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针对中选药品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比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使用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使用率由1.51%上升至2.23%,目标达成率为1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中选药品的正确贮藏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中药品贮藏条件的相关规定,梳理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第1-5批中选药品与参比制剂药品说明书中的贮藏条件,统计并比较其封闭性、光照、温度及有效期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相同通用名的中选药品和参比制剂药品说明书280份,涉及药品140种,其中片剂87种(62.14%)、注射剂27种(19.29%)、胶囊剂14种(10.00%)。140种中选药品中,52种(37.14%)的贮藏条件要求高于参比制剂,分别是封闭性38种(73.08%)、光照19种(36.54%)、温度15种(28.85%);99种(70.71%)中选药品的有效期短于参比制剂。结论 部分中选药品贮藏条件要求高于参比制剂,多数中选药品有效期短于参比制剂,导致实际贮藏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医疗机构应重视药品的贮藏与养护条件,生产厂家应重视药品有效期的标注,保证药品质量;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后,本院老年患者使用中选药品的情况,为促进中选药品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本院60岁及以上患者在政策实施前6个月(2019年5月~2019年10月)和实施后6个月(2020年5月~2020年10月)使用中选药品与非中选药品相关数据,对使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0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的病历,对比集采政策实施前后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费用结构、不同医疗保险种类报销情况和用药情况等。结果 集采政策实施后,患者的平均费用、平均药费、平均西药费均明显下降(P <0.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总费用和医保报销支付金额差异明显(P <0.05),因供应问题导致更换厂家发生情况明显升高(P <0.05)。集采政策实施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集采政策可促进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但对各种医保报销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7):2317-2322
目的:为进一步评估、完善保障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监测方案》的监测目的、监测内容(包括保障供应、确保使用、确保质量、控制费用四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和监测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监测目的是从政策指导和信息监测两方面监控采购阶段工作。在监测内容中,保障供应从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两方面设置了监测指标,其中前者包括生产库存、停复产、核心原料及辅料来源、供应及价格情况7个指标,后者包括渠道库存和回款天数2个指标;确保使用方面监测了中选药品、通用名下原研药品、通用名下其他药品、同类可替代药品4个部分,检测内容包括这些药品的月度采购价格、采购量、采购金额、累计采购量、累计采购金额、处方量;确保质量的指标包括反映药品稳定性(质量不合格药品批次和项目情况)、安全性(药品不良反应、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公众投诉举报事件情况)和有效性(换药人数及二次换药人数)的相关指标;控制费用方面主要监测中选药品、通用名下原研药品、通用名下其他药品的本月药品用量和费用,以及同比原研药品费用(针对同通用名下原研药)、同比其他药品费用和上年度医保报销比例(针对通用名下其他药品),其中药品用量以DDDs计算。监测方法采取的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小组、"4+7"城市联合采购办公室、试点地区三级监测,固定每月报送和及时反馈监测信息的工作方式,监测信息报送主要采用规范报表格式(每月由人工填报,以电子邮件报送)和系统自动上报的形式(每日,其他试点城市与上海联合采购数据交换平台建立数据接口自动上报)。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提出调整库存周转天数的测度标准、明确采购数量和价格监测的统计口径、区别药品制剂规格和包装规格、统一给定每个监测范围药品的DDD值等完善监测内容的建议,同时建议优化监测信息报送方式,将采购平台与医保信息互通,集成药品从生产企业经配送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到患者的供应链信息,提供跨省交易服务等,使其在国家医疗保障局药品采购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合理使用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追溯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院临床医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方案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为医院更好地推行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线上形式发放,对某院临床医师进行知信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236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受访者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方案总体认知情况得分(9.29±2.58)分处于中等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首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以下简称"国家集采")试点工作在首个协议年度内的实施成效,总结经验,为首批国家集采续标和第二批、第三批国家集采执行提供参考,同时探讨医院药师在试点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分别调取该院2019年协议期与2018年同期共24个月的药品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政策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药物可负担性的影响。方法根据《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和药品说明书,按体质量50 kg成年人估算服药日剂量,参照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品价格,测算集采政策实施前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以灾难性医疗支出(指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家庭可支付能力的比重≥40%)为指标评估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可负担性。结果对利福平敏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为(0.40~0.88)万元,乙胺丁醇的价格在集采政策实施后下降了42.86%,但组合治疗方案的总疗程费用相差不大;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3.38~42.83)万元降为集采政策实施后的(2.85~21.04)万元,其中含有利奈唑胺的治疗方案的疗程费用降幅为31.68%~50.88%。48个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合方案中,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的组合方案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38个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17个。城镇患者的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20.77%~102.43%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19.74%~48.51%,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治疗方案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9个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5个;农村患者的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54.91%~270.83%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52.19%~128.27%,但所有组合方案均会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可在降低药品费用的同时降低个人自付费用,但二线抗结核药品价格仍较高,给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且农村患者的情况更严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以下简称某院)执行第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后某院门急诊中选药品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8年3月23日~2019年3月22日和2019年3月23日~2020年3月22日门急诊药品使用相关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集采药品处方使...  相似文献   

11.
关于药品招标中质量分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孙开华  刘国恩  李洪超 《中国药房》2010,(40):3774-3777
目的:探讨现有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药品质量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方案中药品质量分层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地区药品质量层次划分标准混乱,不能科学的反映药品质量,并有可能产生商业贿赂、原研药规避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影响。结论:建议政府组织权威机构和专家,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的药品质量评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发掘政策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数据由发放至利益相关者的调查问卷获取,同时运用Excel 2013、SPSS 17.0等软件对收回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等统计分析。结果:发放510份问卷,收回501份,回收率98%;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总得分为76.6860,处于较好水平,其中医保影响和医疗影响分别得分为82.9980与80.9980,均处于非常好水平;而可及性与医药影响得分分别为78.1940与69.0880,均属于较好水平。结论: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设计初衷及目的基本实现,政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总体呈现优良,但是医务人员对药品质量疗效的认可度不高,可负担与可获得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扩大药品知识普及范围,减少患者受不良信息误导购药情况的发生,同时药品的供应需要全行业协作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和医院应充分利用角色优势,并通力合作,努力保障药品供应。  相似文献   

13.
王永杰  许红  俞亚静  李菁 《中国药事》2022,36(3):355-362
目的:分析第一、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后对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类降压药使用的影响,为更好地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汇总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后一年内(即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31):4345-4349
目的: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5年国务院7号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0号文发布后各省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搜集药品中标数据,分析药品带量采购的形式及实施情况。结果:带量采购包括分散带量采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3种形式。分散带量采购存在实际采购价格不透明、个别省份采购类似"二次议价"等情况;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良好;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尚未大规模执行,仅上海进行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且试点效果较好。结论:为推进带量采购,建议在政府公开文件中明确"带量采购"的定义;公开分散带量采购的实际采购价格;各省试行不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改良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完善配套措施,如医院采购系统和省际采购平台、医保资金预付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陶菁  姚英 《中国药事》2023,(9):1060-1073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不同时间段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简称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情况,探讨该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的影响,为推动制定和完善政策、提升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我院“4+7”带量采购、第二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及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后7个月门诊他汀类药的使用数据和政策实施前同期的使用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 的影响。结果: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单价显著降低,未中标品种的单价未变;他汀类调脂药使用量逐步增长而销售金额却下降明显,其DDDs逐年升高,DDC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我院执行情况良好,政策的实施不仅让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的日均费用降低明显,使患者和医保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同时也有利于优化调整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分析执行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质子泵抑制剂(PPIs)在湖北省武汉市33家医院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推动后续集采药品合理使用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33家医院2019年及2022年PPIs采购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集采政策后,PPIs采购总金额下降53.6%,用药频度(DDDs)降低15.4%,限定日费用(DDDc)降低45.2%,注射剂型PPIs使用率下降12.6%;集采后口服剂型使用率增长最快的是奥美拉唑(5.6%),其次是雷贝拉唑(5.0%),而注射剂型的使用率差异较大,集采品种明显下降,非集采品种则显著上升。武汉市PPIs整体集采使用率为64.9%,不同等级医院间相差不大。结论:集采政策达到了降低患者用药成本、提高药品可及性的目的,在剂型选择上更加优化,整体符合政策预期;但集采后武汉市PPIs量价齐降,而且在品种选择上凸显了一定的倾向性。今后尚需优化措施,引导临床优先选用集采药品,保障和完善集采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刘苏苏  茅宁莹 《中国药事》2021,35(4):380-385
目的:分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的隐患,为今后的集采提出相关政策的完善措施.方法:依据药品供应链理论,基于采购政策制度设计和实行效果,探究涉及药品短缺风险的环节.结果:中标价大幅下降,原料药稳定供应存在隐患;独家配送不能保障基层地区药品可获得性;较大的地区差价易产生供应隐患,行政倾向的用药方式无法满足患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政策分析框架,并以“政策编号-具体条款/章节-具体句段”的编码规则对政策进行分类编码,以此对2015-2022年的国家层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在政策工具维度,环境性政策工具占比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较少。在政策目标维度中,以优化发展路径为目标的政策占比最多,以推动采购平台功能建设为目标的政策占比最少。结论:政策工具存在分布不均衡;强制性政策使用较多,引导激励性政策不足;推动采购平台功能完善的政策工具较少。应调整政策工具组合,优化供需两条线上的框架结构;调整政策约束与激励的天平,激发内外部正向推动力;以更多政策工具推动完善平台功能,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某院首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实施首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称为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效果,为推进和完善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该院首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前后(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3月19日,2019年3月20日至2019年9月19日)的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执行前后...  相似文献   

20.
张莹  陈玉文 《中国药事》2013,27(3):255-257
目的 为加强药品价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二次议价”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 “二次议价”一方面助长了药品购销的不正之风,影响招标采购中药品价格的确定;另一方面会影响药品质量,造成部分品种短缺.经济利益驱使、处罚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和部分药品中标价格不合理,是引起“二次议价”问题的主要原因.要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政府补偿机制和确定科学合理的药品中标价格等方法,防止“二次议价”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