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运六气的本源于自然,是从天体运行,五星运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变化,三阴三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自然界气候变化、人体与疾病变化的一门唯物唯象科学。用于说明和预测自然气候、人体生命和疾病规律并指导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2.
1五运推演 五运分岁运、主运和客运。三者以岁运为主,其次为客运,主运为其常,帮助分析客运。 1.1岁运统主一年的五运称为岁运。又称"中运"、"大运"。用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 1.1.1推算方法以"天干纪运",源于《太始天元册》所载古天象"天干化五运"。甲己岁—土运,乙庚岁—金运,丙辛岁—水运,丁壬岁—木运,戊癸岁—火运。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史从有纪年记录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五运六气学说系统见于《内经·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国古代天文、传统文化、历法、医学之大成,是对天象、气象、物候、人体、疾病、防病治病理论融会贯通的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4.
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中的精华部分,该学说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生命规律相联系,从整体角度出发探寻人体的生命规律、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规律。该文认为将五运六气学说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可更有效地组方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的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人体生命随之发生的疾病规律和临床防治规律,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生命观,对于防治外感流行性疾病及内伤杂病具有重要价值。长春中医药大学五运六气特色教学基地由示教馆、天象厅、示教场、观象台、研究室、实践室等组成,是国内外唯一的独具特色的中医五运六气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教学科研平台。其中,五  相似文献   

6.
彭鑫 《中医研究》2009,22(2):43-44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是我国古代研究天体运行、天时气候变化与生物、人体的阴阳平衡、病因病机、发病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历代医学家对运气学说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以预测疾病的流行,并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微有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太阳辐射的变化、大气环境形势和大气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以及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影响了五运六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而人类运动改变下垫面与温室气体排放过度也逐渐改变着五运六气的运转机制。显然,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天体运行并无直接相关,却间接联系,而且必然有其联系的中介。太阳以11年为周期的活动和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五运六气学说中,天干、大运和主运可能与稳定黑子有关,地支、客运可能与不稳定黑子有关。主运和主气可能与地球公转有关。天体运行影响太阳活动从而改变能量变化最终结合地球自转周期形成五运六气的模式为五运六气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五运六气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融合自然、生命多领域知识形成的中医理论,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间规律,见于唐代王冰次注《素问》,堪称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思维的具体体现。尽管五运六气的理论表述局限于中运、主客运、主客气、司天在泉等传统形式,但其理论  相似文献   

9.
《内经运气病释》为清代医家陆懋修所著,该著择取《素问》之《六节藏象论》及运气七篇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五运六气变化对人体生命活动及发病规律的影响,为后世认识五运六气变化所致疾病的原因及治法提供重要指导。陆懋修在该著中首先阐释了五运六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再依据其变化规律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气味用药,对后世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对于慢性肾脏病的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标本等相关检查的完善,临床确诊的慢性肾脏病人数逐渐增加,该病的进展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素问》篇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理论将天地间的气机变化与人体的生命规律融为一体,从整体角度出发探寻人体的生理规律,疾病的发病规律及治疗与预防的规律。将五运六气学说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利于我们强化临床预防,同时结合运气更有效的遣方用药,以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开阖枢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三阴三阳,气之离合,以开阖枢的形式,产生升降出入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保证。人体三阳之气上升,则三阴之气下降,此时三阳之气的活动是开阖枢,三阴之气的活动是关阖枢。人体三阳之气下降,三阴之气上升,此时三阳之气的活动是关阖枢,三阴之气的活动是开阖枢。开阖枢是人体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主要依据。是动态的阴阳,时态阴阳。《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即源于开阖枢的时间定位。  相似文献   

12.
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天体运行、天时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影响的学说,笔者在临床中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针灸治疗,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对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对人的影响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天体、地球运动以及物候、气象的变化规律,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现代化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以及当代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等进行新的探讨,赋予五运六气学说新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研究气象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一门学说。古代医家对《内经》运气学说颇为重视,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指导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文章通过梳理古代医家对运气学说与疾病的认识,将运气对疾病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和诊断、治疗原则应用于临床,以期为现代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气理论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原文当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为指导,研究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理论。它涵盖了时间的、空间的概念,从时空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古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岁运的交运时间均提出了各自观点。本文从运气太过、不及、时间交接、历代医家认识不同时间划分不同、实际观测是客观规律的源泉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时间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历代医家对《内经》五运六气及交运时间的认识均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测,明确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正确认知方法必须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五运六气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融合自然、生命多领域知识形成的中医理论,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自唐·王冰次注《素问》补入运气七篇后,成为中医理论的经典内容之一,方药中先生《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称,运气七篇"可以说是《内经》一书基本精神的总  相似文献   

17.
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了人体生命在时间空间中的规律。从时序的测定、时序中的周期性、地理位置的影响三方面论述五运六气理论时间与空间的问题,表明其理论既有固定的模式,又有灵活变化的思想,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应当根据实际征象,灵活运用,从而论证五运六气理论的科学合理性,正确理解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学习五运六气,我有三个老师.2003年,我有幸成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田文老师.老师对五运六气学说颇有心得,他认为五运六气是五大行星、日月、星辰运动所产生的天气与自然界气候、物候、人体、疾病相互关联的一部集天文、地理、物侯、人体、疾病于一体的科学,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渊源.虽然毕业论文总结了老师的经验体会,但运气七篇大论晦涩难懂,终未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19.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对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对人的影响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天体、地球运动以及物侠、气象的变化规律,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现代化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以及当代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等进行新的探讨,赋予五运六气学说新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运六气是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其治则治法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故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剖析。岁运有太过、不足、平气之纪,以岁运而同病异治,若郁抑过甚发为五郁,当待旺时而达之发之。六气有主客之别,以六气主客定虚实,倡顺应主气以保正气,视客气胜复以祛邪气。生辰钤印着自然对个体禀赋的影响,按生辰禀赋以因人制宜,又有初生钤印说、胎孕钤印说等具体方法,还可据日辰而择时施治,据大运气格局而圆通修订,据地域分野而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