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与先心病肺高压的关系。分析两者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非肺高压,67例肺高压)血清NPY、CGRP的浓度,比较两组间不同采血部位及手术前后水平变化。结果:血浆NPY及CGRP浓度非肺高压组与轻、中、重度肺高压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手术前后轻、中度肺高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重度肺高压组差异不明显;NPY与CGRP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NPY及CGRP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NPY/CGRP比值可作为估测肺动脉压力和判断先心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时的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7例肺动脉高压和 13例非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NPY和CGRP水平 ,并对 45例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不同采血部位及手术前、后NPY和CGRP水平的比较。结果 ①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 ,肺动脉高压组患儿血浆NPY水平升高 ,而CGRP水平降低 (P <0 .0 5 ) ;②肺动脉高压患儿肺动脉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上腔静脉及外周静脉 (P <0 .0 5 ) ;③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患儿手术前、后NPY和CGRP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肺动脉高压组患儿血浆NPY和CGRP水平呈负相关 (r =-0 .5 94,P <0 .0 5 )。结论 血浆NPY和CGRP水平可作为衡量肺动脉高压程度和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尾加压素Ⅱ(U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将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UⅡ、CGRP和ET含量,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PAP)的关系。结果①术前UⅡ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UⅡ与PAP无关;CGRP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减低;ET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增高。②术后各组UⅡ与术前无明显改变;各组CGRP含量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ET含量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UⅡ含量与PAP程度无明显相关;CGRP和ET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衡量肺高压程度和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住院肺心病急性期患者38(男3,女12)例,年龄(65±2)岁.肺心病缓解期28(男17,女11)例,年龄(62±4)岁.所有患者病程6~21a,平均(18±6)a.均因受凉感冒、劳累等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性发作、呼吸道症状加重.入院时均有明显气喘、咳痰、呼吸困难,严重者不能平卧,口唇紫绀、伴有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及II°~III°右心衰竭.有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4例并电解质紊乱及心律失常.根据病史、症状、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等确定诊断,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1997,上海市).正常对照组31例,门诊健康…  相似文献   

5.
对肺心病急性发作组、治疗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血气进行了检测。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组ET为63.74±19.87pg/ml,与治疗缓解组(48.24±10.22pg/ml)及正常对照组(38.90±15.65pg/ml)相比显著增高,CGRP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ET的损伤作用较占优势,而CGRP相对缺乏,所产生的保护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4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和CGRP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和CGR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GRP/ET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脑梗塞组血浆CGRP/ET值显著低于轻度组。结论:ET为致损伤因素,急性期CGRP的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且与其拮抗ET的作用有关;CGRP与ET间平衡紊乱可能是脑梗塞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血浆CGRP/ET值可做为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并对其临学意义进行讨论。方法 尿毒症患者38例,按照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2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并计算ET/cGRP比值。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ET浓度及ET/cGR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浓度低于对照组;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ET浓度及ET/cGRP比值高于尿毒症心功能正常患者,cGRP浓度低于尿毒症心功能正常患者。结论 尿毒症时ET和cGRP的平衡被打破,这对尿毒症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0例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期和缓解期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心衰期血浆ET和CGRP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且和心衰程度呈正相关(P<0.01).提示血浆ET和CGRP可能参与病情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与动脉栓塞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及栓塞时间、栓塞部位、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治疗前后7个时点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栓塞组血浆ET水平自术中取栓后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中溶栓后CGRP水平开始迅速上升,至术后2 h升至最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术前血浆ET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术后1~4 d血浆ET和CGRP水平与预后有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血浆ET和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术后连续监测血浆ET和CGRP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8例慢性病血酱油人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并观察其中10例血液透析者血透前后ET和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终末期肾衰3组、ET与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终末期肾衰组明显高于慢性肾炎和肾病征综合征组(P〈0.01)。终末期肾衰血透后,乐ET与CGRP均显著下降(P〈0.05-0.01)。慢性肾病伴高血压者平均坟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波生坦治疗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变化及封堵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行封堵术的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APm≥25mmHg)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治疗组(术前、后口服波生坦)30例,与对照组(术前、后未口服任何降低肺动脉压药物)30例,口服波生坦满6月后(术前3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WHO心功能分级,右室收缩压,6min步行试验(6WMD)的变化,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1)6MWD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右室收缩压改善率的比数比(OR)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3)WHO心功能分级改善率的OR值为2.18(95%CI为1.06~3.1,P〈0.05);(4)肝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合并OR值为1.72(95%CI为0.86~4.61,P〈0.05).结论波生坦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心功能,提高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封堵术后的运动耐力,可明显缓解病情恶化.肝损害可能是其主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病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实验组病人则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后,病人在氧合指数、体动脉压、血氧分压、心脏指标及肺动脉压方面分别为(261.3±40.5)、(79.6±5.9)mmHg、(83.7±3.3)mmHg、(3.9±1.6)L/(min·m2和(33.2±15.3)mmHg,对比组病人在以上方面分别为(228.5±39.7)、(85.1±8.8)mmHg、(65.6±2.8)mmHg、(2.9±0.8)L/(min·m2和(53.5±17.8)mmHg,实验组病人在以上指标上明显好于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显著的提升病人的心脏机能,极大的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力,提升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0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与血液动力学参数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组血浆内皮素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5;r=0.51,P<0.05)。心血管矫治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下降,并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存在内皮素代谢异常。增高的血浆内皮素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ET、CGR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同步动态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4)、正常对照组(n=38)的血浆ET、CGRP的浓度水平。结果:AMI组即刻、第1d、第7d ET、CCRP均明显高于AMI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但ET/CGRP比值明显降低,且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至第14d ET、CGRP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与CGRP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双向分流量;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未闭动脉导管,改良DeVega术或人工成形环成形三尖瓣。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尚未发展到艾森门格氏综合征的患者71例,术前肺、体循环血量比为1.11-2.61(平均1.65±1.38),肺、体动脉收缩压比为1.21±0.30,肺、体动脉平均压比为0.97±0.13,全肺血管总阻力为(12.3±3.7)Wood单位,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为67例,肺、体循环血流量比≥1.25为69例,左向右分流量和右向左分流量均超过30%心排量为7例;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显著下降[(90.4±22.6)mmHg比(73.7±28.1)mm-Hg,P<0.05],体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60.1±9.6)mmHg比(76.8±12.4)mmHg,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7%(14/71),其中呼吸道感染为7.0%(5/71),右心功能不全11.3%(8/71),5例经治疗好转后出院,3例死亡,手术死亡为5.3%(4/71),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功能衰竭。结论: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漂浮导管检查提示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和/或大量双向分流的患者,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和缺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同时观察血浆内皮索(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探讨其在CHD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60例,根据心导管、心脏超声或手术过程中所测的肺动脉压力,将60例CHD患儿分为3组:①无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20例;②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 30~49 mmHg)20例;③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50mmHg)20例.其中49例成功施行了修补术,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浓度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并比较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PH患儿手术后7天三者的变化.结果 (1)CHD合并PH组血VEGF、ET-1明显高于无PH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血VEGF、ET-1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血NO明显低于于无PH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血NO随着PH病情的加重而降低;无肺动脉高压组血VEGF、ET1和NO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手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PH组血VEGF、ET-1下降,NO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PH组血VEGF、ET-1和NO差异无显著性(P>0.05).(3)CHD合并PH患儿血VEGF及ET-1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57、0.765,P<0.01);血NO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一0.79、P<0.01);血VEGF与ET-1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P<0.01);血VEGF、ET-1与NO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51及-0.588,P<0.01).结论 (1)VEGF、ET-1及NO共同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CHD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VEGF和ET-1合成增多,NO合成减少,使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间失衡,促进了PH的形成和发展.(2)VEGF、ET及NO在PH及其肺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测定血VEGF、ET-1及NO的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3)在先心病PH各阶段预防治疗中,对VEGF、ET及NO生成释放及其活性进行适当干预以维持其间的平衡可能为延缓PH的发展提供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动脉高压(PH)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并发症,尽早手术纠正心内畸形,阻断分流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方法:自1986 年8 月至1998 年5 月,共收治6 周岁以下患儿57 例,男34 例,女23 例,年龄2~6 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6 例,房间隔缺损(ASD)14 例,室间隔缺损(VSD)31 例,VSD合并PDA 1例,VSD合并ASD 5例。患儿肺动脉平均压6.67~9.3kPa(1kPa= 7.5 m m Hg),安静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aO2)大于95% ,5 例患儿活动后SaO2 降至88% ~95% 。57例患儿中51 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修补术。结果:手术死亡5 例,死亡率8.8% 。结论:为阻止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 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必须对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行早期手术治疗,才可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心肺功能衰竭。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保护心肺功能,预防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其诱因多和缺氧有关,致肺血管痉挛,使患儿病情突然恶化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军  庞玉生 《医学综述》2007,13(6):453-455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严重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是,近年来对于先心病病理生理条件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肺组织的病理学资料与血液分子水平的生化指标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先心病、PH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能更深入理解其机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郭耀磊 《医学综述》2013,19(9):1570-1572
内皮素1(ET-1)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和促平滑肌细胞分裂剂,在肺动脉高压(PAH)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显示,PAH患者和动物模型中的ET-1系统是激活的。阻断ET-1系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ET-1受体拮抗剂。目前,临床常用的ET-1受体拮抗剂主要有波生坦、西他生坦和安立生坦。研究表明,ET-1受体拮抗剂可明显降低特发性PAH患者的肺血管阻力。近年来,ET-1受体拮抗剂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AH的治疗中也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硝普钠(neb-SNP)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探讨治疗PAH的新途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为CHD并PAH的患儿20例,观察neb-SNP5mg/mL前(基础值),neb-SNP后5、10、30、60min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Tei指数的变化。结果应用neb-SNP后,PAMP、PASP、Tei指数、RPEP/AT均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SaO2、LVEF较基础值有明显升高(P〈0.05),而MA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b-SNP可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为治疗PAH可能提供了又一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