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颈总动脉应变改变及其与血管弹性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 年 2月 至 2012年1 月来我院门诊产检的子痫前期孕妇30名作为病例组,年龄及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组35名作为对照组。应用Esaote公司Mylab Twic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获得受试者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采用血管弹性技术获得血管弹性指标,包括颈总动脉扩张系数,血管僵硬度(β),脉搏波传播速度( pulse wave velocity,PWV) ,动脉增强压( augmented pressure,AP);采用X-strain技术获得血管应变指标,包括血管内膜环向应变及应变率(EN-CS、EN-CSR),血管外膜环向应变及应变率(EP-CS、EP-CSR),径向应变及应变率(RAD-S、RAD-SR)。比较正常及子痫前期孕妇颈总动脉应变的差异,并分析血管应变与血管IMT及血管弹性指标的相关性。选取组间统计学差异在P<0.01水平的应变及弹性超声指标绘制ROC曲线。结果 子痫前期孕妇环向应变EN-CS、环向应变率EN-CSR及径向应变率RAD-S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余应变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子痫前期孕妇内、外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及径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与PWV、β、IMT呈负相关,与DC、AP呈正相关。颈动脉应变指标EN-CS、EN-CSR、RAD-SR及PWV对诊断子痫前期病情均具有显著判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 (P<0.01)、0.75 (P<0.01)、0.84 (P<0.01)、0.68 (P=0.02)。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颈总动脉血管环向应变及纵向应变率减低,并与血管弹性指标显著相关。应变及应变率特别适合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判断,优于传统的弹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应变率(CSr)和硬度参数(β),探讨其评价颈总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3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在颈总动脉二维短轴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CS和CSr.分别根据M型超声和二维应变成像计算动脉硬度参数(β1和β2),并将两者与脉压(P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CS和CSr均小于对照组,β1和β2 则明显增大 (P<0.05) .β1和β2均与PP显著相关(r=0.49和r=0.64,P<0.001).结论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径追踪和矢量应变技术在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中的价值.方法 病例组选择单纯糖尿病患者38例,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内径追踪和矢量应变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弹性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顺应性系数(CC)、僵硬指数(β),内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外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径向应变、应变率、应变时间.分析两组间参数的显著性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颈总动脉PWV、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C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内外膜环向应变、应变率和径向应变、应变率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相对应的应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间纵向应变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CC与PWV呈显著负相关(r=-0.872,P<0.001),年龄、收缩压、β与PWV正相关(分别r=0.322,P=0.005;r=0.384,P=0.001; r =0.927,P<0.001).结论 血管内径追踪技术所测量的硬度及顺应性指标和矢量应变技术所获得的环向及径向应变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D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CA)弹性的可行性。 方法 以89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88名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应用M型超声测量收缩末期内径(DS)、舒张末期内径(DD)及内径差(△D);采用TDI技术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应用MedArchive Viewer软件测定CCA壁运动加速度时间、峰值壁速度,计算CCA的相关弹性参数:膨胀性(DC)、局部顺应性(CC)、经DD和脉压(PP)校正后的壁峰值运动速度指标(Wvipeakrel)、经DD和PP校正后的平均加速度(meanACrel)等。应用HDI-QLab软件测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IMT、DC、CC、前壁-meanACrel及后壁-meanACre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除IMT较对照组厚以外,其他值均低于对照组;DS、DD、△D及Wvipeakre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CCA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颈总动脉短轴方向管壁的应变、应变率及其相关衍生参数,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方法 用VVI软件分析40例CAT患者(CAT组)及36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短轴方向二维图像上6个侧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的收缩期弹性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并观察CAT患者管壁弹性参数的曲线变化特点.结果 CAT组6个侧壁的收缩期最大应变、应变率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应变率的变化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T组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和后壁应变率曲线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及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 VVI技术可显示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特点.血管壁弹性及弹性衍生参数与传统的超声检测指标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评价和了解血管壁的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取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诸项弹性指标的正常值,评价各指标对CCA弹性的作用.方法测量142例健康人血压,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M型超声上测量内径及内径差(△D),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并应用MedArchive Viewer及HDI-QLab软件进行时间、速度、加速度、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的测定,从而计算出相关弹性指标.结果男女之间前壁ac、Vmaxpeak、dc以及后壁ac、Vmaxpeak、△D、DC、CC、前壁mean Acrel、后壁mean Acrel差异均有显著性,男性大于女性;≤40岁组和>40岁组相比,前壁的ac、Vmaxpeak、dc和后壁的ac、Vmaxpeak、Tdc、DS、DD、△D、IMT、DC、CC、Wvipeakrel、前-mean Acrel、后-mean Acrel差异均有显著性,除DS、DD、IMT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外,其余各指标均为>40岁组比≤40岁组降低.41~60岁组和≥61岁组相比, 除RR、Tpac、DS、DD、IMT、DC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各项弹性相关指标中,年龄因子的负荷系数最大,弹性因子位居其次.结论获得健康成人CCA诸项弹性指标的正常值;男性CCA弹性大于女性;CCA壁弹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在各项弹性相关指标中,除年龄外,弹性因子最能解释健康成人CCA弹性,并得出了健康成人的弹性公因子,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下肢动脉弹性进行评价,为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T2DM患者60例,正常对照60倒.按年龄分组,应用ET技术评估下肢股总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增大指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各年龄组股总动脉β、Ep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P<0.05),AC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P<0.05),AI差别不明显(P均>0.05).糖尿病患者40~59岁年龄段弹性参数增幅最大(P均<0.01);β、Ep、AC、AI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4、0.76(P均<0.001)和0.62、0.51(P均>0.05).结论 T2DM患者股总动脉弹性的下降发生在病变的早期,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在40~59岁年龄段明显提速;β、Ep与年龄相关性明显,AC、AI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I)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32例T2DM患者与7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分别测量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然后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上述动脉进行弹性系数比值(B/A值)测量,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T2DM患者B/A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几组动脉中B/A值比较: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桡动脉。各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准确、快捷、早期、定量检测出T2DM患者血管壁弹性变化。2T2DM患者全身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其中足背动脉弹性最差,桡动脉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应变-血压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和胫前动脉弹性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对肱动脉和胫前动脉进行检查.通过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获得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同时测量被检者肱动脉和胫前动脉血压,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应变-血压指数=最大圆周应变/[(局部收缩压-局部舒张压)/局部舒张压]×100%,胫-肱指数=胫前动脉的应变-血压指数/肱动脉应变-血压指数,踝肱指数=胫前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胫前动脉应变-血压指数和胫-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应变-血压指数略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变-血压指数可以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中型动脉弹性改变的新指标,胫-肱指数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胫前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变化的相对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定量动脉硬度(QAS)测量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无斑块组(A组)75例,有斑块组(B组)64例,正常对照组(C组)106例,应用QAS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弹性参数的差异.结果 (1)A组与B组的血管僵硬度系数α、β、脉搏波速度(PWV)均较C组高,顺应性系数(CC)均较C组降低;B组的α、β、PWV较A组高,CC较A组低;(2)各弹性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α、β、PWV、CC之间相关性明显.(3)研究指标中β、血管直径(d)、内中膜厚度(IMT)、CC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应用QAS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弹性功能的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T技术研究69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僵硬系数)、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AI(扩大指数)及PWVβ(脉搏波传播速度),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弹性系数β、Ep较正常组升高,AC值较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及PWVβ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Ep、AI及PWVβ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单支组,AC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单支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技术测定颈总动脉弹性系数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超声检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进行超声观察 ,探讨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5 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检测双侧颈动脉、股动脉的血管内径 ,内膜 中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5 4例糖尿病患者 ,有 3 9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参数在糖尿病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能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观察 ,可以判断动脉硬化的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蛋白尿(MA)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关系.方法 将178例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UAER≥30~300mg·d-1为合并MA组(T2DM1组,104例),UAER<30 mg· d-1者为不合并MA组(T2DM2组,74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低/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等;实验室检查包括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UAER、尿酸(URI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对2组CDFI的表现(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及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数目及斑块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5,P>0.05).2组斑块检出率排序为低/等回声>混合回声>强回声(均P<0.05).T2DM1组IMT厚度、BMI、UAER、2 hPG、CREA、HbA1c、TC均高于T2DM2组(均P<0.05).2组FPG、URIC、TG、LDL、H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MT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5、0.320、0.463及0.35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病程、UAER、HbA1c是IMT增厚的独立预测因子(r=0.362、0.240、0.395,均P<0.05).结论 CDFI超声能够准确地检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IMT增厚情况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es mellitus,DM)视网膜病变程度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 IMT)的相关性,以期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并评估其病变程度.方法 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三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其CCA IM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甘油三脂(serum 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 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均同DR的程度具有正相关性(P<0.05);且排除了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后,CCA IMT仍与DR程度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R的程度同CCA IMT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其中IMT正常组42例、IMT升高组41例)及糖耐量正常者5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IMT升高组血清VEGF水平为(698.78±158.34)ng.L-1,明显高于IMT正常组(467.56±121.31)ng.L-1(P〈0.05),且二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2.37±96.56)ng.L-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成为临床上一种新的反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评价急性期及远期川崎病患儿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缓冲功能的价值.方法 50例受试者纳入试验.包括15例急性川崎病患者(急性期组),18例远期川崎病患儿(远期组),1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观察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缓冲功能指标-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及僵硬度指数.结果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指数急性期组及远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容积扩张性急性期组与远期组均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远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容积扩张性呈负相关(r=-0.301,P=0.034),与僵硬度指数呈正相关(r=0.289,P=0.042).结论 急性期及远期川崎病患儿均存在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缓冲功能的降低,高频超声可用于检测川崎病患儿颈动脉变化.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脑血管患者劲动脉粥样化的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寻找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脑血管病患者297例及对照组69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嘞 探察颅外颈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脑血管病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3.5%同对照组36.5%。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50%的率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及对照组。随年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增加,但颈动脉狭窄〉75%者在61、70岁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FGF23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狭窄(ICAS)患者不稳定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无ICAS(WICAS)组47例和ICAS组31例,ICAS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比较2组的血清FGF23、骨保护素(OPG)水平、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另外,对ICAS组血清FGF23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与WICAS组相比,ICAS组的FGF2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GF23水平与ICAS组不稳定斑块的稳定性显著相关(P0.001)。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不稳定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