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建华 《海峡药学》2010,22(7):122-124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镇痛方案:对照组术后舒芬太尼100p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50pg加氟比洛芬酯2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术后随访24h,分别记录术后1、4、10、20、24h5个时间点患者的VAS、镇静评分、用药量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SPO2〈90%或呼吸次数〈10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24h内。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为(32.7±7.4)μg,明显多于实验组的(12.3±6.4)μg(P〈0.05)。对照组Ramsay镇定评分在术后1、4、10h3个时间点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循环功能稳定。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廖卫宁  张郃  钟瑞江 《江苏医药》2012,38(12):1467-1468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3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切皮前,S组硬膜外给予0.2μg/kg舒芬太尼,N组不用舒芬太尼作为对照.记录术中用药量、VAS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N组比较,S组术中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镇痛总患者自控镇痛( PCA)量减少,术后4、8、12 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结论 术前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可产生明显的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联合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的效果。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组(A组)、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3组患者快速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毕予连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术后2、4、8、24、48h的生命征和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术后2、4、8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患者术后24、48h的VAS评分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开胸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舒芬太尼预防性镇痛,镇痛时程长、疗效确切,镇痛效果优干单独使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反应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组,n=13)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n=13)。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术毕分别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于麻醉前(TO)、切皮后1h(T1)和术毕(T2)、术后24h(T3)、48h(T4)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23+B细胞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变化。同时测定外周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S组切皮后1h及术毕CD3细胞下降,术后24hCD。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P〈0.05),F组切皮后1hCD4/CD8升高(P〈0.05)。两组术后24hCD~B细胞均显著升高,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下(P〈0.05)降。两组在术中、术后NE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肺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n=20)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P组,n=20),于L1~2间隙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P组在切皮前20min,而C组在术后待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后,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2ml,30min后接镇痛泵,以4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00ml。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后2h(T1)和8h(T2)时,采静脉血6ml,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和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P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与术后镇痛相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可以更好地抑制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和S组,每组40例。两组的麻醉镇痛方法分别为:C组0.5%罗哌卡因3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舒芬太尼7.5μg稀释成3ml;S组0.5%罗哌卡因3ml+舒芬太尼2.5gg/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生理盐水3ml。镇痛泵的配制均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镇痛药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s组相比VAS评分高和BCS评级低,S组在术后4、8、12、24h的疼痛客观评分较C组低,C组PCEA期间的硬外总进药量(120.47±10.58)ml vs.(104.15±7.83)m1]比s组大,C组患者DI/D2比值大于5的比例(17.5%vs.5.O%)高于S组,S组不良反应少于C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的需求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小剂量吗啡联合静脉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48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吗啡+静脉舒芬太尼的镇痛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增用地佐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h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应用小剂量吗啡联合静脉舒芬太尼及地佐辛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案在保证优良镇痛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官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舒芬太尼负荷量为15μg,PC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500μ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不设背景输注,单次PCA剂量1mL,锁定时间为5min。手术后4,8,16,24,48h随访患者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静止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镇静程度(OAAS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PCEA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各时间点均高于PCIA组,术后48h时PCEA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PCI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相同剂量舒芬太尼PCIA效果优于PCEA。  相似文献   

9.
罗利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9-79,81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吗啡预先硬膜外输注进行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腰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吗啡预先硬膜外输注联合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并比较术中药物追加间隔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术中辅助药物使用间隔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且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Ⅲ级以上,未出现VAS评分Ⅳ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仅见恶心、呕吐、头昏等,其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有皮肤瘙痒的症状。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腹患者,吗啡预先硬膜外输注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时间长,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彭有圣  李慧华  赵培培 《江西医药》2013,(11):1075-107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方法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PCIA镇痛液配方;舒芬太尼组(B组),舒芬太尼2μg/h+氟哌啶3mg;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氟比洛芬酯200mg+舒芬太尼1μg/h+氟哌啶3mg,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ml。清醒拔管后行PCIA,记录术后4、8、12、24h和48hVAS评分,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在术后各时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超前镇痛防治全麻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手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无超前镇痛用药组即常规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10例。舒芬太尼组于手术前15 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5μg/kg)。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疼痛反应、生命体征、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结果常规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意识、疼痛反应、生命体征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组术后发生中等和严重疼痛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而常规组约有60%的患者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5μg/kg)能够防止手术停止麻醉后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而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并且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意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中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结合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中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手术后联合使用舒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进行镇痛,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两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7±0.6)分,舒芬太尼用量(17.7±6.9)μg,对照组的疼痛评分(3.5±1.5)分,舒芬太尼用量(44.2±18.5)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好,此外,在术后镇痛中,与舒芬太尼单一用药比较,与右美托咪啶的联合用药的镇痛效果更佳,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MRM)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前10 min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1;术后对照组以舒芬太尼100μg 和托烷司琼5 mg 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 于镇痛泵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以舒芬太尼75μg、托烷司琼5 mg 和氟比洛芬酯100 mg 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 于镇痛泵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0、4、8、12、24、48 h 的 V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0、4、8、12、24 h 各时间点时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48 h 内出现恶心、呕吐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手术且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0.75μg/ml舒芬太尼和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给予0.05mg/ml芬太尼和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VAS评分、48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按压次数、48h内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8、16、24、48h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48h内PCA按压次数和48h内PCEA用药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舒芬太尼10μg,B组注入生理盐水2 ml作为对照.记录BP、HR的变化、硬膜外用药量及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抑制发生.与B组比较,A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相似(P>0.05),但A组自控镇痛首次触发时间比B组迟,有效触发次数少(P<0.05).结论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减少硬膜外用药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19-19,40
目的比较吗啡与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吗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术后经硬膜外导管分别给予吗啡或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等。结果吗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和较小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患者均设置相同镇痛泵参数,监测并记录3、6、12、24、48 h VAB评分、48 h内按压镇痛泵次数、Ram B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术后VAB评分及48 h内按压镇痛泵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Ram B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较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PCIA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乳腺癌根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100μg、盐酸托烷司琼5mg;B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100mg、盐酸托烷司琼5mg。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观察两组患者镇痛开始后2h、4h、8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h泵按压次数,监测并记录镇痛开始时(0h)及开始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48h泵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郝景宇  许建军 《海峡药学》2010,22(8):208-20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维拉帕米在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超前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分为4组,待麻醉效果确切,切皮前分别向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5mL;舒芬太尼1μg·kg^-1;维拉帕米5mg·kg^-1;舒芬太尼1μg·kg^-1复合维拉帕米5mg·kg^-1。所有患者术后接电子镇痛泵,以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以Ramsay评分评价镇静状态。结果本研究中于切皮前经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1μg·kg^-1复合维拉帕米5mg·kg^-1,患者术后8h,12h,36h,72h的VAS评分降低,总PCA量减少.提示本组合对硬膜外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产生了超前镇痛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μg·kg^-1联合维拉帕米5mg·kg^-1用于硬膜外腔注射对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可产生超前镇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姚景  金光辉 《海峡药学》2009,21(8):127-128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未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作比较。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R组(0.15%罗哌卡因组)和S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1舒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4mL/h,自控给药量0.5mE/次,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用Bromage评分观察术后下肢运动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各时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24h、48hS组的VAS评分明显低千R组,S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术后两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