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每晚口服多虑平25mg,半导体纳米激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显效率分别为80%和3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po PGE1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常用围刺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刺络放血法、拔罐法等针刺方法和艾条热敏灸法、隔蒜泥灸法、药线点灸法等灸法。本病病位在肝胆,兼及脾胃。老年人因气血虚弱,正虚毒恋常致疼痛缠绵难愈,循经取太冲、丘墟、阳陵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日月、期门等穴,疏肝利胆,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疗效显著。综合疗法治疗其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麦吉尔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并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显著性.结果 ①治疗组愈显率为80%,与对照组53.3%比较(P<0.05).②对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所降低(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疼痛评定指数(PRI)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并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徐懿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89-90
目的观察辣椒素局部外用联合生物电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局部使用辣椒素组40例(对照组),局部使用辣椒素联合生物电治疗组40例(试验组)。整个疗程为15d,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评分(VAS)和治疗效果。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8%、实验组6%(P〉0.05);VAS评分:对照组(4.8±2.0)、实验组(3.1±2.1)(P〈0.05);对照组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72%,实验组显效率为61%、有效率为92%(P〈0.05)。结论局部外用辣椒素联合生物电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足三里穴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与单一针灸法的相对差异性。方法:将患者20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0例,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2.47%)和总有效率(91.74%)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和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法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并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6.
何业辉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310-310,315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口腔黏膜病专科门诊ROU患者中随机选择病例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斯奇康注射液作皮内多点注射法治疗,并与对照组(40例)采用肌肉注射法治疗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实验组经斯奇康皮内注射治疗后,40例ROU患者痊愈、显效、好转共38例(38/4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9/40)72.5%。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经第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显效率为40%,好转率为2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为2.5%,好转率为7.5%,两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皮内多点注射局部免疫法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研究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灸治疗组(21例)和辨证穴位灸对照组(19例),采用国际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人在每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疼痛、步行、关节屈曲动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进行计分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热敏点灸组显愈率明显高于辨证穴位灸组(P<0。01)。结论:热敏点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辨证穴位灸疗法,热敏点是灸疗的最佳治疗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治疗脑梗死患者(CT或MRI确诊)85例,并设立针刺传统穴位85例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神经点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65%,显著优于针刺传统穴位组(对照组)(78.82%),P〈0.01。治疗组中50岁以下组有效率91.89%,显著优于50岁以上组(60.41%),P〈0.05;治疗组中病程15天以下组总显效率94.59%,显著优于15天以上组(52.08%),P〈0.01。【结论】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年龄小、病程短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天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3组,以背腰部穴为主,在三伏天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30例,背腰部穴针刺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3.33%、57.14%、26.67%,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1、C3含量有明显改变(P〈0.01、P〈0.05),治疗组、针刺组的痊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变机体C1、C3的含量,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针灸综合治疗组86例采用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针灸综合治疗组不同疗程及2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针灸综合治疗组第一、二疗程的显效率分别为79.1%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综合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93.0%,单纯针刺对照组分别为71.4%和48.5%.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肾虚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灸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明显降低,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且与灸法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灸法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灸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神经痛中西医辨证分型针刺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辨证取穴与阿是穴取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间差异及不同病程针刺疗效间差异.方法 对不同病程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中西医辨证,分为肝火炽盛型、脾经湿盛型、肝郁气滞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四型,治疗组以辩证取穴位针刺结合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以阿是穴取穴针刺结合泛昔洛韦治疗.采用疼痛五级评分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进行评估.在第3d、第7d、1个月时段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对针刺的疗效均显著,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程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辩证取远处穴位针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止痛效果与对照组单纯阿是穴取穴针刺差异不大.而与病程针刺治疗早晚有显著差异,提示病程早期在皮损相应脊神经根旁阿是穴排列状取穴施治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片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甲钻胺、芬必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6片,2次,天,并辅以刺络拔罐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48.5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片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宜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侧卧位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另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侧卧位颈椎定点扳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坐位颈椎扳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Mcgill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差值,并行肌电图检测对比F波传导速度(FW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差值比较,在疼痛评估指数(PRI)感觉分、PRI总分、直观模拟量表(VAS)、现在疼痛程度(PPI)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PRI情绪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FWCV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组FWCV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侧卧位颈椎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坐位颈椎扳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蜂毒注射液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颈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推拿按摩、理疗方案治疗,治疗组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4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疼痛、麻木、眩晕、压痛点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蜂毒注射液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虚寒证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40例温针灸组与40例针刺组。取关元、气海和足三里为主穴,膝眼、阳陵泉为配穴.治疗14d。用疼痛量表和虚寒讧量表对治疗前后分别计量评分,以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结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显效率72.50%,对照组显效率27.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是治疗中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醒脑开窍合并传统针刺治疗脑血管病6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脑血管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人中、两侧内关、三阴穴、下极泉等穴位用醒脑开窍手法加常规药物治疗,并设立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 针刺组治愈率32.67%,显效率35.33%,好转率31.67%,总有效率99.67%。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年龄轻,病程短者疗效好;脑出血较脑梗死疗效显著。结论 针刺可提高脑血管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敏灸是否能增加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对小腹疼痛和腰骶胀痛的缓解。结果在小腹疼痛积分改变方面,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腰骶胀痛积分改变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在缓解慢性盆腔痛方面优于单纯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灸配合颈椎正骨手法治疗枕大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颈椎正骨手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加颈椎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46例,只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0.0%,对照组为4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颈椎手法治疗枕大神经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头疼的方法。方法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头部疼痛患者173例,用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疗效显著(P〈0.05),治疗第1疗程有效107例,有效率61.85%;第2疗程有效48例,有效率27.75%;第3疗程有效17例,有效率9.83%;治疗3次无效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9.42%。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头痛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