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肺癌细胞系PA(人低转移性肺腺癌细胞株)、PG(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细胞株)时重组基地膜侵袭作用及消瘤保肺丸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低荆量组、清肺化痰丸对照组,生理盐水空白组4组,每组2只.每组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每次10 ml/kg.其中高、低荆量组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10、5倍,对照组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5倍,空白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日,末次给药后2 h内分别从耳中央动脉无茵采血,制备舍药血清,采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建立了人肿瘤细胞体外侵袭模型,光学显微镜观察侵袭细胞的相对数目来表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人肺癌PA、P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瘤保肺丸能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系PG、PA对重组基底膜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消瘤保肺丸对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在人肺癌PG细胞株中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人肺癌PG细胞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干预作用下的表达情况.随机分为4组即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组.结果 E-cadherin与α-catenin、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作用下阳性表达率不同,其中E-cadherin在消瘤保肺丸的影响下阳性表达率较低,明显低于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P<0.01);而α-catenin、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干预作用下阳性表达率较高,且高于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 消瘤保肺丸对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影响显著,提示其对肺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表明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乌梅丸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该方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建立乌梅丸有效成分和靶点数据集,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建立乳腺癌肺转移相关靶点数据集,并将中药靶点和疾病靶点数据相匹配。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进行中药-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的网络分析,STRING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O)分析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发现乌梅丸治疗乳腺癌肺转移有108个可能的重要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GO富集分析得到乳腺癌肺转移相关的29个细胞组分(CC),1 218个生物学过程(BP)及125个分子功能(MF),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乳腺癌肺转移相关的118条通路(P<0.05),包括MAPK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途径等。体外实验表明,乌梅丸的有效成分肉桂醛具有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一定程度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论 乌梅丸对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多机制的,本研究结果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贝母素乙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增强化疗药物对胃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胃癌耐药SGC7901/VCR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ip给药,每2天给药1次,共给药6次。治疗期间观察裸鼠体质量,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治疗后移植瘤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联合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的质量,联合用药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P-gp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结论 贝母素乙可以增强胃癌耐药细胞移植瘤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能够显著抑制胃癌耐药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中P-gp表达和升高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消瘤保肺丸对人肺癌PG细胞中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表达的情况.随机分为四组,即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分析电泳凝胶的灰度值.结果 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对3种分子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1).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α-catenin、β-catenin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E-cad表达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α-catenin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消瘤保肺丸对人肺癌PG细胞的E-cad、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消瘤保肺丸对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实验为今后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增强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5%、10%)处理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低体积分数(0.1%、0.5%、1%)含药血清处理共培养的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双染检测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STAT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分泌。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5%、10%)能有效抑制HCT-116、NK-92MI细胞增殖(P<0.01),但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能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P<0.05,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激活p-STAT4磷酸化,促进IFN-γ表达(P<0.05)。ELISA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提高IFN-γ分泌量(P<0.01)。结论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增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活性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4通路,增加NK细胞IFN-γ分泌量,下调Bcl-xl、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寿胎丸含药血清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滋养层细胞,采用高、中、低剂量寿胎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以空白血清、地屈孕酮含药血清为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FCM)及Transwell 侵袭移动实验测定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分布及侵袭迁移能力。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滋养层细胞经寿胎丸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S期细胞比例增高,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寿胎丸低剂量组比较,寿胎丸中、高剂量组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更加明显(P<0.05)。  结论:寿胎丸含药血清可促进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迁移能力,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皂角刺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皂角刺药液,50只健康SD大鼠分为皂角刺高中低剂量组(每1 mL分别含有生药2 000,1 000, 500 mg),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50 mg·kg-1)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5个组,按20 mL·kg-1大鼠体质量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取含药血清培养液在体外作用于SW-480细胞(密度为1×106/mL),分别在24, 48, 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SW-480增殖的影响;加入药物血清培养液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W-480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el-2相关x蛋白(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皂角刺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细胞的吸光度(A)在20,40,60 h均明显低于空白组(0.370±0.005)%,(0.624±008)%,(1.078±0.038)%( P<0.01);皂角刺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液诱导SW-480凋亡依次为(37.386±0.163)%,(35.834±0.092 3)%,(27.572±1.19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5.036±0.378)%(P<0.01);皂角刺含药血清培养液对SW-480细胞的Bcl-2表达(0.258±0.037, 0.442±0.024和0.652±0.07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936±0.047)(P<0.01),随灌胃给药的药物剂量增加Bcl-2表达而增加,而Bax表达(1.946±0.017,1.810±0.023和1.810±0.02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260±0.029)(P<0.01), Bax表达反而减少。结论: 皂角刺含药血清对能抑制SW-480生长和诱导其凋亡,Bcl-2 mRNA基因表达减少与Bax mRNA基因表达增多可能是皂角刺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 SKBR–3 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SKBR–3 细胞以 2×106·2 mL-1 的密度接种到 6 孔培养板中,共 5 组。72 h 后损伤细胞,并加入 1 倍、2 倍、3 倍 剂量的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以曲妥珠单抗为阳性对照,空白血清为空白对照。加药后 24 h、48 h 和 72 h 细胞划痕实验 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对 SKBR–3 细胞迁移的影响;SKBR–3 细胞培养 48 h,加入上述药物,24 h 后 Western blot 检测 Her–2 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消瘤颗粒和曲妥珠单抗抑制 SKBR–3 细胞迁移的作用明显,24 h、48 h 和 72 h 三个时间点,与空 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扶正消瘤颗粒 1 倍剂量组和 2 倍剂量组对 SKBR–3 细胞 Her–2 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扶正消瘤颗粒 3 倍剂量 组抑制 Her–2 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曲妥珠单抗明显抑制 Her–2 蛋白表达, 与扶正消瘤颗粒 1 倍剂量组和 2 倍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扶正消瘤颗粒 能明显抑制乳腺癌 SKBR–3 细胞迁移,3 倍剂量的扶正消瘤颗粒和曲妥珠单抗对 SKBR–3 细胞 Her–2 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对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生脉注射液的最佳浓度,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用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联合照射组,照射组和姜黄素联合照射对照组。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和抑瘤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生脉注射液给药后,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高剂量联合照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及抑瘤率明显升高,其STAT3、p-STAT3表达亦显著下调。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CNE-2R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可能与抑制STAT3表达与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恺飞 《中草药》2010,41(11):1823-1828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人胃癌BGC-803细胞增殖和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Hoechst染色法检测藤黄酸对BGC-80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侵袭小室模型等方法检测藤黄酸对BGC-803细胞侵袭、黏附、迁移的影响;运用RT-PCR、Western-blotting法分析藤黄酸对胃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相关基因bcl-2、bax、细胞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藤黄酸抑制BGC-80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低浓度的藤黄酸处理BGC-803细胞后,可明显降低胃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随着藤黄酸浓度的增大,bcl-2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藤黄酸对胃癌细胞BGC-803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相关性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I、CAM-1及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消瘤方对Lewis肺癌小鼠瘤质量及肺转移灶的影响,检测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m-23 mRNA表达的情况,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化痰消瘤方组(50 g·kg~(-1)·d~(-1)),环磷酰胺(CTX)组[0.06 g·kg~(-1)·(3,7 d)~(-1)],共3组,每组10只。右腋下注射细胞悬液建立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造模后观察21 d,处死,剥离瘤组织,计算抑瘤率,摘取肺组织,固定后显微镜下观察肺转移灶个数,计算抗肺转移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瘤组织中nm-23,VEGF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nm-23,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化痰消瘤方组及环磷酰胺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化痰消瘤方及环磷酰胺能显著下调VEGF蛋白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P0.01),能显著上调nm-2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化痰消瘤方具有抑制Lewis肺癌瘤体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减弱了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上调nm23 mRNA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生成与转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解毒法拆方含药血清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健脾组、活血组、解毒组、健脾活血组、健脾解毒组和健脾活血解毒组,分别采用酸性磷酸酶法(APA)、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以及自噬相关基因LC3表达.结果:各组10%含药血清作用24h后均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但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光镜下可见,健脾活血解毒法各组含药血清作用24 h后,细胞数量减少,且体积变小;细胞早期及中晚期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自噬相关蛋白LC3出现活性剪切条带.结论:健脾活血解毒法含药各拆方血清体外可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与自噬作用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组织形态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探讨麝香乌龙丸治疗兔KOA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成年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10只,造模组30只。采用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兔KO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麝香乌龙丸低、高剂量组(C,D,n=10),ig给予麝香乌龙丸0.6,1.2 g·kg-1·d-1,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切取软骨组织,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中p38MAPK,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麝香乌龙丸低、高剂量组均能减轻兔软骨的病理损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乌龙丸低、高剂量组均能降低软骨中p38MAPK及Caspase-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麝香乌龙丸能够减轻兔骨关节炎软骨病理损害;麝香乌龙丸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与其能降低p38MAPK,Caspase-3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当归补血汤对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分子表达的研究,探讨当归补血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Transwell建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型(以下简称共培养模型),在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干预下,通过CCK-8法观察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正常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有差异性(P<0.01,P<0.01,P<0.05);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共培养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均能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R1,VEGFR2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VEGF与VEGFR和sVEGFR两种受体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孙雯雯  窦金霞  张琳  乔丽葵  沈娜  高文远 《中草药》2017,48(7):1362-1368
目的观察山药提取物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疗法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荷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干细胞荷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C-CIK组、山药提取物组、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DC-CIK组、联合治疗组裸鼠在肿瘤干细胞接种第4天后通过尾iv 1×106个DC-CIK细胞给予治疗,每周2次,共3周;山药提取物组和联合治疗组,按山药提取物125 mg/kg给药,每天ig给药1次,共3周;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各组裸鼠在治疗3周期间每2天测量瘤体大小及裸鼠体质量,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山药提取物组、DC-CIK组、联合治疗组的瘤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抑瘤率为51.26%。在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方面,联合治疗组与DC-CIK组、山药提取物组相比,PI3K/Akt通路中关键基因PI3KR1,Wnt/β-catenin通路中关键基因Wnt1,Notch通路中关键基因Notch1的m RNA表达均有所下调,DC-CIK组和山药提取物组相比,各基因m RNA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抑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夜香树甾体皂苷(SSCN)对肝癌HepG2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抑瘤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夜香树叶中提取并鉴定SSCN;建立BALB/c裸鼠HepG2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将荷人肝癌裸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沙利度胺组(TLD 200 mg·kg-1),SSCN低,中,高组(4,6,8 mg·kg-1,ip, 隔日1次,连续30 d),观察SSCN的肿瘤抑制作用。治疗期间测量皮下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30 d后处死裸鼠,剖取肿瘤,行常规制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病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检测移植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TLD组裸鼠ip对肝癌HepG2 BALB/c裸鼠相对肿瘤增殖率为42.19%,SSCN 4,6,8 mg·kg-1的增殖率分别为48.26%,42.94%,41.57%,随着剂量的增高其相对肿瘤增殖率逐渐下降,SSCN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镜下观察,SSCN高剂量组见到大量坏死细胞外,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NS组荷瘤小鼠的肿瘤细胞中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与NS组比较,TLD组和SSCN高剂量组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夜香树甾体皂苷体内对BALB/c小鼠肝癌移植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CNA和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向舒  唐宏伟  周军  张胜  李湘洲  黄丹 《中草药》2017,48(23):4952-4957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绿原酸处理HCT116细胞,未处理组为对照组,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处理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雄性性别决定基因相关高迁移率族盒基因(SOX4)、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4个基因进行验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调基因中NDRG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表明,经绿原酸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为161个(差异倍数大于2),表达下调的基因为64个(差异倍数小于0.5)。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生物过程、细胞组分等功能。Real-time PCR检测证实IGFBP3、NDRG1基因经绿原酸处理后表达明显上调(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经绿原酸处理后NDRG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结合Real-time PCR技术筛选出绿原酸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绿原酸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毅  谢雁鸣  黎元元  崔鑫  席俊羽 《中草药》2022,53(18):5768-5785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筛选可对细胞焦亡起调控作用的中药。方法 从TCGA、GEO数据库中获取乳腺癌相关数据集;使用R、Perl语言对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异进行评估;对数据集分别进行细胞焦亡基因分型及预后差异基因分型,并对各分型进行多组学分析;构建预后模型、进行风险评分,按照风险评分分组进行亚组多组学分析并检验对生存的预测能力;以细胞焦亡基因为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细胞焦亡靶点-成分-中药”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进而得出核心中药及其相关属性。结果 大多数细胞焦亡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异常并具有拷贝数变异,细胞肿瘤抗原(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11个基因发生了体细胞突变;细胞焦亡分型中A亚型预后好、细胞焦亡基因及免疫相关通路高表达、免疫细胞含量高;B型与之相反,且A、B两亚型差异明显,其分型差异基因有1223个。将不同的焦亡基因重新聚类,得到3个基因型,乳腺癌细胞焦亡预后差异基因分型中I组预后最好,II组最差,I组主要为基因及细胞焦亡基因高表达,II组主要呈现低表达。预后模型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低风险组细胞焦亡基因高表达、预后好,高风险组相反,通过列线图可对患者不同临床特征进行预后评估;免疫细胞与风险评分相关性大多呈负相关;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及总评分均为高风险组更低,肿瘤突变负荷则高风险组更高;干细胞与风险得分呈正相关。“细胞焦亡靶点-成分-中药”网络得出木蝴蝶、红花等17味中药为核心药物,其性味主要为苦寒,次以辛温,辅以甘平之品,主要调节肝、肺、脾、胃等脏腑。结论 细胞焦亡基因在乳腺癌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调控细胞焦亡基因的中药主要有木蝴蝶、红花等17味药物,可为乳腺癌的诊疗及中药干预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灵芝多糖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使用胃癌细胞株MKN45及AGS,分为空白组、顺铂组、灵芝多糖(20,10,5 g·L~(-1))组,加入药物孵育24,48 h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体内实验,6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使用Walker-256肿瘤细胞移植法建立胃肿瘤模型。1周后,除空白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后测量肿瘤大小,并取部分胃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作用24,48 h后,均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MKN45和AGS的生长(P0.05);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作用24 h均可以有效促进胃癌细胞MKN45和AGS的凋亡(P0.05),可以抑制AGS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停留在G1期(P0.05)。体内实验表明,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可以有效抑制胃部肿瘤的生长,同时增加Bax基因表达量,抑制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体内外抑制胃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与增加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