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经妇女体成分与血脂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体成分与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100名绝经妇女的BMI、脂肪含量、E2及血脂(TC、TG、HDL-C、LDL-C),对年龄、绝经年限、E2、体成分(BMI、脂肪含量)与血脂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BMI及脂肪含量与TG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0.698(P<0.01);BMI及脂肪含量与TC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6、0.430(P<0.01);BMI及脂肪含量与HDL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9、-0.385(P<0.01);年龄、绝经年限、E2与血脂均无明显相关性。(2)消除年龄、绝经年限、E2的影响,BMI及脂肪含量与TG的r分别为0.593、0.661(P<0.01),BMI及脂肪含量与TC的r分别为0.371、0.382(P<0.01),BMI及脂肪含量与HDL的r分别为-0.238(P<0.05)、-0.300(P<0.01)。(3)年龄与体成分(BMI、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4、0.320(P<0.01);E2与体成分(BMI、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6(P<0.05)、0.271(P<0.01)。(4)BMI与脂肪含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01(P<0.01)。两者关系可拟合方程脂肪含量(%)=1.477BMI(kg/m2),R值为0.998,R2为0.996(P<0.001)。结论绝经妇女体成分(BMI、脂肪含量)与血脂具有相关性,控制绝经妇女的体重(脂肪含量)过度增长将有助于预防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insuline resistance,IR)的发生特点,寻找影响术后IR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拟手术的胃癌病人5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测量,并利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测定病人人体组成,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胰岛素、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维A结合蛋白、IgG、IgA、IgM、C3和C4等营养及免疫指标.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胃癌术后IR的发生率为49.02%,IR指数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和脂肪密切相关,腰围与IR状态的回归关系明显,腰围对是否发生IR估计的正确率为72.5%.术后第1天血糖、胰岛素、腰围与IR指数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胃癌术后病人存在IR,与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质指数和脂肪含量呈明显正相关.术后第1天血糖、胰岛素和腰围足能够反映术后IR的重要因素,腰围是能够预测IR的较为简单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体重指数、体脂和雌激素分泌之间的关系。方法 上海市区 5 0~ 70岁社区绝经后女性健康志愿者共 4 5 7例 ,进行身高体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测定、腰椎和髋部脂肪成分的检测 ,以及随机选取 118例志愿者进行血清雌激素的测定。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骨质疏松 (Non OP)组中体重指数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 5 3和 0 . 5 4 ,骨质疏松 (OP)组分别为 0 .33和 0 . 33;Non OP组中体重指数与腰椎和髋部体脂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1和 0 . 0 92 ,OP组分别为 0 . 72和 0 .2 7;Non OP组的血清雌激素浓度与体脂呈弱相关 ,OP组血清雌激素浓度与体脂无关。Non- OP组中体重指数大于OP组 ,体脂低于OP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经体重指数校正后 ,体脂 (即体脂 /体重指数 ,亦即体脂在体重中所占的比重 ) ,OP组体脂明显大于Non -OP组 (P <0 . 0 5 )。结论 体重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体脂在体重中的比重增加会降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 ,这种体脂的增加与雌激素可能无关。绝经后妇女应在不增加体脂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体重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绝经后女性的体成分与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腰椎、髋部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919例绝经后女性的体成分、正位腰椎和髋部BMD.结果 下身脂肪量、全身脂肪量和全身瘦组织量与年龄、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都相关(P<0.05~0.01),但只有绝经年限进入体成分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采用复合或三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体成分随绝经年限的延长有下降趋势.绝经10年以上女性的下身脂肪量和全身瘦组织量显著减少,分别较绝经年限5年以内女性下降8.6%和3.1%.所有部位的体成分与所测区域的BMD 均呈正相关(P<0.05~0.01),控制体重变量后,仅有全身脂肪量与腰椎BMD 呈正相关(P<0.05),而全身瘦组织量与髋部BMD 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体成分是影响腰椎和髋部BMD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腰椎BMD影响最大的是全身脂肪量,而对髋部BMD影响最大的是全身瘦组织量.BMD 越低者,全身脂肪量和全身瘦组织量也越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后女性的体成分与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腰椎、髋部BMD相关,其中,绝经年限对体成分的影响最大,体成分组分对BMD的影响存在部位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后体脂分布的改变以及体脂分布改变与胰岛素抵抗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65例行胃旁路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测定术前术后6个月的代谢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以及DEXA法测定身体组成与体脂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改变情况,两变量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总脂肪量、躯干及上下肢脂肪量显著下降(P<0.05),全身体脂率,上下肢体脂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腹型肥胖指标腰围从术前(98.10±13.03)cm降至(91.60±7.88)cm(P<0.01),Android区体脂率从术前(37.71±10.24)%降至(29.44±12.11)% (P <0.05),HOMA-IR从3.62±5.18降至1.79±1.52(P <0.05).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与腰围改变量呈正相关(P<0.01),与Android区体脂率改变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旁路术后体脂分布发生改变,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与腹部脂肪分布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5~10年)骨密度及相关身体成分指标,分析身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①选取2017年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妇女956名(排除相关原发疾病),其中围绝经期510名,绝经后446名,并分别记录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②使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1~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全髋的骨密度以及全身脂肪、肌肉含量与骨矿含量。结果 一般情况分析发现,重庆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身高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为(156.81 ± 5.27) cm、(153.32 ±5.51) cm],而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 绝经后妇女肌肉含量(37.91 ± 6.42) kg、脂肪含量(17.84 ± 2.16) kg、骨矿含量(1.58±0.41) kg均较围绝经期妇女 [(37.88 ± 6.15) kg、(19.21 ± 2.07) kg、(1.75±0.20) kg ]降低。绝经后妇女诊断骨质疏松与低骨量的比例分别为28.92%、41.03%,高于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的发生率(28.63%)。围绝经期妇女腰椎1~4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及全髋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是(1.0 959 ± 0.1 603) g/m2和(0.8 410 ± 0.1 606) g/m2,(0.8 178 ± 0.1 577) g/m2和(0.7 872 ± 0.1 585) g/m2,(0.6 946 ± 0.1 252) g/m2和(0.6 728±0.1 274) g/m2,(1.0 329 ± 0.1 712) g/m2和(1.0 030±0.1 737) g/m2,(0.8 773 ± 0.1 448) g/m2和(0.8 495 ± 0.1 478) g/m2]。结论 绝经后妇女髋部、腰椎等部位BMD均较围绝经期妇女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及低骨量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升高;和围绝经期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全身脂肪含量偏低;BMD与全身肌肉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仫佬族绝经前与绝经后女性体成分和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探讨体成分的变化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广西仫佬族成年女性200名,追溯其三代均为仫佬族,应用TANITA-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其肌肉量、脂肪量等体成分指标,采用SONOT3000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其右侧跟骨的骨硬度指数。结果 (1)绝经前女性的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四肢肌肉量、推定骨量、骨硬度指数和T值等均显著高于绝经后女性(P0.01);而绝经前女性的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显著低于绝经后女性(P0.01)。(2)绝经前女性和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6%和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发现肌肉量、四肢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与骨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而当控制年龄和绝经状态后体成分和骨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根据年龄分组后发现,≥50岁组的肌肉量各指标与骨密度存在较显著的关联(P0.05),而50岁组的体成分与骨密度不存在关联性(P0.05)。(4)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绝经状态、躯干肌肉量和内脏脂肪量与骨密度相关,而躯干肌肉量对骨密度影响最大。结论仫佬族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控制年龄和绝经因素后,只有躯干肌肉量与骨密度较显著相关,结果可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62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按年龄分两组(A组:<60岁;B组:≥60岁),同一年龄段按体重指数各分为两组(L-BMI组:BMI<25 kg/m~2;H-BMI组:BMI≥25 kg/m~2)进行分析.结果 H-BMI组多部位骨密度明显高于L-BMI组(P<0.05或P<0.01).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体重及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相关,其中体重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32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绝经组)和27名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非绝经正常对照者(非绝经组)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BMD、BMC、T值、Z值。结果 绝经组和非绝经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12.43±7.90ng/ml和11.76±4.42ng/ml,两组之间无差异;两组血清瘦素浓度均与体重、BMI和脂肪含量(Fat%)显著正相关,绝经组的瘦素水平与BMD及BMC无相关性,非绝经组瘦素浓度与BMDIL3和BMCL5相关(r=0.132,P<0.05;r=0.140,P<0.05),但调整BMI后瘦素浓度与BMD及BMC:的相关性消失(r=0.079,P>0.05;r=0.067,P>0.05)。结论成年妇女瘦素水平与体重、体脂及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瘦素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绝经后妇女不同部位骨密度值与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得分、体表面积(BS)、体重指数(BMI)的关系,判断OSTA评分与绝经后妇女髋关节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沈阳地区670例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值( BMD),并与OSTA 得分、体表面积、体重指数( BMl)、绝经年限进行Pearson相关性回归分析。应用WHO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评估绝经后妇女髋关节骨折风险,采用线性图表及Pearson相关性回归分析比较OSTA评分与绝经后妇女髋关节骨折风险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骨密度与OSTA评分、体表面积、体重指数呈线性正相关,相关性由大到小分别为OSTA评分、体表面积、体重、身高、BMI、年龄、绝经期、肥胖度;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呈线性正相关趋势;OSTA评分与髋关节骨折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OSTA得分能较好的反映出绝境后妇女骨密度减低的趋势及程度,同时也能预测绝经后妇女髋关节骨折风险的程度,在临床中应对OSTA评分较低患者应采取必要的相关性治疗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