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超声声学定量(AQ)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将辽宁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27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2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房快速排空分数(LAEF)、峰值快速排空率(PRER);左心房存储容积(RV)和峰值充盈率(PFR)、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容量(ESV);左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AEF)和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房LAEF减低;RV和PFR增高;AEF和PAER增加。结论HCM组峰值左房管道功能减低,助力泵功能和储存器功能代偿性增强,AQ技术为左心房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心室肌非对称性肥厚伴左室高动力性收缩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疾病。近年来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广泛研究以及无创性心血管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HCM左室功能的认识日趋深入。 1收缩功能的研究 1.1收缩功能的异常:HCM患者心肌存在高动力性收缩,一般认为其与心肌钙代谢异常有关,细胞内高钙使肥厚的心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增强。最近Spirito等对HCM患者随访研究,发现有严重临床证状HCM患者10%出现左室收缩功能损伤,其与室壁变薄,腔室扩大有关,常导致难治性心衰,预后较差。Miki等也发现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HNCM)患者左室前向射血异常与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用 M-UCG、ECG 和 PCG 评价1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分别口服硫氮(艹卓)酮(90mg/d)或安慰剂2周后左室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服硫氮草酮组△D%无明显改变,EFo 斜率增加,IVRT 缩短,LVEDP 和 PCWP 轻度下降。多数患者症状缓解,无明显副作用。而安慰剂组未见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提示硫氮  相似文献   

4.
对111例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患者用心电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心民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的敏感性相似,分别为41.4¥和39.6%(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只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与电压标准比较,Romhilt-Estes计分系统并不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并且还会影响到左心室以及室间隔,很多是非对称性左室肥厚。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率和患者有无症状、室间隔肥厚程度密切相关。而ST-T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本文主要对肥厚型心肌病,尤其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现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检测38例高血压病、30例肥厚型心肌病和21例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运动耐量、正常对照32例。结果表明,三种患者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和运动耐量降低。运动时间<10分钟组较>10分钟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更为严重,而两组的EF却无明显差异。运动耐量随着舒张功能指标异常项数增加而逐步下降(r=-0.48,P<0.001)。提示左室舒张功能与运动耐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室局部与整体心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获取 36例正常人和 4 2例HCM患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离线分析正常人与HCM患者不同室壁舒张期心肌多普勒运动速度。测量的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速度 (Ve和Va)、Ve/Va比值反映左室局部舒张功能 ,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A值、左室等容舒张期 (IRT)反映左室整体功能 ,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室壁厚度。结果 ①HCM患者肥厚室间隔节段Ve、Va、Ve/Va的测值及二尖瓣血流频谱E/A值均比正常人测值明显降低 ,IRT比正常人明显延长(P <0 0 5 ) ;②HCM患者肥厚室间隔节段Ve、Va、Ve/Va的测值比其他左室节段明显降低 ;③E/A比值异常的HCM患者Ve/Va与E/A有相关关系 (r =0 70 4 )。④非梗阻型HCM患者肥厚室间隔厚度IVSt与Ve/Va有负相关关系 (r =- 0 6 14 )。结论 QTVI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以及局部与整体心肌舒张功能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HCM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提供较为敏感、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左房功能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的左房功能对维持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十分重要。左房功能主要包括蓄储功能、管道功能和辅泵功能。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表现为左心房容量增加、收缩期泵血功能增加及左房被动排空功能降低。年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构型、左房收缩前容积指数为影响左心房射血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左房功能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左室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收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AHCM患者的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出初步的分析。方法收集283例A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随访和观察,分析影响AHCM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HCM患者最常见的起病症状是胸闷、气短;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存在不同程度的ST-T改变,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33例伴有心房颤动(11.66%),29例有室性期前收缩(10.25%),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19例(6.71%),室颤1例(0.35%)。对269例AHCM患者进行了随访,从确诊后平均随访时间3.57±2.29年。随访中共有7例患者死亡(2.60%),其中心原性死亡2例,非心原性死亡5例;在存活的患者中,有18例曾经在随访期间因心脏原因(心衰、心律失常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冠心病需要介入治疗)再住院1-3次不等。合计心脏事件发生率9.30%。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确诊年龄(Hazard Ratio=1.055,95%CI1.016-1.095,P=0.005)、左房前后径(Hazard Ratio=1.099,95%CI:1.032-1.170,P=0.003)和左室射血分数(Hazard Ratio=0.919,95%CI0.865-0.975,P=0.005)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HCM的临床表现差异性很大,活动后胸闷、气短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多有异常T波倒置及ST段改变,该病预后相对较好。确诊年龄、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室射血分数可能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随着增龄或左房增大,患者预后变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连续人选自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心脏磁共振成像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或多排螺旋CT(MDCT)检查的患者共240例,总结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对AHCM预后的影响。结果74例(30.83%)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17例;33例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余39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23例(9.58%)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受累血管均为前降支单支病变;其中1例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余21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合并冠心病组(74例)与非冠心病组(143例)比较,前者平均年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均高于后者(P〈0.05);合并冠心病组预后较冠脉正常组差,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左室射血分数(HazardRatio==0.826,95%C10.746—0.915,P=0.001)和左房前后径大小(HazardRatio--1.423,95%CI:1.142-1.773,P=0.002)是影响AHcM合并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当对高龄、以胸痛主诉、合并高血压病及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高的AHCM患者常规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合并冠心病对AHCM预后有不良影响;LVEF和左房前后径大小是AHCM合并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及肺静脉口血流频谱来评价其舒张功能,探讨左室肥厚程度、左室流出道梗阻等因素对舒张功能损害程度有无影响.结果9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其中轻、中、重度损害分别占59%、27%、9%,舒张功能损害程度同左室肥厚程度等因素均无关.结论绝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经胸超声联合检测二尖瓣及肺静脉口血流频谱可准确有效地评价舒张功能,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同心肌肥厚程度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探索左室心肌延迟强化百分数(LGE%)与舒张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为临床预测及早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是否存在舒张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3.0 T CMR检查并确诊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65例及健康对照组45例,记录左室LGE...  相似文献   

13.
李建  张运 《山东医药》1999,39(20):34-34
应用脉冲波多普勒(PW)技术获得二尖瓣血流频谱可用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但易受年龄、心率、心脏前后负荷等因素的影响,当左房压升高、左室早期充盈增加时,二尖瓣血流频谱可出现“假性正常化”,影响了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判定。而肺静脉血流频谱可更准确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PW所获得的肺静脉血流频谱及声学定量技术获得的左室容量曲线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原发性HCM患者32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平均5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QTVI测量 31例HCM患者 (HCM组 )和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 (Va) ,计算平均Ve、Va和Ve/Va比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A值和E与平均Ve的比值 (E/Ve)。结果 :HCM患者平均Ve和Ve/Va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Ve:(3.6 4± 1.4 1)cm/s∶(8.2 1±1.6 9)cm/s,P <0 .0 1;Ve/Va:(0 .92± 0 .5 1)∶(1.5 7± 0 .5 0 ) ,P <0 .0 1;E和E/A较对照组减低 [E :(74 .73±2 6 .5 5 )cm/s∶(84 .0 0± 14 .5 7)cm/s ,P =0 .14 2 ;E/A :(1.12± 0 .4 9)∶(1.6 8± 0 .4 1) ,P <0 .0 1;E/V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2 3.0 3± 7.73)∶(10 .5 3± 2 .6 7) ,P <0 .0 1]。E/A <1者 14例 (4 5 .2 % ) ,Ve/Va <1者 2 0例 (6 4 .5 % ) ;E/A >1的HCM患者其Ve和Ve/Va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E/Ve明显增高。结论 :HCM患者二尖瓣口多普勒血流信号E、A受前负荷和左房收缩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准确评价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和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自1996年4月-1999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28例HCM,其心电图改变酷似冠心病,多被误诊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病(无症状性)”,为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避免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CG)观察32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程度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32例均检出室性早搏(VE),6例有非持续性VT(18.8%)。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最大厚度VT与非VT组无显著差别,按10个节段计算的左室平均厚度得分两组无显著差别。VT与非VT组舒张功能均明显受损,但两组舒张功能异常程度无显著差别。提示HCM左室肥厚与舒张功能异常程度与VT无明显相关性,致心律失常基质与该病在超声上的特征性表现无同一性。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肥厚型心肌病(Ⅰ型前间隔肥大14例,Ⅱ型前间隔、后间隔均肥大18例,Ⅲ型左心室前壁或/和侧壁、后壁肥大7例,Ⅳ型心尖部肥大5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大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高侧壁,具有特殊性。其它三型患者异常Q波、ST-T改变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对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发现其舒张功能改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防止高血压病进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校正QT(QTc)间期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4年6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103例DCM患者,根据心电图QTc时限分为QTc间期>440 ms组59例,QTc间期≤440 ms组44例,比较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果 QTc>440 ms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大于QTc≤440 ms组(均P<0.05);QTc>440 ms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小于QTc≤440 ms组(均P<0.01)。LVESD、LVEDD与QTc间期呈正相关(r=0.261,P<0.01、r=0.252,P<0.05);LVEF、FS与QTc间期呈负相关(r=-0.275,P<0.01、r=-0.304,P<0.01)。结论 DCM患者QTc间期与左室内径以及收缩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