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宗强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2008-2010
为解决中药饮片处方给付混乱现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印发了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各地医疗机构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但是,通知中认可由各医疗机构制定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会造成在处方给付上,各医疗机构仍然各行其是.北京市的《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也未能彻底解决处方给付医药业存在分歧问题.制定具有普遍性、科学性的法规,彻底解决处方给付问题,是政府、中医药界多年的夙愿,文章就处方给付问题存在的现象、对目前处方给付规定的思考、解决的方法展开探讨,认为制定推行国家、地方两级《饮片药品目录》、《中药饮片调剂规程》制度,为彻底解决处方给付提供法律保障,既能解决中药饮片处方在全国的异地统一调配,而且有利于保护地方医学流派用药特色、保护珍贵的地方特色炮制品种、有利于开发新药、有利于中医药学的科学化继承发展,是解决处方给付问题简单的可行的终极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由于缺乏统一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药剂师不知何从,只能询问医师或根据处方的诊断和组成给付,有时就造成药房给付的中药饮片与医师的要求不一致,影响了临床疗效。这次《陕西省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暂行规定》很及时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中药饮片投入使用,导致医院中药饮片的处方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中药饮片处方给付用名的规范化显得尤为关键。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若要正确应用中药饮片,规范中药饮片用名是基础。本文以实际工作经验,参考相关文献,对中药饮片用名的原则和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利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2011年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用药情况,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中药饮片管理的建议,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1年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9002张,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进行列表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中药质量问题、中医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调配差错、发药交待不全面等问题。结论:我院中药房对中药饮片的调剂基本是合理的,不合理处方给付只占1.6%,但我们对不合理处方用药仍要高度重视,从处方用药适宜性的水平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各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中药房药事管理。  相似文献   

5.
浅论中药处方调配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光明中医》2011,26(3):604-605
目的探索解决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结果中药处方调配的规范化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应重视处方名称书写、剂量应用、中药正确给付及用药交代等问题。结论规范中药处方书写,统一调配标准,提高调剂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指临床调配中药处方时,对处方上书写的药名按规定付给不同规格的炮制品或生品.处方应付药物的正确与否对方剂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凡中医处方的应付药物,在2005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该规定是河南省中医师处方用药名称、中药调剂人员执行应付范围的准则.然而,通过这次3县联合调查发现,该<规范>实施3年多来,尚有许多中药的处方实际给付与<规范>不符.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饮片名称分类及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标准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存在的问题及处方用名混乱的潜在危害,并对混乱原因进行分析。切合实际地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标准化研究,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标准,从而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中药饮片调配中中药处方点评对用药差错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英德市中医院门诊开具的中药处方单1 000张,其中前6个月476张处方单未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后6个月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后开具的中药处方单为524张,比较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应用前及应用后中药饮片调配的差错率及具体差错类型。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中药处方点评应用后中药饮片调配的差错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 0.05)。且造成英德市中医院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为调配剂量不准确、组方结构混乱、药物误配漏配情况严重、处方开具不规范、配伍禁忌等。结论:在门诊中药饮片调配中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可有效降低用药差错率,保障用药安全;且相关药剂人员在调配工作过程中应明确中药饮片调配是一项长期工作,应不断增强自身防范意识,提高中药饮片调配质量,进一步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用药出现的问题已难以回避,为制定、规范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标准提供参考,探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文章提出:中药饮片包装标签(合格证)混乱、处方应付不统一、地区差异、传统用药习惯、教材及规范不严谨等因素造成处方应付混乱、甚至相互矛盾.不但给跨辖区调配中药的患者带来困难,而且很难确保中药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成为目前制约中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瓶颈问题.修订、完善并建立既达到国际标准,又符合中药实际状况,具有中药自身特色的处方应付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药处方调配不规范影响疗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处方药名与调配药品不符,(2)调配药品与炮制不符。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效好,中药处方和调配药品,须统一规范,并强调炮制医师批好“注脚”,药师详审处方立意,做到正确调配药品。  相似文献   

11.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中药部分编码规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中药方剂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采用7层10位数字代码,收集了常用和经典中药方剂703首,进行了数字化研究,重新分类、编排与编码,共给出了703个“身份证”.中药方剂代码将繁琐杂乱的中药方名得以用简明的数字语言表达,一方一名,一组代码为标识码,使中药方剂拥有了固定的、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代码.同时,对.中药方剂中的每一味中药饮片考证,运用课题组中药饮片代码研究的成果,对每一味饮片都给出了一个固定编码,促进中药方剂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中药房进行中药处方分析,选择该年度126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研究处方组,2019年中药饮片实施常规中药调剂,相同方法抽取126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对照处方组.结果 2020年中药处方调剂差错30例(238%)低于2019年的92例(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的提高对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和2019年收治的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的23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2018年未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的11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的118例设为研究组,观察2组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用药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处方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饮片配方落实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改善中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斑马鱼在毒理研究、活性成分筛选、药效评价和代谢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斑马鱼作为活体动物模型,具有筛选周期短,易于观察,与人类相关性高等优点,对于成分复杂的方药样品有很好的适应性,逐渐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当中。探讨了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在方药效应评价、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以期有利于方药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每月处方中随机抽取500张,12个月共抽取6000张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6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550张,占处方总数的9.2%。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处方中中药饮片超过规定剂量使用的不适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50.5%;其次是未注明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的不规范处方,占43.3%;每剂味数过大的超常处方占42.9%;中医诊断,包括病名与证型缺失的不适宜处方占11.1%;煎剂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占10.5%;毒麻贵细饮片用量不合理的处方占7.3%。结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应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提高临床中药饮片应用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中医处方书写质量,分析处方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使药剂调剂更准确,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中药处方5000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处方存在前记不完整,字迹潦草,药名书写不规范,省略脚注等方面一些问题。结论: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以确保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LSA)算法研究中药配伍方案,为中药处方发现提供新途径。方法:基于丰富的中医药文献数据,从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方剂出发,使用PLSA算法,筛选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候选方,并从药理学的角度对候选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专家智慧在候选方的基础上给出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药处方。结果:筛选出治疗该病的中药核心组合,并证明了PLSA算法用于中药处方发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专家从计算机筛选出的处方中选出有开发前景的两首方。结论:PLSA算法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药处方发现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药方剂编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C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中药部分编码规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中药方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方法采用6层9位数字代码,收集了常用和经典中药方剂481首,进行重新分类、编排与编码。结果共给出了481个“身份证”。结论一方一名,一组代码为标识码,使中药方制拥有了固定的、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代码。同时,对中药方剂中的每一味中药饮片考证,运用课题组中药饮片代码研究的成果,对每一味饮片都给出了一个固定编码。该研究成果促进了中药方剂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确山县人民医院药房中成药处方100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未接受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中成药处方500例,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中成药处方500例。观测两组中成药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医疗纠纷。结果观察组用药异常0例,配伍禁忌0例,重复用药1例,超剂量用药1例,超疗程用药1例,处方书写不规范1例,合计4例(0.8%),对照组用药异常5例,配伍禁忌7例,重复用药7例,超剂量用药9例,超疗程用药11例,处方书写不规范2例,合计41例(8.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医疗纠纷观察组1例(0.20%),对照组11例(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