滞血瘀型最高,SB、PT以肝肾阴虚型最高;ALB较正常人下降,以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型最低。各项指标中,肝郁脾虚型和/或湿热蕴结型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而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型均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肝硬化证型不同,肝细胞功能不一,随着中医病理发展和证型变化,肝细胞损害逐渐加重。ALT升高后又趋下降、ALB递减、SB和PT递增,似呈由代偿期的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型过渡经气滞血瘀型并向失代偿期的水湿内停、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型发展变化的趋势。因此可考虑将ALB、SB、PT等检测指标作为肝硬化辨证分型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化疗常用药5-氟尿嘧啶(5-Fu)具有损伤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副作用。本研究显示:化疗对照组,无论是肝、肾、全血的CAT,还是肝、血清SOD的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针刺和艾灸两组,除艾灸组肾组织中CAT活力与化疗对照组间尚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说明针灸能较好地桔抗5-Fu的副作用,提高CAT、SOD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醋酸氢化可的松肾阳鼠模型,观察蛇床子素和蛇床子总香豆素对肾阳虚,观察蛇床子素和蛇床子总香豆素对肾阳虚小鼠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肾阳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腹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血清50%溶血值、脾淋巴细胞^3H-TdR掺入数等指标明显降低;肾阳虚用oshtol及TCR组与肾阳虚小鼠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提示osthol和TCR可以增强肾阳虚小鼠  相似文献   

7.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证型与胃动素及胃电参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9例3种不同中医证型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进行了血浆胃动素(MOT)及胃电图(EGG)检测,结果显示:胃热阴虚、肝胃不和型MOT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脾胃虚弱型(P<0.05和0.01),且以胃热阴虚型为最高,而脾胃虚弱型又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胃窦部胃电频率、幅值以肝胃不和型为最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脾胃虚弱型为最低,其振幅与其它二型及正常人差异明显(P<0.01)。结果表明,NUD的中医证型不同,血浆MOT含量及胃电参数不一,胃肠动力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考虑将MOT及胃电参数的检测指标作为NUD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更年舒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应用更年舒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34例,药物组有效率85.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部分患者作治疗前后血浆ACTH,血清TSH,FT3,FT4、FSH、LH、E2,Te与β-EP含量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ACTH、ET3、FT4含量明显下降(P<0.05)。动物实验示更年舒能明显降低去热大鼠下丘脑中NE、DA、5-HT含量及血清FT3的含量。提示:本病发病机理在于患者神经内分  相似文献   

9.
张素芬  叶向荣 《中国针灸》1997,17(9):517-519
运用针刺手足阳明经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观察了针刺前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SOD及血清蛋白内源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使红细胞SOD、CAT酶活性提高(P<0.05,P<0.01),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使血清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1),并使荧光峰值波长的蓝移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0.
助长口服液治疗胎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受传  姚惠陵  王明明 《中医杂志》2000,41(12):737-738
应用自制中药助长口服液治疗胎怯100例,并与对照组胎怯50例未治疗者比较。其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在生后1月、2月、3月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当胎怯儿2岁7个月~4岁9个月时复诊,治疗组体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部分胎怯儿测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其初生时T3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T4均明显高于下沉组(P均〈0.01),出生1月后治疗组T3值高于对照组,T4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初生3天胎怯鼠血皮质醇、生长激素、胃泌素值均显著低下正常组(P〈0.05或P〈0.01),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出生2周后,治疗组生长激素、胃泌素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检测了47例血清及肝脏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发现脾胃阳虚型患者血清HA,Ⅳ-C含量高于其它证型(P〈0.01),瘀血阻络型肝组织Ⅳ-C阳性率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且该型Actin、CK及Ⅳ-C阳性率与LN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内蕴型肝组织Act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指标。认为,血清HA,Ⅳ-C可作为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免双抗体法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h、2h血糖、血胰岛素值,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EH及其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各时点胰岛素及服糖后1h、2h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ISI明显降低(P<0.05~0.01)。且此两证型组分别与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比较,这种升高和降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除后者服糖后1h血糖、胰岛素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外,余各指标较正常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H患者存在IR,其证侯特点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提示IR可为EH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技术及^3H-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及γ-干扰素表达细胞等指标,以评价清温冲剂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小儿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清温冲剂组在治疗第4天外周血T3,T4亚群的数值及T4/T8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地差异(P>0.05),但γ-干扰素表达细胞,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分泌性IgA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清温冲剂能促进和调节  相似文献   

14.
辨证分型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荣 《山西中医》2000,16(5):24-25
采用辨证分型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8例。结果:痊愈36例,显效4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9%。同时对43例进行治疗前后性激素改变观察,<50岁患者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降低FSH和LH的趋势,便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改变均无显著性(P>0.05);T值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动态检测了益肾健脾中药对老年虚证的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及红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影响,并以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老年虚证组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显著降低,CD_8显著增加,故CD_4/CD_8显著下降(P<0.01);SIL-2R显著增高(P<0.01);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显著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增高(P<0.01)。进而分析发现老年虚证组CD_4/CD_8与SIL-2R呈负相关(r=-0.572,P<0.01),而与RBC-C_3bRR呈正相关(r=0.435,P<0.02)。经益肾健脾治疗后,虚象减轻,免疫指标改善,呈相对应负性改变(P<0.01与P<0.05),但与正常对照比较,除红细胞免疫指标接近正常外,其余仍低于正常(P<0.01),且上述相关性消失。提示益肾健脾对免疫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但仍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患者T细胞亚群与性激素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抗OKT系列,以APAAP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1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性激素(E2、P、PRL、T、LH、FSH)。结果显示针刺后的CD+8百分率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较针刺前明显下降(P<0.05)。针刺后血清E2、PRL水平较针刺前下降明显(P<0.05),FSH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5)。E2对CD+8呈负相关,对CD+4/CD+8呈正相关。提示乳腺增生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和性激素的紊乱,针刺后可使这种紊乱得以调节。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提高甲亢治疗的药物疗效的作用。方法38例甲亢患者在原西药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就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改变作出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1.22%,治疗后血清T3、T4显著下降,TSH明显升高(P<0.001),TSH与T3、T4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甲亢的治疗中运用针刺疗法确能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减轻副反应,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痰浊证微观辨证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作者选择120例痰浊证病例,50例非痰浊病例,对照组为50例正常人。对痰浊证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行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痰浊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明显高于非痰浊组和正常人组(P<0.01);痰浊组血流变中的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血细胞压积(Hct)均高于非痰浊组和正常人对照组(P<0.05)。说明血清中的TC、TG、LDL。和血流变中的WBV、PV、Hct的改变可作为痰浊证微观辨证的指标,此指标可作为痰浊证病程进退和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研究了复方丹参液对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0例患者的LPO和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GSH-Px,CA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丹参组4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而常规治疗组未能恢复正常;丹参组GSH-Px和CAT的增加及LP  相似文献   

20.
II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70例Ⅱ型糖尿病患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比较有显意义(P〈0.01)。其中气阴两虚型FT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阴阳两虚型FT3,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5~0.01),各组之间互相比较差异显(P〈0.01),血清FT3,FT4异常程度和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可随虚损加重而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