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特征之一是循环中出现一些抗核蛋白的自身抗体。多数自身抗体,除抗DNA抗体外,在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机制中并无直接作用。然而,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相应的自身免疫病病情高度相关。探讨自身免疫病中的抗原抗体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打下基础。自身抗原SSB/La可被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识别[1],但其抗原表位的精确定位、表位与疾病相关性的分析等方面尚存在分歧[2,3]。本课题旨在构建表达人自本课题为上海市启明星…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防治HBV感染的有效方法,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中与HBV抗原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HBV抗原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中表达,与含肝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双杂交,在营养缺陷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及X-α-gal蓝白斑双重筛选与肝细胞蛋白结合的蛋白编码基因,进一步用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体外翻译、蛋白间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其相互作用的可靠性。结果 成功地筛选出HBV前-S2抗原、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X抗原(HBx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发现均有含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菌落。体外免疫共沉淀技术再次证实金属硫蛋白与HBeAg、HBcAg及HBxAg间有确切的结合作用。结论 金属硫蛋白能与HBV的多种抗原成分结合,在致肝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的诊治、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检测HBV DNA和抗原抗体,统计分析不同抗原抗体模式的HBV DNA量. 结果在HBsAg和HBeAg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87.3%,其中>107/ml者占66.7%;在HBsAg阳性,抗-HBe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74.5%,>107/ml者占8.3%;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48.0%,>107/ml者占29.1%.HBeAg阳性模式HBV 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P<0.01).抗-HBe阴性模式HBV载量显著高于抗-HBe阳性模式(P<0.01).在HBsAg阴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占7.9%,1例拷贝数高达1.59×109/ml. 结论 HBeAg阳性模式HBV 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抗-HBe 阴性模式病毒载量显著高于抗-HBe阳性模式,HBeAg阳性模式中的少数人HBV载量很低,HBeAg阴性模式中少数人HBV载量很高,HBsAg阴性模式中少数人存在病毒复制,因此,对于一具体患者来说,根据抗原抗体模式,难以准确地判断病毒复制程度及其传染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0引言病毒性肝炎流行范围非常广泛,就我国而言,其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堪称传染病之魁首.以乙型肝炎为例,全球约有3.5亿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中至少20-30%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约1.2亿为HBsAg携带者.此外,慢性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适用于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试剂盒打下基础。方法从白种人胰腺细胞和中国人胰岛细胞瘤组织总RNA中,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了胰岛细胞自身抗原69kD蛋白(ICA69)基因的cDNA,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其全部核苷酸序列予以确定后,将此编码483个氨基酸、全长1449bp的cDNA重组入表达型质粒中。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接口处读码框架正确。结论此构建为ICA69重组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e抗原(HBeAg)曾经是临床判定HBV复制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后来发现HBeAg阴转体内HBV仍会有高水平复制,近年来研究表明HBV基因变异特别是C区及X区基因变异与HBeAg表达及在血清中的分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细胞内La蛋白对HBV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La蛋白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双链siRNA,并转染进入稳定表达HBV的HepG2.2.15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测定HepG2.2.15细胞中的La蛋白mRNA变化水平;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变化情况.所得数据进行配对假设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特异性siRNA干扰La蛋白mRNA的表达,使La蛋白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降低;HepG2.2.15细胞分泌在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表达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HBsAg、HBeAg变化水平与La蛋白mRNA变化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和0.899.结论 特异性siRNA能够抑制细胞内La蛋白mRNA的表达,La蛋白可通过某种方式影响HBV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肝细胞损害,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对肝的损伤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大分子,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肪肝,并损伤细胞内DNA,破坏核苷酸辅酶。微量元素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是体内主要的抗自由基和抗过氧化作用的因子,肝炎病毒蛋白可通过影响GSH-Px基因及其表达的异常调节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损害,导致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但具体的机制还在研究之中。本文将目前关于GSH-Px在病毒肝炎及其转归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0引言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位于真核细胞中,为一环形发夹样蛋白结构, 与复制因子和细胞周期蛋白p21(Cip1/Waf1)相互作用, 是DNA延长的“分子开关”.他不仅对于DNA的复制, 而且对于细胞的许多功能都是必需的,因此对于PCNA 调节DNA复制及阐明蛋白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去除C末端的HBV核心抗原和前S1抗原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试验表明其具有特异抗原反应 性[1]。进一步用该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产生情况。 一、材料与方法 1.重组型HBV核心前S1融合蛋白疫苗(HBV CS1)的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仍缺乏较满意的特效药物。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认识影响抗病毒疗效相关因素,是提高疗效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对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搽剂治疗,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表达类型及病理改变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病例、指导治疗、预测疗效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 bindingprotein,PTB),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及人类原始肝细胞的胞核及胞质中均可检测到,其分子量约为57 kD,故也有人称之为 p57.PTB 在稳态时定位于核内,且可通过能量依赖机制快速穿梭于细胞的胞质及胞核.PTB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多效应细胞因子,作用于多  相似文献   

15.
周晔  姚定康  陈燕  朱烨  蒋廷旺  吴传勇   《肝脏》2006,11(5):343-34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以肝内中、小胆管的非化脓性进行性炎性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1,2].在PBC患者体内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等,其中最主要的抗体是AMA.AMA分为M1~M9共9个亚型,仅M2为PBC特异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HBVM、HBVDNA、HBeAg与HBVPreS1-Ag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288份血清中的HBVPreS1-Ag、HBeAg和HBVDNA水平。结果在HBV感染者血清中HBVPreS1-Ag与HBVDNA具有良好的平等关系,其阴/阳符合率均大于86.1%,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 DNA和HBVPreS1-Ag阳性率均高于HBeA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VPreS1-Ag与HBVDNA检出阳性率高度相关,HBVPreS1-Ag比HBeAg更能精确地反映HBV在人体内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动态监测HBVPreS1-Ag的变化对临床判断HBV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旭红  王崇国  缪松毅 《肝脏》2002,7(3):209-210
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前S2 抗原与病毒的感染性和活动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性和传染性的标志。我们对前S2 抗原与HBVDNA及其他HBV标志物 (HBVM )之间关系作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检测对象我院 1999年 12月至 2  相似文献   

18.
戊型肝炎病毒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珩  庄辉 《肝脏》2000,5(1):53-54
戊型肝炎病毒(HEV)为线状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7.5kb(7.2~7.6kb),编码2 400~2 533个氨基酸,由5'端非结构区(NS)和3'端结构区(S)组成,3'端带一个由150~200个腺苷酸残基组成的poly A尾巴.HEV基因组含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s),ORF1位于5'NS区,长5 079bp(第28~5107nt),编码HEV复制相关蛋白,包括甲基转移酶、木瓜酶样的蛋白酶、解旋酶、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ORF2从ORF1终止密码下游37个bp开始,长1 980bp(第5 147~ 7127nt),编码660个氨基酸,主要包括信号肽和衣壳蛋白;ORF3位于ORF1、ORF2之间(第5 106~5 478nt),与两者均有部分重叠,长369bp,编码一段123个氨基酸的多肽,功能不清.有学者认为ORF3编码的蛋白是一种与细胞骨架有关的磷蛋白,也有认为与转膜元件有关.本文仅就HEV抗原表位及ORF2抗原真核表达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结构复杂、易发生突变而不易清晰洞察和难以掌握控制的病毒.它以出生这一人类延续过程为其传播环节即感染持续机制,造成母婴传播、感染持续并表现有地区性偏倚特征.目前,乙型肝炎75%局限于亚洲,特别是我国的HBV流行率高达50%,而HBsAg携带率平均亦达7.18%.估计后者人口之1/3~1/4处于发病或潜伏活动状态,部分病例终极后果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   总被引:5,自引:34,他引:5  
0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Choo et al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成功的一个RNA病毒,属黄病毒科.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其治疗药物,但是疗效不佳[1-9].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HCV的宿主范围较窄,只能在人及黑猩猩中繁殖,为研究带来困难.目前机制的研究限于体外的细胞模型或转基因动物.HCV是怎样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世界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HCV各蛋白组分(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10]与人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HC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