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分离链球菌、嗜血菌及黏膜炎莫拉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家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分离的链球菌、嗜血菌及黏膜炎莫拉菌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链球菌5138株,包括肺炎链球菌1456株、草绿色链球菌1147株、β-溶血链球菌1259株和其它链球菌1276株;共分离嗜血菌2360株,包括流感嗜血菌1363株、副流感嗜血菌547株及其它嗜血菌450株:共分离黏膜炎莫拉菌190株.耐药实验显示链球菌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发生率为3.8%;嗜血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40%,对大环内酯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低于50%黏膜炎莫拉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38.3%,对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及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结论 青霉素可以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治疗药物;临床慎重使用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治疗链球菌感染;嗜血菌、黏膜炎莫拉菌对广谱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以及意义,分析耐药水平的变化趋势,指导抗菌药物,为延缓该菌耐药水平的升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类临床标本大肠埃希菌分离株1100株,其中血液样本400株,痰液样本700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广谱β-内酰胺类等的耐药率均超过50.0%,痰液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高于血液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水平逐年升高,尿液样本尤为明显,临床医师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该院2011-2013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CLSI2012标准,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100%;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不断升高.结论 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在不断升高,应严格管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及相关耐药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探讨Ⅰ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43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做药敏试验;采用PCR扩增、DNA测序、DNA序列比对的方法 对其携带的Ⅰ类整合子相关耐约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4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亚胺培南4.7%、阿米卡星18.6%、头孢他啶、27.9%、头孢吡肟37.2%、头孢呋辛55.8%、复方磺胺甲嗯唑58.1%、妥布霉素74.4%、庆大霉素79.1%、头孢噻肟81.4%和哌拉两林83.7%.在4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有25株含有Ⅰ类整合子,其中18株携带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如介导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约物的耐药基因等;某些菌株携带的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相同.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广泛存在,整合子相关耐约基因在该菌耐药性的形成和播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77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产ESBLs耐药菌株的初步筛选,再通过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法确认产酶菌株.结果 77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萘定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我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36.36%,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较非产酶菌株增高,对氨苄西林、萘定酸全部耐药,而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敏感率100%.结论 郑州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出的2 330例非发酵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痰标本检出率最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比较低,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最高,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严重,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Ⅰ类整合子分布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0株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敏感、中介、耐药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判定.PCR方法检测临床大肠埃希菌中的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阳性与阴性菌株的耐药性差异,分析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性形成的的相关性.结果 18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头孢唑啉、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32.9%~92.3%.临床分离180株大肠埃希菌中intI带率为64.4%,intI性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川北地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突出.intI携带率高,并且与耐药性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 3745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9.1%),其次为分泌物(占13.7%).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2009年开始多数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在32.0%~54.6%之间波动;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在13.4% ~ 28.4%之间波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呈现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在15.3%~37.9%之间波动.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9.
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医院检测的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126株志贺茵均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分型,采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2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71株(占56.3%);鲍氏志贺菌34株(占27.0%);宋内志贺菌14株(占11.1%);痢疾志贺菌7株(占5.6%);其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达90.0%以上,对阿莫西林/棒酸、氨曲南的耐药率次之分别为72.2%和69.8%;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耐药率在10.0%以下;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20%~30%之间;主要流行菌福氏和鲍氏志贺菌对各种受试抗菌素的耐药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广州市部分医院所检测的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存在一定的交叉耐药,相关的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志贺菌菌型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张捍东  李旭 《安徽医药》2008,12(2):160-161
目的 对本院近3年大肠埃希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监测及产ESBLs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药敏实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我院 2004年~2006年临床分离的357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在40%左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0%左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 2004~2006年分别为 36.5%、38.7%、41.6%.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增加,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积极加强耐药监测,合理、规范选用抗菌药物,才能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9,(7):1160-1163
目的了解本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耐药数据,为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2017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2017年全院总送检病例数为955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7946例,多重耐药菌1450株,检出率为15.18%,检出最多的菌种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oli)674株,占46.48%;多重耐药菌最多来源于尿液标本(434株、占29.93%)。ESBL+E.coli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链阳霉素耐药率均为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仅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均较低。结论本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重症病区,医院应继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和防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烧伤病区抗生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8年来烧伤病区各类抗生素的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和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数,以及同期导致烧伤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水率,并对抗生素的使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年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中,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而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使用量的上升幅度较大;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的变化。与之相对应,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与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呈正相关,而该菌对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类(INH)抗生素的使用量密切相关,其中与INH的相关系数为负值。结论结果提示,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水平影响较大;在烧伤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减少碳青霉烯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加大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可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樊淑珍 《中国医药》2010,5(11):1073-1074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泌尿系感染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及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923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557株(60.3%);其次为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16.9%;肠球菌属耐药率普遍较高,仅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为10.9%. 结论 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4~2016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我院2014~2016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对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和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年间,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一定变化。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对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有缓慢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等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头孢他定、头孢吡肟、氨曲南等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观察期间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耐药率与DDDs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美罗培南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头孢硫脒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头孢唑肟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不同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耐药卡他莫拉菌的临床特点、药敏及耐药机制。方法:留取住院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分离48株卡他莫拉菌,建株保存,分析卡他莫拉菌对大环内酯类敏感及耐药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色原法测定茁鄄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结果: 48株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为93.8%(45/48);卡他莫拉菌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6.3%和41.7%。在23S rRNA突变位点检测中,A2982T、C3132T 等突变位点与大环内酯类耐药可能有关,未发现ermA、ermB、mefA 及merE等耐药基因。耐药组更多表现为喘息、肺部喘鸣音,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均日益增加,大环内酯类耐药组患儿更多表现为喘息,卡他莫拉菌耐药机制可能与23S rRNA位点发生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 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 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 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 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陈贤华  梁思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69-2270
目的:探讨本院2003~2007年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5年住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产ESBLs细菌的检测分析。结果:5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1 083株,痰、尿液和生殖分泌物等是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2003~2007年ESBL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5.3%、11.6%、33.2%、42.0%、26.8%。2003~2007年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每种抗生素耐药性没有连续性升高,只是不同程度的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零,是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感染的强有力抗生素,青霉素类耐药率为72%~90%,头孢菌素类耐药为18%~60%,喹诺酮类耐药率为45%~70%,氨基糖甙类耐药率为8%~63%,磺胺类耐药率为62%~73%,呋喃妥因耐药率为10%~13%,加酶抑制剂复方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舒坦、舒普深)耐药率为10%左右。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各类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是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15—2020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趋势,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大肠埃希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通过WHONET 5.6软件对2015—2020年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率等进行统计。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376株(非重复菌株),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40.7%)和痰液标本(30.2%),以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患者比较多见,构成比分别为19.1%、17.7%。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平均检出率为53.4%,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0.8%,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2.1%、0.9%,产ESBLs阳性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不产ESBLS菌株。2015—2020年间,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喹诺酮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6年间该综合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但耐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要密切关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情况。坚持动态监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发展趋势,有助于减缓耐药性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该期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产ESBLs菌211株,检出率11.0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42株,检出率11.61%,大肠埃希菌69株,检出率10.00%,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在0.00%~26.10%,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则高度耐药。结论两年来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与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高度重视产ESBLs细菌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是目前治疗ESBLs菌株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儿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大肠埃希菌86株,其中产ESBLs菌60株(69.77%),83.33%(50/60)来源于痰液标本;肺炎克雷伯菌62株,其中产ESBLs菌57株(91.94%),92.98%(53/57)来源于痰液标本。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1.67%、3.33%、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00%~96.6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51%~92.9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基本一致(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除外)。二者对大部分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头孢替坦除外),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安培南)、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以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