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宁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呼吸道感染和无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对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及111 例对照组儿童(55 例同期住院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56 例健康儿童) 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 检测。结果 260 例小儿肺炎衣原体抗体IgG 阳性率20 % ,其中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IgG阳性率26 % ,对照组IgG阳性率为12%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受试儿童< 3 岁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G 阳性率为16 % ,3 岁~组为15 % ,6 岁~组为24 % ,12 岁~15 岁组为43%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4 例(16% )为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结论 南宁地区各年龄组儿童都有一定比例的肺炎衣原体感染,临床上应重视小儿肺炎衣原体感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小儿肺炎及正常小儿循环中IgM、IgG类卡他布兰汉氏菌(BC菌)抗体。结果显示:(1)肺炎组BC菌IgM抗体的阳性率17.3%,IgG抗体的阳性率11%;正常对照组BC菌IgM、IgG抗体阳性率各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BC菌亦为我国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较常见病原。(2)早期肺炎以BC菌IgM抗体阳性率为高,提示IgM抗体可用以早期诊断BC菌肺炎。(3)临床资料表明,本病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和肺炎衣原体 (CP)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 ,经酶联免疫法检测MP、CP特异性IgM抗体双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2000年7月~2001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950例 ,其中男539例 ,女411例 ;急性支气管炎组544例 (男283例 ,女261例 ) ,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1]者406例 (男256例 ,女150例 )。二、方法选择国营华东电子管厂制造的DG3022A型酶联免疫检测仪 ,使用北京美迪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  相似文献   

4.
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1995年~1998年收治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32例 ,其中男79例 ,女53例 ;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4岁。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儿科成都会议修订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 ,对照组70例 ,治疗组用IVIG100mg~200mg/(kg·d) ,共2天~3天 ,同时抗炎对症治疗 ;对照组只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前查免疫功能 ,3周后复查。结果 :治疗组IgG、C3、CD3、CD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P<0.01) ,IgG1、IgG2、IgG3 增加。对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 (P>0.05)…  相似文献   

5.
儿童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3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进行了测定。报告如下。对象:1997年6月~1998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39例,其中肺炎50例,支气管炎4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感染23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样疾病、咽炎、扁桃体炎)24例;男91例,女48例;年龄9-5月~15-0岁,平均年龄4-2岁。方法:入院次日采集患儿静脉血1~2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待检。用倪安平[1]和Grayston描述的微量荧光法检测139例患儿血清的肺炎衣原…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现就在2001年里以呼吸道疾病住入我科病房的216例血清抗支原体抗体(包括IgG和IgM)阳性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60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我科自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 186例 ,其中 6 0例有肺外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7~ 2 0 0 0年我科收治的 6 0例肺炎 ,年龄 8个月~ 14岁。其中 3岁以下 8例 ,~ 6岁 32例 ,~ 14岁2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病例入选条件 :肺炎支原体肺炎符合《小儿内科学》第 3版诊断标准 ,血冷凝集试验滴定度≥ 1:32以上或恢复期较急性期 4倍升高者及 (或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1] 。并有其他系统器官受累表现。二、临床表现  6 0例除均有肺炎表现外 ,还具有以下表现 :1.血液系统 :溶血性贫血 …  相似文献   

8.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特异性IgG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1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简称肝炎组)与10例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简称无症状组),应用ELISA方法进行抗巨细胞病毒(CMV)IgG亚群检测,肝炎组中13例做了恢复期的复查。结果表明,肝炎组抗CMVIgG_2、IgG_4值均为较低水平,无症状组抗CMVIgG_1、IgG_3,值明显高于肝炎组;肝炎组恢复期抗CMVIgG_3明显增高,而抗CMVIgG_1增高不显著。提示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抗CMVIgG_3在抗CMV感染中起到一定作用,对CMV感染高危婴幼儿可考虑应用含高滴度抗CMV抗体的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 ,我科 2 0 0 1年 1~ 6月住院肺炎中MP肺炎比例明显增高 ,现将流行情况做一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支原体抗体 (MP IgM )检测阳性的 10 3例支原体感染病例中 ,结合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确诊的MP肺炎有 76例。 76例中男 6 0例 ,女 16例 ,<1岁 4 6例 (6 0 .5 % ) ,1岁~ 17例 (2 2 .4 % ) ,3岁~ 11例 (14 .5 % ) ,7岁~ 2例 (2 .6 % )。咳嗽 6 7例 ,气促4 1例 ,发热 39例 ,腹泻 17例 ,个别有皮疹 ,抽搐 ,共济失调 ,心悸等。肺部湿罗音 5 8例 ,哮鸣音 2 5例 ,呼吸音增粗 10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5 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进行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和T细胞亚群测定 ,发现ITP与MP感染有密切关系。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ITP患儿 5 6例 ,男 2 9例 ,女2 7例 ,年龄 5 .2± 2 .3岁 (2月~ 16岁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血小板减少 ,其中 43例发病前 8~ 15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病史。其余 13例无明显呼吸道感染史。均符合我国血液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其中急性型 (病程 <6个月 ) 47例 ,占 83 .9% ,慢性型 (病程 >6个月 ) 9例 ,占 16 .1%。春季发病 (3~ …  相似文献   

11.
阿奇霉素转换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于支原体肺炎 ,既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红霉素 ,但具有疗程长、胃肠反应重等缺点。阿奇霉素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 ,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 ,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本文用阿奇霉素转换治疗支原体肺炎 3 0例 ,以探讨其可行性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肺炎患儿 ,常规行血清学检测支原体抗体 (MP IgM )、MP IgM阳性者并结合临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90例。均有咳嗽 ,病程10d以上 5 2例 ( 5 7.8% ) ,喘息 3 2例 ( 3 5 .6% ) ,发热 43例( 47.8% ) ,胸闷 12例 ( 13 . 3 % )。WBC增高 2 …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年龄特点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B组柯萨奇病毒 (CVB)病原学检测的广泛应用 ,CVB感染在儿科疾病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不同年龄组小儿呼吸道CVB感染的疾病特点 ,对1995年10月~1999年12月中62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CVB抗原 (CVB -Ag)及CVB特异性IgM抗体 (CVB -IgM )检测 ,并做系统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5年10月~1999年12月我科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623例 ,其中男351例 ,女272例 ;0~1岁60例 ,~3岁172例 ,~6岁141例 ,~9岁124例 ,~12岁126例 ;临…  相似文献   

13.
小儿下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1992年11月~1997年8月对住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衣原体培养分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IgM、IgG抗体或PCR检测,以证实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衣原体(CPn)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并对...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发作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探讨呼吸道毒感染(RVI)和肺炎支原体感染(MPI)诱发儿童哮喘发作的机理,对1997年10月~1998年1月62例急性发作的儿童哮喘用ELISA方法检测人血清中特异性抗病毒IgM抗体;桥联酶标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抗原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62例哮喘急性发作中RVI阳性32例(占51.61%),MMP阳性11例(占17.74%)。结果表明。RVI是诱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  相似文献   

15.
支原体肺炎患儿高气道反应性与免疫功能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感染与小儿喘息性疾病有关[1]。本文检测了MP肺炎患儿气道反应性免疫功能,旨在探讨该疾病是否引起患儿高气道反应性及产生高气道反应性的机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根据酶联免疫法检测M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确诊为支原体肺炎[2]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6~12a。选同期非支原体感染致下呼吸道感染儿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各25例,年龄6~12a,既往均无喘息史,近3mo均未用过支气管扩张剂与皮质激素。二、方法 1.气道反应性测定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3wk后作气道反应性测定,采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近年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9~2001年我院收治68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支原体抗体(MP-IgM)及冷凝集试验检测,并对171例阳性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支原体感染患儿占呼吸道感染23.22%,且呈逐年增多趋势;2~6岁组感染率最高;MP可致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结论 支原体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十分密切,应重视对MP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呼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除可引起肺部炎症外,并可导致粒细胞减少。我院自199..6至1998.5共收治支原体肺炎330例,其中合并粒细胞减少症病例15例,占4.55%,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5岁,均因发热或咳嗽就诊,血清学检查示MP-IgM阳性着10例,痰液或咽拭子MP-PCR阳性者13例,其中MP-IgM;MP-PCR均阳性者8例,胸部X线检查,双侧点片状阴影者8例,大片状阴影者5例,1例合并左侧胸腔积液。2.…  相似文献   

18.
肺炎衣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引起的人类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临床诊断CP肺炎的病例逐渐增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97年1~11月间确诊为肺炎衣原体肺炎5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方法与结果 一、对象 1997年1~11月住院患儿符合肺炎诊断标准者385例,男261例,女124例。其中CP抗原阳性者101例(占26.9%),CP抗体阳性者81例(占21.6%),抗原抗体均阳性者50例为本组观察对象(占13.5%)。患儿年龄在8个月~12岁之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MP特异性抗体、PCR法检测咽拭子MPDNA,对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研究,发现29例具有近期感染依据。急性感染诊断标准:IgM≥1∶32,IgG≥1∶512[1],咽拭子PCR阳性。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我科住院患儿2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40d~15a,入院前病程≤1wk16例,~2wk12例,~4wk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F和抗G蛋白IgG抗体水平与哮喘儿童RSV感染及感染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以RSV(Long株)及表达RSVF和G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66例6岁以下哮喘患儿RSV流行期间双份血清中抗RSV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1)本组哮喘患儿RSV感染率为35%;(2)RSV感染组哮喘患儿血清抗F和G蛋白IgG抗体滴度明显低于非RSV感染组;(3)RSV感染后哮喘中~重度发作组血清抗F蛋白IgG抗体滴度明显低于轻度发作组;(4)哮喘患儿RSV感染后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F和G蛋白抗体滴度均有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在不同年龄组及两种蛋白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清抗F和抗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对哮喘患儿RSV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RSV感染后抗F和抗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的高低亦反映哮喘急性发作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