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屈光手术前的验光模式。方法散瞳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检查,结合复光时主观试片调整。结果在电脑验光中,散瞳前后球镜度数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而柱镜度数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散瞳前后散光的检出率比较一致。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在散光的检出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散瞳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检查,结合复光时主观试片调整,是屈光手术前一种准确、高效的验光模式。  相似文献   

2.
儿童散瞳前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了解电脑验光仪能否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257例屈光不正儿童先予TOPCON-710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阿托品眼水1日2次,连用3 d,然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结果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球镜均值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球镜均值、柱镜值均值比较有高度相关性(r=0.971,r=0.801),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柱镜轴差异较大(P<0.05).结论电脑验光仪尚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作为快速检查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3种验光法。结果:各方法散瞳前球镜代数值均低于散瞳后,数值更偏近视(P<0.05);散瞳前视力筛查仪与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柱镜值和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一致性优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但是所得数值偏近视倾向;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和柱镜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后视力筛查仪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验光,睫状肌麻痹散瞳后检影验光必不可少。自然瞳孔下,视力筛查仪验光优于电脑验光,尤其在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方面(球镜值更准)。但是两者都有高估近视程度的倾向。散瞳后,电脑验光准确性高于视力筛查仪,可作为试镜的参考。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合主观试镜仍是检查屈光不正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成人屈光不正患者进行自动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验光,将两者结果分别与试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准确性.方法 该组选取屈光不正患者35人(70眼),分别经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后试镜,比较三者之间球镜度数、散光轴向、散光度数的差异.结果 经SPSS统计学软件配对资料t检验及秩和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患者散瞳与小瞳电脑验光屈光状态的变化并与综合验光仪验光进行比较。方法:先小瞳电脑验光检查,然后再散瞳电脑验光及综合仪检查。观察其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散瞳电脑验光和综合眼光仪验光球镜度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者散光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轴向相差3°(中位数)。结论: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偏高,散光度及轴向无明显改变,散瞳电脑验光是LASIK手术前屈光状态检查中一个不可省略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Spot摄影验光仪和散瞳下电脑验光仪、检影验光对屈光不正检查的准确性。方法:206例(412只眼)儿童分为近视组84例(168只眼)、正视组35例(70只眼)和远视组87例(174只眼),进行Spot摄影验光、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近视组中电脑验光仪(AR)与Spot、检影(CR)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12±0.36 D(P<0.05)和-0.11±0.34 D(P<0.0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0.60D和-0.75~0.63D;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958(P<0.01)和r=0.961(P<0.01)。正视组中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13±0.39 D和0.17±0.30 D,95%置信区间分别为-0.69~0.88 D(P<0.05)和-0.50~0.75 D(P<0.05);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527(P<0.01)和r=0.636(P<0.01)。远视组中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0.89±0.80 D和0.83±0.57 D,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5~2.16 D(P<0.05)和-0.03~1.91 D(P<0.05);电脑验光与Spot、检影验光与Spot等效球镜的相关性分别为r=0.812(P<0.01)和r=0.838(P<0.01)。结论:Spot摄影验光与散瞳下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屈光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医学验光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几种验光方法的结果,探讨一种更为规范、科学的验光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例近视患者(年龄13-23岁),先后对其进行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散瞳检影验光、试戴镜验光,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频数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电脑验光球镜和柱镜的屈光不正度均高于试戴验光(P〈0.05),而散瞳检影验光及主觉验光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结果不是最终的配镜处方,应在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基础上进行主觉验光和试戴镜验光方可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电脑验光仪对学龄前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用电脑验光仪初测、再用视网膜检影复核比较 2 5 1例 ( 5 0 2眼 )的验光结果。两种方法所测球镜值呈现高度正相关 ,差异有显著性 ( r=0 .82 3,P<0 .0 1)。2种方法所测球柱镜值≤ 0 .5 0 D者占 82 .2 8% ,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而所测柱镜轴轴向≥ 1.0 0 D时符合率高。因此 ,自动电脑验光仪检出屈光度不可作为学龄前儿童的配镜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准确性. 方法 随机抽取2008-04~10来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91例,按年龄分A,B两组,A组行波前像差仪和散瞳检影检查,B组行波前像差仪和小瞳检影检查,将所得结果的球镜、柱镜、柱镜轴向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检测的球镜、柱镜及其轴向与散瞳检影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结果与小瞳检影结果在球镜、柱镜及其轴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比散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更接近于像差仪检测结果均值,并且小瞳检影比散瞳检影与波前像差仪的低阶像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男性的右眼瞳孔直径大于左眼直径,女性也是类似的结果. 结论 应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在暗室原瞳状态下测量眼的低阶像差与客观检影验光结果存在差异,此差异可能与存在调节和不同验光方法的精确性不同有关,提示运用波前像差仪检测低阶像差仍需克服调节、瞳孔直径个体差异和患者配合程度等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脑验光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 3月和 7月份对 30 0名学生 60 0眼进行两次验光检查 ,3月份验光首先将瞳孔充分散大后再行电脑和检影验光 ;7月份验光均在小瞳孔下进行电脑验光。结果 散瞳后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相同 ,而小瞳孔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则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在招飞体检中电脑验光可提高工作效率 ,但只适用首次对视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筛选 ,对视力达标而屈光在边缘者建议使用检影验光  相似文献   

11.
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科门诊屈光不正患者中选择14-40年龄组,随机抽取112例224只眼,散瞳后进行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验光与视网膜检影,将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散瞳后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球镜值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774。两种方法所测柱镜值呈正相关。表明NIDEK AOS全功能电脑自动验光检眼系统是一种先进、准确、方便的屈光检测手段,对屈光不正状态的检测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调节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的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在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验光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调节因素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26岁190眼调节麻痹前后分别电脑验光,对测得数据进行自身对照和分析。结果:调节麻痹前后,20岁以下各年龄组球镜、柱镜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0~26岁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柱镜的轴向,均值差<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调节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的屈光度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于20岁以下者应强调散瞳电脑验光。电脑验光柱镜的轴向可作为确定轴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周卫亚  李宇  李军 《西部医学》2010,22(9):1636-1637
目的探讨阿托品和复方托品卡胺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对比应用,分析复方托品卡胺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40例(80只眼)屈光不正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按年龄分作4~12岁儿童组和12~16岁青少年组,每组各20例(40只眼)。分别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均先用复方托品卡胺散瞳,然后用TOPCON MR-8800电脑验光检查屈光度;第二天再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每日3次,连用3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检测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记录两组用不同药物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结果在儿童组,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后球镜屈光度均值及阿托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柱镜均值及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青少年组,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后球镜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柱镜均值与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12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检测散瞳中复方托品卡胺仍不能取代阿托品,但对儿童的散光检测,弱视、眼底病检查提供了方便。12岁以上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检测散瞳中复方托品卡胺可以取代阿托品,以达到验光后快速恢复调节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验光方法的屈光度差异及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21例(242眼),术前用自动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散瞳检影验光三种不同验光方法检查近视屈光度,并根据年龄、程度分组,以散瞳检影验光的屈光数为参数,另外两种方法与其进行比较,〉0.75D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动电脑验光与散瞳检影验光差异比率是71.07%,主觉验光与散瞳检影验光差异比率是61.16%。差异受年龄、瞳孔、调节因素影响。结论不同验光方法所获得的近视屈光度是有差异的,角膜屈光手术前应避免单种验光手段所带来屈光误差,根据综合验光结果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5.
吴燕 《浙江医学》1999,21(10):633-634
为了探讨电脑验光的准确性,使用带状光检影镜和电脑验光仪对73例146只眼分别进行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和电脑验光,现将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检测对象为眼科门诊1997年以来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73例屈光不正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4~45岁,平均14岁。  相似文献   

16.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在青少年近视验光中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 用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凝胶对108例(216眼)青少年近视眼进行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 216眼近视球镜度数2次验光结果,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5.8%,复性近视柱镜度数符合率为92.9%,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4.4%。瞳孔复原后根据散瞳检影结果试镜所得最终屈光度比对:近视球镜度数符合率为97.2%,近视柱镜符合率为93.7%,散光轴向符合率为96.0%。结论: 青少年近视用托吡卡胺散瞳验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美多丽-P与阿托品眼液散瞳后电脑验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多丽- P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180例屈光不正儿童患者,按年龄分为4岁~7岁和8岁~12岁两组,先予美多丽- P散瞳,然后用TOPCON- 710 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阿托品眼液每日2次,连用3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美多丽- P散瞳后球镜均值、等效球镜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 ,柱镜均值与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12岁以下儿童屈光检测美多丽- P仍不能取代阿托品,可作为儿童散光检测,筛选弱视、预防弱视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视性屈光不正患者在去调节散瞳后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与带状光检影镜验光检测结果有无差异,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镜验光。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就诊验光的25例远视患者,在去调节散瞳后,对每只眼随机先后采用电脑验光仪和带状光检影镜分别验光检测屈光不正的度数。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验光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脑验光的结果还不够准确,它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2~40岁屈光不正者小瞳电脑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拓普康电脑验光仪对120例235眼屈光不正进行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结果:球镜差值≤0.50DS,198眼(占84.3%),柱镜差值≤0.50DC,160眼(占95.2%),柱镜轴向偏差小于10°者161眼(占95.8%)。结论可以小瞳孔直接电脑验光加试片后予以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20.
甘宇业  兰长骏  饶小娟  雍桂珍 《四川医学》2005,26(10):1162-1163
目的探讨患者散瞳与小瞳电脑验光屈光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先散瞳电脑验光及综合验光仪检查,然后再小瞳电脑验光及综合仪检查。观察其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高-0.36D±0.31D,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散光度无显著差异(P=0.39),轴向相差3°(中位数)。结论小瞳电脑验光比散瞳电脑验光近视球镜度偏高,散光度及轴向无明显改变,电脑验光可用于LASIK手术前屈光状态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