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孕激素(P)对孕激素受体(PR)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取JEC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P的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的方法,观察JEC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JEC细胞在加入P前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10^-5、10^-6、10^-7、10^-8 mol/L的孕激素作用JEC细胞后,经细胞计数法与MTT法研究得知,P抑制JEC细胞生长而使其细胞数明显减少。②P作用JEC细胞48h及72h后,可使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S及G2/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③P可明显抑制JEC细胞内cyclin A蛋白的表达。结论PR阴性的JEC细胞生长可受到孕激素的调控,一定浓度的孕激素对JEC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其作用可能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性。研究还提示,这种调控作用可能与cyclin A表达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样腺癌p53、c-erbB-2、CD44v6和雌孕激素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①目的 探讨 p5 3、c erbB 2、CD4 4v6与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判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88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p5 3、c erbB 2、CD4 4v6、ER和PR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③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 p5 3、c erbB 2与CD4 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4 .8%、6 2 .5 %和 5 6 .8% ,并且随临床分期和恶性程度增高 ,阳性表达率亦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χ2 =4 .1 9~ 1 3.4 5 ,P <0 .0 5、0 .0 1 )。ER和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76 .1 %和 73.3% ,其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χ2 =2 2 .83、1 6 .5 7,P <0 .0 1 ) ,且分期越晚 ,表达率越低 (χ2 =1 9.2 7、1 0 .1 4 ,P <0 .0 1 )。④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 p5 3、c erbB 2、CD4 4v6阳性表达及ER和PR阴性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中Ki-67和CDl0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标本Ki-67和CDl05的表达。结果Ki-67和CD1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与单纯性增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Ki-67和CD1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息肉组织和周围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ER在息肉组的表达高于内膜组,PR在息肉组的表达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60例的EGFR蛋白、mRNA和基因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的过度表达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的ER、PR的表达。方法:对17例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发育日期评定,对31例异位内膜和17例原位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内膜发育落后于原位内膜,ER、PR水平异位内膜低于原位内膜,不腺体还是间质细胞,差异有显性(P<0.01、P<0.05)。结论,异位内膜与原位内地内源性性激素反应的不同步现象与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低下有关,异位内膜的ER、PR水平低下的可能与异位内膜和原位内膜不同的局部环境,使其在异位内膜中合成存在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参与肿瘤的发生,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生生物学效应,但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作用机制不明,文中旨在探讨IGF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Erβ蛋白质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表型特征的关系.方法 子宫内膜样腺癌(癌组织组)石蜡包埋组织80例患者,正常内膜组织(正常组)22例患者,不典型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组)33例患者,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rα、Erβ、IGF-1R、IGF-2R蛋白质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Erα蛋白质的表达在正常组、不典型增生组及癌组织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00%、95.7%、73.8%;强阳性率为100%、93.9%、12.5%.Erβ蛋白质表达在3组中的阳性率为59.1%、78.8%、97.5%;强阳性率分别为13.6%、45.5%、93.8%.IGF-1R蛋白质表达在3组阳性率分别为63.6%、75.8%、90.0%,强阳性率分别为5%、27.3%、4%;IGF-2R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1.8%、18.8%,强阳性率分别为45.5%、75.8%、12.5%,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的蛋白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分级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8、-0.386,P<0.05,与浸润深度及绝经状态无相关性.Erβ与分期、分级、浸润深度及绝经状态无相关性;IGF-1R蛋白质表达与分期、分级、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6、0.628、0.546,P<0.05;而IGF-2R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7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特征无相关性.结论 Erα、IGF-2R蛋白质的高表达是内膜样腺癌预后良好的象征;相反,Erα蛋白质低表达、IGF-1R蛋白质高表达提示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21WAF1、Cyclin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的p21WAF1、CyclinA蛋白的表达.结果 p21WAF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明显低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G1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G2~G3级(P<0.05),无肌层浸润或浸润≤1/2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或有转移组(P<0.05).CyclinA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G2~G3级组CyclinA蛋白表达率高于G1级(P<0.05),临床II~Ⅳ期的表达率亦明显高于I期(P<0.05).结论 p21WAF1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及CyclinA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CD146的过表达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内膜(增殖期26例,分泌期24例)、异位内膜及5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22例,分泌期28例)中CD146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中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组在位分泌期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增殖期内膜(P<0.05),而对照组内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R-AFS)评分成正相关(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内膜CD146阳性率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46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血管形成机制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指标下抑癌基因PTEN(Phos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FEN在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55.00%,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100.00%.但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侵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有明显丢失现象,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痛早期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和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30例(包括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各10例),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腺癌38例中COX-2的表达。结果①COX-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COX-2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OX-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COX-2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防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Bax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x在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Bax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键。结果 Bax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部中均呈阳性表达,表达强度渐增,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Bax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均P<0.05),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及淋巴结有转移者Bax呈高表达。与肌层浸润无亲。结论 土Bax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ax蛋白的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判断可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TE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在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PTEN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TEN的失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 4v6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D4 4v6在子宫内膜腺癌 5 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 10例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CD4 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4 0 %、6 0 %、78.18%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5 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 ,CD4 4v6表达强度与手术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P <0 .0 1) ,与肌层浸润、分化程度无关。 (2 )单因素生存分析CD4 4v6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有关 (P <0 .0 0 1) ,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手术分期和CD4 4v6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CD4 4v6阴性表达患者较阳性表达者生存时间短。结论 CD4 4v6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子宫内膜腺癌CD4 4v6阴性表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Sunvivn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60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内膜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5)。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1,P<0.01,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在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肉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5),正常增生期内膜和不典型增生中的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内膜腺癌(均P<0.0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Bcl-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分别P<0.05,<0.05,<0.01,<0.05)。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其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判断和进一步的治疗可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l4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CDl4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CDl4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30.00%(P〈0.01)。胰腺癌组织中CDl46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CDl46蛋白与胰腺癌的恶性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CD146的表达情况以及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例正常乳腺和7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6、ER、PR、HER2、P53的表达,分析CD146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D146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约24.1%,且组织学级别越高,其表达率越高(P〈0.05);CD146表达的乳腺癌中,ER、PR多为阴性表达(P〈0.05);CD146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与HER2和P53的表达无关。结论:CD146在E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内膜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内膜腺癌中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阳性表达率为23.3%,随着病变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表达增高(P<0.05),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P<0.01)。结论:C-erbB-2的表达与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 5 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 10例中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VEGF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上升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 )在子宫内膜腺癌中VEGF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1) ,与分化程度无关。生存分析VEGF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无关。结论 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它的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