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柱中 《中医药学刊》2005,23(5):955-956
针对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发病上升的特点,认为小儿是七情活动的特殊期,小儿情志相关性疾病以惊恐致病为多见,特别是一些体质特殊之人。受惊使脏腑功能失调,肝胆气夺,神不守舍,造成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认为惊能致病,常因心气先虚,反之如惊恐刺激过度,亦可耗伤气血,使心胆两虚。加重症状,故在临证时采用镇惊安神为主,佐以养血宁心、补气收心的方法,自拟镇惊安神养心汤。文中详细介绍了应用本方本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夜惊症(儿童睡眠障碍)、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神经性尿频取得良效的体会。笔者强调小儿情志性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要注意患儿的心理卫生,调整患儿情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田  刘真  孟云辉 《环球中医药》2020,13(4):708-710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证实高血压可诱发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可加重血压升高,二者互为因果,焦虑抑郁属于中医“郁证”范畴。高血压合并郁证病因是情志因素和体质因素,病机是气机紊乱、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因此治疗关键在于调畅气机,疏利气血,常以健脾疏肝清心法治疗,临证辨治重视脾胃,意在脾气健运,升降有常,气血充沛,意安思定,五神得养,五脏安和;疏肝意在条达肝气,舒畅情志;清心意在心神宁静,安神定志。文中二案皆由情志不遂致病,因体质不同形成一实一虚,实属肝郁化火、热扰心神,治以健脾疏肝,清心除烦,镇惊安神;虚属肝郁血虚、心失所养,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清心解郁。  相似文献   

3.
常克认为儿童抽动障碍是因小儿为阳亢之体,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遂等导致,阴不制阳、阳亢风动是其基本病机;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运用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闫慧敏教授总结先辈学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当代患儿临床特点,认为小儿抽动障碍病机为风痰湿热内蕴,心肝脾脏腑功能失调,为本虚标实证。从风痰湿热论治,治以息风化痰、清热利湿、调复心肝脾脏功能;尤重调肝健脾清心,兼顾肺肾;并兼以活血通络。发作频繁常以平肝清心实脾、祛风化痰、清利湿热为主;抽动缓解后多以健脾调肝、养心安神为主,各有侧重。同时注重调畅情志、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5.
情志所伤为临床常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加重病情、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原因。对此祖国医学论述颇多,但对小儿情志病鲜有论及,认为小儿很少有情志所伤。事实上绝非全然,在儿科临证中情志致病并非少见。一、常见小儿情志病 1.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目睹怪物、耳闻巨响,或夜作恶梦,则可突然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易生夜啼;“惊则气乱”,心神失守,可发为惊风、癫痫;“恐则气下”,肾气不固,又可引起遗尿;突受惊吓,因小儿脾胃素虚,可致中焦气机逆乱、升清降浊失调,引起呕吐、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6.
李三妮  宫硕  周正 《环球中医药》2023,(11):2297-2299
抽动障碍在临床上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情多变,这些特点与伏邪致病相吻合。根据伏邪致病特点分析伏邪导致抽动障碍发生的病机,认为先天伏邪是抽动障碍发病的根本,风痰伏邪是抽动障碍发病的基础,外邪引动是抽动障碍发病的诱因。结合临床以补虚祛邪为总治疗原则,补虚从补先天,益后天—健脾、益肺、补肾出发;祛邪从祛除伏风、伏痰论证,预防抽动障碍的复发,以期为其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风、痰、虚论治小儿多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多动症可从风、痰、虚论治.分别治以疏散外风,清熄内风,聚神止动;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开窍益智,培神精血,调整阴阳,安神镇惊.并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8.
张敏涛 《陕西中医》2006,27(10):1212-1212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镇惊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用自拟益脾镇惊散(党参、白术、茯苓、蚕衣、钩藤、炒三仙、甘草)治疗本病90例,并设西药(钙剂,鱼肝油)治疗的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何96.7%,对照组7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益气健脾、镇惊安神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情志因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小儿神气相对怯懦,并且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在成人眼中觉得微不足道的一些刺激,也会导致小儿陷入非常大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刺激超过一定的程度,均可导致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其中,“怒”和小儿抽动症状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致病以肝、脾、心三脏为多见。临床上可通过辨证,采用精神摄养、移情易性等情志疗法治疗此病。此文在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之下,对七情内伤和小儿抽动障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并进一步探究情志疗法在具体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牛非  姚鹏宇  史颖轩  由世浩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61-163,167
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惊恐病的医案,明确叶天士治疗惊恐的基本思路.叶天士认为惊恐主要病机是因虚易惊,临床辨证以气逆神乱、脏燥阳浮、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土虚木亢、营热扰心、痰火扰神、阳虚气怯8型为主.据证立法,创立镇惊降逆、镇怯理虚、补益心脾、填补肝肾、通补阳明、清泄营热、祛痰散火、补阳救逆8种治法.以法统方,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甘麦大枣汤、王荆公妙香散、枕中丹、大半夏汤、清营汤、三汁饮、救逆汤及叶氏自拟方地萸龙牡汤等治疗惊恐.  相似文献   

11.
李兴堂 《陕西中医》2008,29(1):107-109
多年来,医道之上流传小儿除惊恐之外少有七情致病,实际上,从祖国医学古医籍中考证,历代许多医家都有对小儿情志变化与情志病变的论述,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抽动障碍中较为多见的一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胡国恒教授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肾常亏虚不足",故提出本病的发病主要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属本虚标实.从而提出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时应当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为主要治则,同时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提出"治风与治血"同行...  相似文献   

13.
徐晓卓  姚文强 《河北中医》2021,43(1):144-146,150
老年性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失眠多为虚、郁、热共存,气血亏虚,郁热搏结所致,气血亏虚为其致病之本,郁热互结为征象之标,治疗从虚、郁、热入手,培补正气,敛阴养血安神,理气和胃,疏肝解郁安神,清热化痰,活血祛瘀安神,并在治疗中注重辨缓急,明虚实,辨体质,精用药,畅情志,适运动,灵活运用诸法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4.
抽动障碍属中医“瘛疭”“肝风”“痉证”等范畴,病情迁延,时发时止,呈“发作→缓解→平稳→再发作→再缓解”的过程,这与伏邪致病的发病特点相吻合,推测瘀血内伏是抽动障碍的潜在致病因素。瘀血内伏于经脉,又由外感或情志等因素引动肝风,内外合邪,而致抽动。伏瘀与肝风互结,变幻多端,凝滞留恋,使抽动反复迁延。本文以血虚血瘀,肝亢风动证和肝风内动,痰瘀互结证2个证型为例,展示了以“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抽动障碍的确切疗效。案1患儿久病血虚致血瘀,经情绪刺激引动伏瘀,肝风内动而致抽动,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兼以平肝安神药物,在养血祛瘀的基础上平肝息风,镇静安神。案2患儿抽动日久,缠绵难愈,病情较重,病机演变复杂,肝风内动,气机逆乱,痰瘀互生,阻滞经脉清窍,引起抽动,治疗以定痫丸为基础,祛瘀化痰,平肝息风,抽动缓解后以调理脾胃之法扶正以固本。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时在调节脏腑机能的基础上施以化瘀药,能明显减少抽动复发。  相似文献   

15.
抽动障碍的中医病因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的中医学病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16例抽动障碍患儿及216例正常儿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抽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在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和既往史、母孕期精神状态异常、产科并发症、饮食习惯、家庭教育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抽动障碍的发病与体质有关,小儿独特的生理特点造成了其对抽动障碍的易患性,病因有禀赋不常、情志劳倦、饮食因素、感受外邪、外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心肝亏虚、虚风内动型,肝肾阴虚、阳亢风动型,痰火扰心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个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痰火扰心为主(P<0.01),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肝郁脾虚为主(P<0.01),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P<0.01)。结论:抽动障碍的不同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抽动障碍的诊断分型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医的"治病必求于本"、"治未病"等思想,探讨小儿体质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以及基于体质学说对抽动障碍患儿的防治措施。发现小儿体质是导致儿童患抽动障碍的根本原因,在预防、治疗、防止复发方面,以小儿特殊体质为基础制定的干预措施较传统中、西医疗法对抽动障碍更为有效且无副作用,然而此类研究成果甚少,需广大医家开阔思路对此研究方向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舒兰教授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经验.舒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从五脏分别选用疏肝解郁,平肝息风、疏风解表,息风止动、清心养阴,镇静安神、健脾益气,平肝息风、滋肾养肝,息风止抽五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收效甚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急惊风为小儿临床常见急重病证,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急惊风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风邪、风火相搏,暴受惊恐、心肝气虚,心热肝风、风火相煽,乳食失宜、痰热动风,痰火交作、肝风内动;论治以解表疏风、清热息风,镇惊安神、平肝息风,伐木泻肝、清心降火,消食导积、清热平肝,清热降痰、镇心安神为主。此外,亦有艾灸、推拿等疗法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20.
纪文娜  马融 《吉林中医药》2013,(10):1004-1005
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生理特点及中医五行相乘相侮理论,提出抽动障碍“土虚木亢”这一病机,认为主要病位在肝,其本虚在脾,病机关键是“木亢则风动,土虚则心脾失养”,治疗以平肝、清肝、熄风、实脾为主,标本兼治,以天麻钩藤饮合甘麦大枣汤化裁,从肝脾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