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B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达90%,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EB病毒相关性免疫缺陷病及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肿瘤(如鼻咽癌、胃癌、伯基特淋巴瘤、何杰金病、T/NK细胞淋巴瘤等)等。EB病毒感染导致人体发病的机制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将对EB病毒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EB病毒(EB virus,EBV)属于嗜人淋巴细胞双链γ-DNA疱疹病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其确切致病机制尚未明确。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往在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BV的检出率较低,故认为其发生与EBV的相关性较低,最近,由于检测技术的进步,在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BV的检测有一定的阳性率。本文就EBV感染、EBV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EBV在扁桃体B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EBV检测技术的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B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往研究显示,B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有关[1],也与抑癌基因p53失活,原癌基因c-myc激活及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有关[2-4].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认为,B淋巴瘤的发生是由于B细胞生长分化发生障碍所致.那么,B细胞为什么不能正常生长?文献和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对B细胞起调控作用的T细胞表面分子如CD4蛋白表达异常有关.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通过对CD4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CD4蛋白的表达在B淋巴瘤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Epstein-Barr病毒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64年Epstein和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时发现EB病毒以来,人类对EB病毒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其与多种疾病有关,如鼻咽癌、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特别是EB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EB病毒抗原所引起的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避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EB病毒在不同疾病中的感染类型及发病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对其致病机制进行深入地探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肿瘤细胞定义为Epstein—Barr(EB)病毒阳性B细胞,伴有丰富的反应性T细胞,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分Ⅰ、Ⅱ、Ⅲ级)呈谱系变化。Ⅲ级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种亚型,即为结外多系统和多器官受累的、富于T细胞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该病变罕见,临床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或漏诊。我们对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认识变迁及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全世界人群中普遍易感,可以感染B、T及NK细胞。皮肤T/NK细胞感染EBV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其病理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对皮肤NK/T细胞淋巴瘤及EBV阳性T/NK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NK/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恶淋新类型 ,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点 ,EB病毒对其发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类型的淋巴瘤恶性程度很高 ,进展快 ,治疗效果差。明确这一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将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卡哈尔间质细胞及其前体干细胞,大多数存在c-kit基因突变,具有广谱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不仅提高了GIST的病理诊断准确率,也使其成为肿瘤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的经典模型。EB病毒是嗜B细胞病毒,但也与一些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恶性肿瘤及多种癌和平滑肌肿瘤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儿童AIDS病患者发生恶性间质瘤与EBV感染有关。该文对近年来GIST与EB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B细胞淋巴瘤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所起作用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参与NHL的发病过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Li X  Lu H  Yang J  Shi D  Zhu X  Xu Y  Zheng A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4):305-308
目的 探讨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S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EpsteiBarr(EB)病毒的关系。方法 结合临床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EB病毒BamHIW DNA片段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潜肽膜蛋白1(LMP1),对2例CD30阳性的SLBCL进行分析。结果 2例分别为64岁男性及85岁女性,均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10个月后死于肿瘤。镜下,肿瘤都以窦性分布且彼此黏附的生长方式及相对单形的细胞形态为特征。免疫表型分析提示,两者均呈CD45、CD30、CD20或CD79α阳性而不表达上皮膜抗原(EMA)、ALK1及组织细胞或T细胞的标志。未发现2例有EB病毒感染的证据。结论 CD30阳性的SLBCL是一种形态、表型独特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变异类型,该瘤需与T/裸细胞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其他一些累及淋巴窦为主的淋巴结病变相鉴别,但与EB病毒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1.
EB病毒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建立病毒株,并在该病毒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有关,研究发现EBV除引起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及NK/T淋巴细胞瘤之外,还与平滑肌肉瘤及胃、乳腺、肺等部位的恶性上皮肿瘤发病有关。EBV致癌谱的扩大使得对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13例LyP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SAB法、EliVision法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2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 13例LyP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皮损多表现为四肢、躯干无症状的多发性丘疹、结节.组织学分型:A型6例,B型1例,c型6例,主要在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内浸润,主要浸润方式分别为楔形、带状及片状、结节状.13例中8例有瘤细胞亲表皮现象;1例B型无大瘤细胞,余12例的大瘤细胞均表达CD30.13例瘤细胞均表达2~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D4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粒酶B或穿孔素];13例均表达CD4、4例表达CD8、1例表达CD15、1例表达CD20(局灶阳性),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亲表皮之瘤细胞多为CD3~+、CD4~+、CD8~-表型.13例中1例EBER1/2原位杂交阳性.获随访的12例均存活.结论 LyP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A型和C型中亲表皮的瘤细胞均为核扭曲、深染,似覃样霉菌病细胞,推测其与CD30~+大瘤细胞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克隆群体有关.EB病毒与LyP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标记10多种单克隆抗体,用常规石蜡切片对100例临床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在石蜡切片中能对恶性淋巴瘤发生阳性反应。否认了以往认为抗淋巴细胞各种单克隆抗体仅能用于冰冻切片新鲜淋巴组织的论点,检出淋巴瘤81例(B细胞性71例、T细胞性10例),何杰金氏病9例。单克隆抗体MT-1、CUHL-1、对T细胞性淋巴瘤呈阳性反应,MB-1、MB-2、LN-2、LN-3、L-26对B细胞性淋巴瘤呈阳性反应。Leu-M_1对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可起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鼻NK/T细胞淋巴瘤--15年研究报道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 (原诊断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病变性质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过去 15年中对近 2 0 0例“中线恶网”病例做了一系列研究 ,包括临床病理分析、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作免疫表型分析、用PCR技术作T细胞受体β和γ链基因重排及EBV DNA检测、EBER原位杂交和原位末端标记DNA片段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①鼻NK/T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表现 ;②瘤细胞表达CD3ε:89 8% ;CD45RO :81 2 % ;CD5 6 :81 2 % ;TIA 1:10 0 %。不表达B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 ;③TCR β链基因重排检出率为85 7% ,TCR γ链基因重排检出率为 94 45 % ;④EBV DNA检出率为 6 7 86 % ;EBER原位杂交阳性率为 90 6 3% ;⑤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与Ki 6 7 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6 3) ,Ki 6 7 细胞数量变化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明显关系 (P <0 0 2 )。结论 :“中线恶网”实为EB病毒相关、细胞毒性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8例C-ALCL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HE切片,进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6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 8例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49.5岁.临床上以皮肤无症状的单个红色结节、肿块为主要表现,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在真皮与皮下脂肪内大片状、弥漫性浸润.瘤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异形性明显.8例C-ALCL的瘤细胞CD30阳性细胞数均大于75%.瘤细胞均表达1~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D4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内抗原(TIA)-1、颗粒酶B或穿孔素].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为8例、CIM为5例、CD8为1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为1例、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为3例,均不表达CD15、CD20、CK和HMB45.EBER 1/2原位杂交均为阴性.获随访的6例中5例存活,1例死亡(死因不详).结论 C-ALCL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EB病毒与C-ALCL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混合性淋巴瘤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同时发生。该例患者男性,4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物入院,彩超提示左颈部4 cm大小肿物。镜下见弥漫小淋巴细胞间散在核大异型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散在核大细胞CD15、CD30、MUM1、PAX5等标记阳性,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显示核大细胞阳性,符合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背景小淋巴细胞CD3、CD2、CD7等标志物阳性,EBER CISH检测显示部分细胞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检测提示2个位点单克隆重排,符合T细胞淋巴瘤。混合性淋巴瘤治疗不同于普通的淋巴瘤,需要综合制定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EB病毒相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高度的淋巴细胞增生疾病。一般来说,这种病大部分为自限性或良性的。这一细胞增殖的自限机制还不清楚。体外研究表明,EB病毒可选择地感染B细胞并使其转变成可被长期培养的细胞系,而IM病人的T细胞对这一转变的细胞株具有细胞毒作用,在体外并可抑制其增长。研究IM病人的T、B淋巴细胞转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建立病毒株,并在该病毒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有关,研究发现EBV除引起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及NK/T淋巴细胞瘤之外,还与平滑肌肉瘤及胃、乳腺、肺等部位的恶性上皮肿瘤发病有关[1]。EBV致癌谱的扩大使得对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2]。  相似文献   

19.
He YM  Li GD  Li FY  Jiang W  Ji H  Liao DY  Liu WP  Li YC  Li WF  Chen Y  Yang YH  Wang SX  Yang Z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6):416-417
霍奇金淋巴瘤(HL)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L)和经典型(CHL),因两者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与临床特点必须加以区别。其中,NLPHL与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HL(LRCHL)的鉴别较困难。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和BOB.1(B-cell oct-binding protein 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B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已有学者指出在NLPHL中的L&H细胞表达这两种蛋白。目前国内对EB病毒在这两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SEBV+T-LP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经过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对30例CSEBV+T-LPD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 (1)CSEBV+T-LPD,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9岁;起病至确诊的时间平均1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96.7%),淋巴结增大(83.3%),肝脾肿大(66.7%),常见皮肤损害包括蚊虫叮咬超敏反应(13.3%)和皮疹(20.0%);20例随访患者中6例死亡,4例发展为淋巴瘤.(2)组织病理特点:淋巴结表现为T区扩大,淋巴滤泡缩小、减少甚至消失;病变主要为中小淋巴细胞以及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大细胞散在其中,轻至中度异型;21例淋巴结的间质及小血管增多,11例包膜增厚;另外,肝、脾和皮肤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异形淋巴细胞浸润;3例可见噬血细胞现象.(3)免疫表型特点:病变中的中小淋巴细胞表达CD3、粒酶B和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8例检测病例中7例表达CD8,1例主要表达CIM,也表达CD8;15例检测了CD56,2例阳性并已进展为NK/T细胞淋巴瘤,其余13例阴性.(4)30例均检测出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细胞,数量5~500个/HPF;EBER在各种淋巴细胞中均阳性,9例以中至大淋巴细胞阳性为主,其余主要是中小淋巴细胞阳性;主要分布在T区,也见于套区、初级滤泡和生发中心内.结论 中国存在CSEBV+T-LPD;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病程为亚急性或慢性伴反复发热;此病为系统性病变,主要累及淋巴结和肝脾,也可累及皮肤,淋巴结以T区扩大和轻中度异形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形式;EB病毒感染的细胞毒性T细胞构成病变主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往往死于严重并发症或进展为恶性淋巴瘤;应综合考虑临床、病理、免疫表形和EB病毒感染4方面信息以获得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