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21例高度近视患者(38眼),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泪膜破裂时间等,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术后观察术眼裸眼视力,屈光状态,干眼和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1d≥0.8 27眼(71.05%),术后1周≥0.8 32眼(84.21%),术后1个月≥0.8 36眼(94.73%),术后3个月≥0.8 37眼(97.37%).术后1个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1眼(81.58%);术后3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3眼(86.84%).术后1个月干眼8眼(21.05%),术后3个月干眼1眼(2.63%).干眼症状1例(2.63%),球结膜下出血2例(5.26%),经随访用药,均缓解,未影响视力,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角膜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高、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高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45例,中、低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34例。两组均在Visx S4 IR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行视力、屈光和泪液相关检查。结果分析表明术后高度近视和中低度近视组UCVA≥术前BSCVA百分比两组比例接近,疗效均较好,随访显示术后3个月有较高的屈光稳定性,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结论应用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是矫正高、中、低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对泪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44-246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手术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8~10月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7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机械组(25例)和飞秒组(45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及工作疲劳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显著改善,而飞秒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第1天视力恢复到(1.02±0.11)°,显著高于机械组(0.7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秒组患者在术后1周开始视力稳定,而机械组在术后1个月开始视力稳定,提示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后达到稳定疗效的时间较机械组更短。在术后1和3个月,飞秒组的工作疲劳评分均显著低于机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制瓣方式的LASIK术均能显著提高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较传统LASIK术后更明显降低工作疲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黄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8):75-77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度近视患者,均采取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高度近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及单眼调节幅度情况.结果 术后,高度近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1.0患者多于术前,视力0.5~0.8、<0.05患者少... 相似文献
6.
7.
视力是角膜屈光手术中患者、医生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或消除手术带来的高阶相差引起的术后眩光、夜间视力降低、对比敏感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我院从2010年12月引进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技术,至今行手术882例,本文将我们的围手术期配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飞秒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切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飞秒辅助制瓣及同期传统板层刀制瓣Lasik患者各30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使用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观察组患者使用飞秒技术制作角膜瓣。对两组患者术后6h内不适感、术后30d眩光、干眼、视物模糊、视物变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术后1d、7d、30d角膜情况以及视力进行检查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6h眼内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d时观察组患者发生眩光、视物失真、视物模糊以及干眼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角膜瓣对位良好,角膜透明;术后1d观察组患者视力≥1.0者略多于对照组,术后7d和30d所有患者视力均≥1.0,上述比较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飞秒辅助制瓣的Lasik手术患者与板层刀制瓣患者相比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109-110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策略。方法对1008例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患者行严谨高效的手术配合,针对术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10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006例,占99.8%;术后一月屈光状态:残余的球镜、柱镜度数均在±0.5D以内;术后一周对患者进行术中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到99.65%,比以前上升5个百分点。结论术中医护人员默契娴熟的配合及全面细致的人性化护理,是促进患者积极地面对手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技术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欠矫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飞秒激光制瓣技术结合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治疗RK术后(4~7年)欠矫患者19例38眼,平均随访(14.3±7.8)个月。结果平均近视度数由术前的(-4.90±1.48)DS下降为术后的(0.28±0.32)DS,平均的散光度数由术前的(-1.75±1.30)DC下降为术后的(0.29±0.26)DC,所有术眼术前远视力≤0.3,术后2年有32眼(84.21%)≥1.0,38眼(100%)≥0.8,无并发症。结论对RK术后欠矫患者在适当时机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为设计合理,更符合人眼的角膜解剖生理特性,术后视力恢复快,稳定性好而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一个高质量的角膜瓣是LASIK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LASIK治疗近视术中并发症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最大的优点是保持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 ,术后无上皮下混浊。它较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屈光矫正更稳定 ,效果更好。但LASIK手术操作复杂 ,特别是角膜瓣并发症是PRK所没有的。本文将LASIK治疗近视术中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我院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6月治疗近视及散光 30 0例 5 81眼 ,年龄 18~ 43岁 ,平均 2 5 2 9岁。男 184例 ,占 6 1 33% ,女 116例 ,占 38 6 7%。近视度数 1 0 0D~ 2 2 0 0D。散光 0~ 4 0D。治疗适应证 :近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飞秒激光辅助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与对照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成人屈光性弱视治疗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方法对22例(38只眼),年龄大于18周岁、度数稳定2年以上的屈光不正伴弱视的患者进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治疗,并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最佳视力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术后所有屈光性弱视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9只眼术后视力达到1.0及以上。结论飞秒激光+LASIK治疗屈光不正伴弱视患者,术后视力可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应用于临床准分子手术中的特点及优越性。方法对筛查的58例高曲率近视患者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加常规LASIk准分子激光治疗,术后常规点眼及复查。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者55例(110眼),占94.83%;3例(6眼)〈1.0者,占5.17%。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在准分子术中的应用明显地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特别给高曲率等角膜变异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去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近视矫正手术的低中度近视患者103例(103眼),LASEK组51例(51眼),FS-LASIK组52例(52眼)。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残余等效球镜度(SE)、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相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术后1、3个月2组UCVA、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LASEK组SE较FS-LASIK组升高(P<0.05),但术后3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 组和 FS-LASIK 组术后 1 个月、3 个月总高阶像差、球差均较术前增加(P<0.05);FSLASIK组彗差术后1个月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LASEK组彗差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LASIK组术后1个月全眼总高阶像差和彗差均较去上皮瓣LASEK组升高(P<0.05);术后3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上皮瓣LASEK术式矫正近视术后早期可达到与FS-LASIK相近水平,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19.
戚晓艺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8,25(6):688-689
<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与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最为常见,文献报道LASIK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11.8%,而术中有关角膜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2%[1]。随着板层角膜刀设计的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瓣下冲洗对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er keratitis,DLK)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104例(208眼)按眼别分试验组(104眼)和对照组(104眼).在LASIK术中试验组局部用0.001%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对照组用平衡盐液进行冲洗,观察1个月.结果 试验组DLK的发病率为3.84%(4眼),全部为Ⅰ期;对照组为15.38%(16眼),其中Ⅰ期占81.2%(13眼),Ⅱ期占18.8%(3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未见下降.结论 LASIK术中应用0.001%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能够明显降低DLK的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