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革叶耳蕨、黑鳞耳蕨和三叉耳蕨根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3种耳蕨根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法)对3种蕨类根中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3种耳蕨根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一致,有显著差异的成分是甾醇类化合物。结论3种耳蕨根均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大青叶脂溶性成分的73.98%,大青叶主要的脂溶性成分是α-亚麻酸(12.02%),γ-谷甾醇(5.93%),棕榈酸(5.6%),7,10,13-二十碳三烯酸(4.82%)和油酸(3.78%).结论:亚麻酸、棕榈酸和油酸是大青叶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18):2544-254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马蹄蕨的化学成分提供参考。方法:对马蹄蕨中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与结论:共检出52个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43个成分,以有机酸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为主要物质。这43个成分均为首次在马蹄蕨中被鉴定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取、分离和鉴定无粉五角叶粉背蕨中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无粉五角叶粉背蕨中得到4个成分:三十二烷醇 (dotriacontanol)、软脂酸 (hexadecanoic acid)、β-谷甾醇 (β-sitosterol)和Alepterolic acid.结论 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蓍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方法 分两步提取蓍草,先用95%乙醇超声提取,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采用GC-MS法,通过NIST10谱库检索,同时结合人工解析,鉴定蓍草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脂溶性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蓍草中共分离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9种,占石油醚萃取总量的82.74%。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表木栓醇(33.16%)、乙酸羽扇醇酯(10.99%)、棕榈酸(7.98%)、豆甾醇(3.68%)、硬脂酸(3.55%)、木栓酮(3.51%)等。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蓍草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并为进一步探讨蓍草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GC-MS分析山茱萸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山茱萸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山茱萸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24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93.63%,主要成分是豆甾醇(21.30%),alpha-香树精(14.69%),谷甾醇(11.87%),6-乙基-2,5二羟基-1,4萘醌(8.61%),维生素E(7.55%)。结论首次通过GC-MS法从山茱萸中发现了齐墩果13(18)-烯,8、24二烯-3乙酸酯-羊毛甾及乌苏-12烯-28-醛。  相似文献   

7.
中药女贞子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中药女贞子的品质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以利于更全面地对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展活性单体的深入研究。方法:女贞子经乙醇提取后,对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和女贞子弱脂溶性有效成分红景天苷及其活性衍生物的薄层色谱行为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女贞于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为:硅胶G板,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液分别用环己烷乙酸乙酯-乙酸(5:2:1)和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1:1)展开;红景天苷及其衍生物用乙酸乙酯-甲醇-乙酸(8:1:1)展开,10%硫酸乙醇液显色。结论:以上色谱条件可以满意分离和鉴别女贞于脂溶性和弱脂溶性活性成分及红景天苷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浅裂鳞毛蕨的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甩技术首次对浅裂鳞毛蕨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浅裂鳞毛蕨根中鉴定了21个化舍物,占根中成分的90.31%;从叶中鉴定了21个化舍物,占叶中成分的89.24%。结论(Z)-9-十八碳烯酸是浅裂鳞毛蕨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开封产紫白菊花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开封产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白色菊花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白色菊花中分离出56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43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3.92%。其中鉴定了18个脂肪酸成分。结论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类(34.81%),其次为烷烃类(29.83%)、萜类(13.39%)、甾醇类(5.89%)。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与气相色谱 质技术谱分析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强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为指标,确定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条件,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45 ℃,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强25 MPa,乙醇浓度90%。用气质联用技术从中鉴定了22种化合物,其中丹参酮类成分以铁锈醇(5.54%)、丹参酮ⅡA(12.54%)、隐丹参酮(8.39%)及异隐丹参酮(11.92%)为主。结论白花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可作为一种富含丹参酮类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材料,该实验结果为白花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有柄石韦和绒毛石韦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管(30.0m×250μ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0mL.min-1,电离方式为EI源,电离能量为70eV。结果:首次从有柄石韦叶中鉴定出39种化合物,从绒毛石韦叶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有12种二者是相同的。结论:2种石韦属植物叶的挥发油成分有明显的相同点,但是二者的主要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有柄石韦叶中的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绒毛石韦叶中的石竹烯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叶化学成分的HPLC-DAD/ESI-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光谱检测/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PLC—DAD/ESI—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山楂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以60%乙醇回流提取山楂叶原药材,再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使用YMCODS—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进行分析,以乙腈-0.1%甲酸溶液(15:8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ESI质谱条件:负离子扫描模式,喷针电压3500V,毛细管电压-20V,干燥气(N2)压力21psi,扫描范围300—800amu,雾化温度300℃。结果:通过液-质联用技术以及紫外扫描,鉴定出山楂叶中11个主要化学成分。结论:通过HPLC-DAD/ESI-MS联用技术,为鉴定山楂叶中的化学成分建立起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南山藤叶非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山藤叶中的非甾体类化学成分,阐明其物质基础。方法:利用硅胶、凝胶、MCI等色谱技术手段,对南山藤叶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运用MS、NMR等波谱方法确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萝藦科南山藤属植物南山藤的干燥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蒲公英赛醇(1),谷甾醇(2),丁香树脂醇(3),梣皮树脂醇(4),栎焦油酸(5),β-胡萝卜苷(6),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7),吲哚-3-甲醛(8),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9)。结论:酰胺类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萝藦科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大青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大青叶挥发性成分的89.95%,大青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32%)、壬醛(5.99%)、苯乙基异硫氰酸酯(5.79%)和棕榈酸(5.62%)。结论:棕榈酸和苯甲醇可能是大青叶药材中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高红梅  赵阿娜  于秀华 《中国药房》2012,(47):4480-4481
目的:对马齿苋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电喷雾质谱、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谱、1H-1H-COSY谱、异核多量子关系谱、多键碳氢关系谱等谱学技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齿苋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苷(1)、十三烷酸(2)、9,12-十八碳二烯酸(3)、11,14,17-二十碳三烯酸(4)、二十六烷酸(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紫苏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对紫苏梗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1)、齐墩果酸(2)、常春藤皂苷元(3)、芹菜素(4)、2,6-二甲氧基苯醌(5)、肌醇(6)。结论:化合物1、3、4、5和6均为首次从紫苏梗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底雪梅  闫福林 《安徽医药》2013,17(9):1470-1472
目的研究毛叶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叶香茶菜叶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6个为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即:Enmein(1),Hebeirubescensin K(2),冬凌草甲素(3),Parvifoline G(4),Maoyecrystal A(5),Maoyecrystal L(6);四个三萜即:2α-羟基乌苏酸(7),委菱菜酸(8),Hyptadienic acid(9),2α,3α-二羟基.12烯_28坞苏酸(10);一个黄酮:Ladanetin(11);另外一个为β-瑚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4,8,10,11均为首次从毛叶香茶菜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属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