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眼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干眼症中7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86%。因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3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1例误诊为视疲劳。误诊时间7~14 d。7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确诊干眼症,予对症等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干眼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疾病,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相关疾病认识、发散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杨克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24-4324
目的分析青中年人干眼症误诊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对门诊收治的53例青中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三项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结果53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18例,过敏性结膜炎者10例,病毒性角膜炎者7例,视疲劳者6例,沙跟者6例,眼部手术后者5例,结膜下出血者1例。结论医生加强对青中年干眼症的重视,积极寻找病因,综合、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减少干眼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干眼症的误诊原因,并针对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门诊收治的82例老年人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82例于眼症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者40例,占42%;过敏性结膜炎者20例,占24%;慢性泪囊炎者10例,占12%;眼部手术后8例,占10%;其他眼病4例,占5%。结论: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汪洁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0):89-90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0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1.3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  相似文献   

5.
曹雪梅  石萍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55-315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干眼症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对干眼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47例,临床误诊率高达47%,误诊为慢性结膜炎32例,病毒性角膜炎8例,点状角膜炎3例,视疲劳3例,角膜溃疡1例。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结合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三项试验检查可减少其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69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光眼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误诊的69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婴幼儿青光眼易误诊为倒睫、先天性泪囊炎、角膜软化症、结膜炎、先天性发育不良、视网膜母细胞瘤;青少年青先眼易误诊为高度近视、结膜炎、葡萄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眼钝挫伤;中老年青光眼易误诊为胃炎、脑血管病、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痛、脑疝、白内障、鼻窦炎、视疲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论:青光眼临床表现多样,接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诊断思维局限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青光眼的早期确诊率,减少持续高眼压时间是挽救患者视力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方法。方法:对156例(312眼)诊断为结膜炎等治疗后无好转的患者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92眼(29.49%)三项结果阳性;293眼(93.91%)BUTY〈10s;239眼(76.60%)Schirmer I试验阳性;159眼(50.96%)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确诊的干眼症患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及特异性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证,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6例(312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56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103例。结论中老年干眼病发病率高,女性多见。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个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18个月;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凝胶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0.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罗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28-8429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误诊的青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易误诊为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结膜炎,经降眼压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1周左右治愈。结论: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检查、重复检查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小梅  曾邦伟  刘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07-2408,2410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泪膜功能变化,探讨其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取2012年1~5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48例(96只眼)为观察组。取无全身疾患、干眼症和眼表疾患50例(100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河线的测量、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左眼与右眼4个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过敏性结膜炎组的BUT和FL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结膜炎组泪液分泌功能与泪河线高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泪膜破裂时间与FL染色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结膜炎会引起泪膜稳定性异常,导致干眼症的发生。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9例眼科淋菌性结膜炎误诊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9例患者初诊误诊为其他类型结膜炎,复检时确诊淋菌性结膜炎,经治疗痊愈,但延误了正常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持警惕,细问病史,拓宽诊断思路。对于结膜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必须作结膜刮片或分泌物培养,提高确诊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结膜炎误诊情况.方法:对临床上被误诊62例的儿童过敏性结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的疾病为沙眼26例,慢性卡他性结膜炎13例,急性病毒性结膜炎8例,泪道阻塞7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系统疾病4例和肝炎1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特点、诊断以及临床误诊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球内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及外院误诊的儿童球内异物35例,对其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及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总结。结果:11例误诊为结膜炎,8例误诊为弱视,10例误诊为先天性白内障,3例误诊为葡萄膜炎,3例误诊为视网膜脱离。结论:儿童患者球内异物极易漏诊、误诊,应仔细进行眼部检查,结合部B超、CT、U BM等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淋菌性结膜炎亦称脓漏性结膜炎,此病来势凶猛,症状典型,诊断并不困难,若未引起高度重视,也易误诊。笔者近一年间共收治11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其中8例被当地误诊。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8例均误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6天,最大18天;发病时间最早为出生后1天,最晚4天;误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15天。8例双眼同时发病,眼睑高度红肿,睑结膜高度充血,球结膜充血水肿。7例双眼出现大量稠厚黄色脓性分泌物,自睑裂流出,仅1例量  相似文献   

17.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病,如延误早期治疗时机,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门诊遇到11例被误诊为结膜炎的虹膜睫状体炎,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眼症已成为目前一种流行性疾病,我国献[1]显示此病的发病率为2.7%,然而对此病误诊却为数不少。现对我院1994-01~2004-12遇见的干眼症误诊1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眼眶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常见误诊原因。方法:结合文献和2例个案,对眼眶NK/T细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眼眶NK/T细胞淋巴瘤是临床罕见的一类结外淋巴瘤,易误诊为眼结膜炎、眼非特异性炎症、眼眶周围软组织炎或蜂窝织炎。病理改变、免疫表型符合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论:眼眶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影像学特征独特,容易误诊,临床进展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丁武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1):55-55
赖特综合征是一组以关节炎、尿道炎及结膜炎为典型表现的疾病,属于反应性关节炎。在基层医院很易误诊误治,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月收治16例,误诊6例,误诊率37.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