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泻肾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晋唐以降的大量中医典籍,论及肾病辨证,必言肾实证,方论具备。明清后,中医临床却忽视了该证的客观存在及实用价值。本文首先从大量的中医文献着手,结合现代疾病的特点,阐述了肾实证的客观存在。其次,分析了支气管喘哮临床表现与中医肾实证的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的一个主要证型应包括肾热壅肺。最后,本文选择了近年来按泻肾法治疗的18例支气管喘哮患者的治疗情况,印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并为临床上更好地使用中医新疗法治疗疑难病证提出了新的有益尝试。18例患者主要按肾实证加以辨治,统一服用泻肾清热平哮方,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顽固性疾病,是全球医疗卫生资源最主要的负担之一。虽然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尚未找到根治的办法,但传统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得到了一定认可,尤其在缓解期哮喘治疗方面有独特见解,并且疗效显著。中医认为“痰”是哮喘夙根,痰、瘀是哮喘主要病理因素,二者贯穿于疾病始终,故治痰治瘀是关键,而肺脾肾三脏亏虚是哮喘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从邪实正虚角度出发,辨析正邪间的关系,邪实主要从风、痰、瘀之间关系综合论治,正虚主要从肺、脾、肾三脏间关系进行综合论治,探讨哮喘在传统中医医学的独特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辨证分型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兵  杨时光 《四川中医》2004,22(7):47-48
本文总结5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通过益肺、健脾、补肾治疗,显效10例,有效31例,无效9例。回顾了中医对哮喘定义、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认识概要和进展,对两种医学体系进行比较,认为随着近年来对哮喘的认识取得进展,中医的传统理论体现出前所未有合理性,中医理法方药可以运用于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观察肺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FEVl/FV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加减能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势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滟  雷敏 《四川中医》2006,24(12):21-23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哮喘治疗的文献报道,比较了哮喘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评析了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则危及生命。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不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长期疗效优越,值得进一步推广。文章从支气管哮喘的病位关系、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从脾肾论治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故临床用药中应重视脾肾,以期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中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哮喘的临床治疗难点之所在,并进而分析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会仍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及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善治呼吸系疾病,特别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独特经验。本文介绍王主任对支气管哮喘一病所作的中医论述及其临床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袁晓红  尹跃兵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24+39-24,39
本文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临床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证候特点,调补肺脾肾同时,重视调补脾胃的方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缓解期辨证分型论治,进行预防,是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根治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68-70
气道黏液高分泌可引起气道阻塞,增加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三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伏于肺,因此,基于中医痰饮理论,提出从痰饮入手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深入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哮喘发作气道黏液高分泌与痰饮的关系,为提高哮喘的治疗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的相关中医证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内在规律。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1996年1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发表的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经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共纳入54篇文献,其中支气管哮喘共涉及了的20种中医证型。其中最为常见的证型有七种,分别是热哮型、冷哮型、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肺虚、虚哮型、风哮型。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要素、辩证分型进行规律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了诸多客观数据,对其规范化治疗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治急症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目前中医呼吸急症研究的状况是以中医为主及中西医结合开展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肺心病的防治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等为核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研究为题材,通过对当前支气管哮喘研究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以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以多学科为手段,以疗效为考核指标的中医呼吸急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影响全球的疾病,它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中医通过四诊信息对支气管哮喘进行辨证分型,通过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业内仍然缺乏哮喘规范化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标准。本文基于支气管哮喘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哮喘辨证分型的现状、哮喘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哮喘中医疗效评价的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明确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埋线、雾化吸入、直肠给药、发泡疗法等方面对除针灸外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对肝与哮喘发病的认识 ,提出了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的观点。中医理论对哮喘的发病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 ,本文认为肝脏不能忽视 ,生理上肝肺密切相关 ,协调为用 ,病理上肝肺互相影响 ,治疗上肝肺共调。现代医学认为哮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从肝郁阐释了现代医学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比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综述,结果显示:中医通过化痰平喘,活血通络,补益肺肾等方法,可达到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状态,改善微循环,提高肺通所功能和调节和免疫等多重效果,其近期疗效与西医相当,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医。  相似文献   

17.
"攻补平衡"法则是在阴阳平衡的大前提下遵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势因势利导,以一种动态平衡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法则.其核心是使正气平衡,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攻补平衡"法则为其提供了独特的辨治思路,重视肺肾两脏关系在支气管哮喘疾病发展与治疗中尤为关键.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理论依据与临证思路以"攻补平衡"为准则从肺肾两脏展开.  相似文献   

18.
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成果与中医古籍论述,阐述了各脏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及相互作用。认为肺脏是哮喘发病及整个病程的主病之脏,但与脾、肾、心和肝等脏腑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学说出发,提出治肺为治疗哮喘的必经之路,配合调理脾、肾、心、肝为哮喘治疗或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提高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疗效,并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作为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北方高寒环境,其反复发作造成机体支气管不可逆的损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环境中过敏性粉尘及颗粒物质增加并反复刺激机体呼吸道,使得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发作次数增多,以致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增加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中医支气管哮喘属于“咳嗽”、“喘证”、“哮病“范畴,“痰热喘咳从肠走,肺肾虚喘从肾温”的治疗理论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中医学认为其属"哮病"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实现对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动态定性及定量的把握是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生物学介质中可以检测到细胞、生物化学或分子改变;而生物标志物与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可能是实现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的定性和量化的突破点,且相关的研究较少,故本文以期找到可以划分各证候的客观参考指标,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诊疗能力,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