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原位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1例,行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以检测肝脏体积、肝实质及血管情况。结果:MRI的T2加权像(T2WI)序列对鉴别肝硬化的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有很大的价值。MRA可直观显示血管的走形、分支及是否存在栓子等情况,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论: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作为一种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可准确为肝移植术前进行评估,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肝移植病人术前心理准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心理准备的意义及方案.方法对国内外各肝移植中心对肝移植病人术前的心理准备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肝移植术前心理准备是影响手术成功及愈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肝移植病人术前心理准备必须充分,完善.目前,各种心理评估量表众多,各具优缺点.探索一套适合该国国情的规范的术前心理准备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估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用以指导术后抗感染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男患儿36例和女患儿32例)实施活体肝移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讨论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 本组68例患儿中54例(79.4%)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的患儿分别为39例(57.3%)、13例(19.1%)及44例(64.7%)。细菌、真菌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及腹腔为主,前者以革兰阴性菌(57.8%)多见,后者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及卡氏肺孢子菌,二者感染大多发生于术后30天内[细菌感染10.0(4.5,20.0)天;真菌感染29.8±17.9天]。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 CMV:43.0%)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39.2%)最为常见。随访期间患儿存活61例,死亡7例,其中4例(57.1%)与感染直接相关。结论 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病死率高,严密监测和感染管理对改善活体肝移植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7.
Willis环动脉瘤术前评估准确性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伴随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上的广泛应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Willis环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经重建后形成的立体图像可准确显示Willis环动脉瘤具体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的发展史、术前评估Willis环动脉瘤的作用等,着重论述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Willis环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提高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存活率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6月,我院施行了13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采用了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右肝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肝动脉搭桥及改进的胆道重建技术。结果全组供体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受体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包括肝动脉栓塞、胆漏、右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1例再移植因术后肺部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13例行右肝静脉与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其中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5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体重量比(GRWR)为0.72%~1.24%,其中9例〈1.0%,2例〈0.8%,无小肝综合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的避免小肝综合症,从而使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比较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的调控,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监测20例活体肝移植患儿术前及术后1、3、5、7 d的凝血功能并进行分析,术后用肝素5~20 U/(kg·h)持续泵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 ml/(kg·d)调节凝血功能;前列腺素E1 5 ng/(kg·min),持续泵入2 h,每天3次扩张肝血管。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为正常值的1~2倍,如果过长,则减少或停用肝素,或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18.72±4.40)s,P=0.001]、第3天[(16.96±3.03)s,P=0.043]PT明显延长,而第5天[(16.42±4.75)s,P=0.101]、第7天[(15.50±5.94)s,P=0.332]延长不明显;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无明显变化[APTT术前(44.21±24.16)s,术后第1天(55.74±20.47)s,术后第3天(55.19±23.80)s,术后第5天(54.59±23.84),术后第7天(40.35±12.63),F=1.810,P=0.1334,TT术前(19.44±8.29),术后第1天(18.80±4.74)s,术后第3天(20.58±4.54)s,术后第5天(19.81±3.56)s,术后第7天(18.62±4.16)s,F=0.44,P=0.779],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术后第1天[(1.48±0.54)g/L,P=0.005]、第5天[(1.37±0.63)g/L,P=0.001]及第7天[(1.56±0.46)g/L,P=0.012]明显降低,而第3天变化不明显[(1.73±0.75)g/L,P=0.071],血小板在术后第1天(107.70±51.82)×109个/L、第3天(132.00±70.25)×109个/L、第5天(175.70±73.89)×109个/L及第7天(158.40±60.83)×109个/L明显下降(F=15.43,P=0.000),所有患儿没有引起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没有血栓形成。结论: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是可用药物调控的,调控的目的是控制出血倾向,防止高凝状态、避免血栓形成;同时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诊断肝脏血管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中胆道重建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体肝移植18例,其中右半肝11例,左半肝10例,双供体(右半肝+左半肝)3例,胆道重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17例行胆管-胆管端端吻合,1例行肝管空肠吻合.结果术后3例受体发生了胆道并发症.2例为成人右半肝移植,1例于术后2d发现胆漏,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开腹改行肝管空肠吻合后治愈;1例术后3月发现胆管轻度狭窄,行保守治疗治愈.1例为双供体置入T管者,术后第3天发现胆漏,行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在活体肝移植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适当整形胆管行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有助于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排泌性MR胆管成像(Secretor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SMRC)术前评估活体肝移植供体胆管解剖结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体肝移植术的64例供体的术前SMRC、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原始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图像,与术中所见胆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术中所见证实64例供体中有58例(90.6%)胆管解剖正常,6例(9.4%)变异。术前SMRC诊断准确胆管解剖62例,准确率为96.9%,包括58例正常胆管解剖结构、4例变异胆管;SMRC检出变异胆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100%。术前MRCP诊断准确60例,准确率为93.8%,包括58例正常胆管解剖结构、2例变异,其检出变异胆管的灵敏度33.3%、特异度100%。SMRC结合MRCP准确诊断胆管解剖63例,准确率为98.4%,其中58例正常胆管解剖、5例变异;其检出变异胆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100%。结论联合应用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病严重程度与供肝体积大小对成人间活体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中心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70例.按供肝体积大小与受体术前修正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AS)分组,分析受体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率.结果 受体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87.1%及34.3%.MELD-AS评分为1~13分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100.0%及83.3%,其并发症率分别是14.3%和16.7%;MELD-AS评分为14~24分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94.4%和75.0%,其并发症率分别是38.9%和50.0%;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77.8%和25.0%,其并发症率分别是52.9%和50.0%.在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组内,大、小体积供肝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生存率同时受术前MELD-AS评分和供肝体积大小的影响.大体积供肝将提高术前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15.
严律南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18)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critical organ shortage, transplant professionals have utilized living donors in an attempt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 associated with waiting in the liver transplant lis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 has been somewhat limited by the steep learning curve associated with developing a program. Although LDLT, is now widely applied to adult recipients and with many technical improvements, many controversies on donor safe, recipient safe, small-for-size syndrome, dual grafts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Budd-Chiari syndrome exist. In this paper, authors reviewed and introduced their own experience on dono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hepatic vein outflow reconstruction with collaterals formation, new strategy for biliary reconstruction, trans-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reating small-for-size syndrome, the new approach on dual grafts, and new operation for Budd-Chiari syndrome, ect. With surgical technique improvements and innovations, the outcome of LDLT recently achieves the same goal as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17.
50例成人活体肝移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成人间右半肝移植中如何保证供、受体的安全.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施行的50例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包括47例不含肝中静脉(MHV)的右半肝移植及3例双供肝肝移植.受体原发病主要包括:乙肝肝硬变30例(60%,含急性肝衰12例),肝细胞肝癌15例(30%).供体常规行三维CT计算全肝体积及右半肝体积,对供、受体采用了一系列术前评价及手术技术改进.结果 52例供体共摘取49例右半肝及3例左半肝,49例右半肝均不含肝中静脉,质量为400~850 g(中位质量550 g),与受体标准肝质量比为31.74%~71.68%(平均45.35%),供体残肝体积均大于全肝体积的35%.52例供体发生并发症4例(7.69%),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30d(中位11d).50例受体(含3例双供肝受体),随访2~52个月(中位9个月),发生并发症13例(26%),4例(8%)死亡,1年实际生存率92%.结论 采用不包含MHV的右半肝移植术,术前CT测量残肝体积>35%和右半肝移植物与受体标准肝质量比>40%,是保证供、受体安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活体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彩色多普勒手术专用探头,在33例亲体肝移植术中观察记录肝中静脉及其分支结构的解剖信息,监测11例供肝植入血管重建后疑似肝血流异常病例的血管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术中确认37例供体(其中双供体肝移植4例)肝中静脉全程走行并指导供肝切除分界线的选择;手术结束前发现1例肝动脉部分血栓形成、1例肝动脉痉挛、1例门静脉扭曲、1例门静脉急性血栓形成、1例门静脉远端陈旧性机化血栓未彻底取除、1例门静脉吻合口成角狭窄.结论 在活体肝移植术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指导选择最佳的肝脏切面,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准确的评估血管吻合后血流的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