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渗透性树脂和氟漆治疗正畸后牙面脱矿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正畸治疗后牙面脱矿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渗透性树脂进行治疗,B组应用氟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面脱矿颜色稳定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白垩斑颜色稳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垩斑颜色稳定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白垩斑颜色稳定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氟漆治疗相比,渗透性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脱矿的效果更好,患者的白垩斑颜色稳定状况更佳,同时可一次性完成治疗,更加简便、快捷,提高了牙齿美观性,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渗透树脂与氟泡沫在早期恒牙唇颊面龋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9月治疗的早期恒牙唇颊面龋患者84例(共137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共70颗患牙,采用渗透树脂治疗,B组共67颗患牙,采用氟泡沫治疗,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诊,评价患牙显微硬度值(VHN)、白垩斑面积与患牙整个唇面面积比值(W/T)变化,记录新发龋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患牙VH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6个月后B组VHN较A组下降(P<0.05);A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W/T较B组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新发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渗透树脂与氟泡沫在新发龋的防治作用相当,但渗透树脂对恒牙唇颊面龋牙釉质硬度及白垩斑改善作用优于氟泡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治疗前牙唇面白垩斑的美容效果。方法将98例(共308颗患牙)正畸后前牙唇面白垩斑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共153颗患牙,采用渗透性树脂治疗白垩斑)和对照组(共155颗患牙采用氟保护漆治疗白垩斑),比较两组治疗牙齿美容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R均明显降低(P0.05),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同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8%和90.32%(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渗透性树脂治疗前牙唇面白垩斑可有效减小病损部位面积,改善牙齿牙齿外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方法 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口腔菌群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8,(7)
目的观察并研究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牙周病所致的以前牙医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导致患者出现前牙移位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等相关情况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因为牙周病导致患者前牙移位,采用口腔正畸治疗以后,患者的牙齿得到了矫正,矫正成功率为100%。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以后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覆颌深度、出血指数等指标与治疗之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前后患者牙齿的松动程度进行比较,治疗前后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前牙覆牙合、探诊出血率等,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患者的牙槽骨高度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牙周病导致患者出现前牙移位的情况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口腔正畸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了患者治疗的美观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红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7):72-73
目的对牙周病致前牙唇向移位进行正畸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使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牙周正畸。结果经正畸治疗后,所有唇向移位的前牙均向舌侧移动,恢复正常的邻接关系。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牙周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渗透树脂联合冷光美白微创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氟斑牙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冷光美白微创治疗基础上联合渗透树脂治疗,用VITA比色板记录治疗前后色阶,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对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敏感度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经治疗后,牙面白垩色及黄色斑点基本消失,牙面光滑,牙齿色泽均改善明显,效果满意。其中,显效2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0.63%,总有效率为100.00%。在冷光美白微创治疗过程中, 32例患者均出现牙本质敏感的症状,其中轻度敏感19例,中度敏感1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然而,经过渗透树脂技术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结论渗透树脂联合冷光美白微创治疗氟斑牙效果稳定,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使用含氟树脂封闭剂预防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牙科近年行正畸治疗6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托槽粘结树脂粘结托槽,实验组先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再用托槽粘结树脂粘结托槽,比较两组治疗1年内托槽脱落率及釉质脱矿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托槽脱落率分别为6.16%及6.39%,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正畸1年内,釉质脱矿程度评分中(分值越大,釉质脱矿程度越严重),0分及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分及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畸治疗中应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牙面,具有理想的预防釉质脱矿的效果,且该种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7,(2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等指标变化,随访1年后,观察其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牙周袋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患者唇倾情况明显好转。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唇倾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例需美容修复的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患者为对象,首先正畸治疗,后行义齿修复。结果正畸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均恢复牙列完整性,牙列高度与解剖形态均良好,且患者在总体满意度还在是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26年,修复体稳定,基牙紧固,基牙龈缘无松动,患者非常满意。结论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应的牙周疾病治疗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3年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与3年后复查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后平均牙槽骨高度测量值较治疗结束时稍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可使牙齿恢复整齐、消除患者创伤、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临床效果好且持久性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在前牙错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58例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所有患者均随访1~4年,观察正畸效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过修复联合正畸治疗,错畸形矫治成功58例,成功率为100.00%。修复体经随访1~4年,57例成功,成功率为98.28%;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列间隙,固定义齿有移位现象,失败率为1.72%。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美容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72-73
目的 临床实践研究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临床研究将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因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牙周病基础治疗后行口腔正畸治疗,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文病例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牙周膜间隙均完全恢复正常,牙齿咬合情况有明显改善,降低了牙齿的松动程度,移位前牙复位效果较佳,治疗后牙齿美观大方.结论 经过作者长期临床实践研究证实,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疾病临床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疗法疗效显著,临床疗效较传统疗法有明显进步,各项生理功能及外观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孟晓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11-112
目的 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54例患者(116牙)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具体为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后续治疗,治疗周期1~2年,总结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程度等.结果 49例(109牙)患者牙周炎消失,牙齿排列良好,无牙颌损伤.治疗后54例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引起的前牙扇形移位,能有效控制牙周炎性反应,排齐牙列,消除牙颌创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牙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前牙牙错的患者,按照入院登记的序号将奇数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偶数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奇数组选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选用烤瓷冠修复治疗。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及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86.67%(52/6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在临床上治疗前牙牙错疗效显著,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的牙齿正畸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3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乳磨牙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流动树脂填充,观察组患儿采用流动树脂填充+多乐氟涂抹.比较两组患儿的充填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美观及保健越发重视,口腔正畸的需求也不在局限于青少年患者,成年人接受正畸治疗的比例不断上升。我科自2001年以来共接诊和完成成人前牙错畸形共68例,笔者对68例患者的正畸治疗情况进行了6个月至2年的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为2001年3月~2004年9月正畸患者,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21~39岁,平均28.6岁。其中个别前牙反牙合者17例,上牙合前突患者12例,个别牙错位者8例,前牙有间隙者16例,深覆牙合者15例。1.2正畸方法1.2.1前牙反牙合采用上牙合牙合垫矫治器,用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