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移植物和移植受者的生存。胆道引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是否进行胆道引流一直是移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综述了肝移植术中T管引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T管引流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如改良型T管引流和经胆囊管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阴性率为91%,术后胆道残石率和胆道损伤率为零。结论 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防止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3.
胆道T管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敦永 《中级医刊》1989,24(7):37-3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时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B型超声检查和术中检查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的52例患者行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阳性6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准确率94.2%。结论 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提高胆道结石诊断率,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减少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并能防止胆道损伤,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成功率,胆总管结石率,胆道解剖变异发生率。结果:术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而无明确胆总管结石证据的90例患者,88例造影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胆道解剖变异5例。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残留,避免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防止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3年1月-2008年8月间,对15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敦永 《中国医刊》1989,24(7):37-38
肝胆手术中胆道放置 T 管引流可降低胆压,有利于控制感染,借助它可诊断胆道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及其他病变,并为其治疗提供方便,是肝胆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胆管切开探查后,除作胆肠吻合、U 管引流及少数情况施行一期缝合外,在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及晚期胰头癌等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中,均需留置 T 管。置放 T 管通常是安全的,如使用不当亦有不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术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5月~2009年9月间,我院在胆囊切除手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110例。结果术中造影均获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14例,胆道解剖异常11例,造影阴性85例。术后3~6月随访,发现胆总管结石2例。结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减少胆总管阴性切开,减少胆总管结石残留,及时了解胆道解剖,避免胆道副损伤。  相似文献   

9.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时经胆囊管作胆道造对胆道结石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2例患有胆囊胆道结石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442例病人中,假阳性3例,假阴性1例,诊断准确率达99.1%,结论对胆囊胆道结石病人,特别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常规作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损务,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0.
施悦  徐俊法  罗芸葆 《西部医学》2008,20(1):158-159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17例胆道手术患者有选择性地行胆囊管造影198例,其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行胆总管探查;有2例造影假阴性,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行二期手术。随机抽取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154例、胆切+总探病人200例与造影组分别进行对照。结果造影组198例病人中,胆切154例,有2例术后残留结石,残石率1.3%,而对照组有14例之多,残余结石发生率为9.1%。在造影组中有44例行胆总管探查,均证实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率0%,对照组200例中有23例进行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阴性探查率11.5%。结论有选择性地经胆囊管造影能降低残余结石发生率及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移植胆道重建方法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5例原位肝移植资料,供受者的胆管行端端连续缝合49例,间断缝合6例,均未放置T管.结果 2例(3.6%,2/55)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分别于术后6d、10d发现胆道吻合口漏,除3例移植术后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良好的胆道重建技术和精细的操作能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对胆道并发症的早期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标准化、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改进,原位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70年代的胆道并发症率高达50%[1],而到80年代则降到了13.2%[2].目前,大多数移植中心的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徘徊在10% ~20%.虽然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胆道并发症将最终导致移植肝的失功.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及诊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手术技术的标准化、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改进 ,原位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 70年代的胆道并发症率高达5 0 % [1] ,而到 80年代则降到了 13.2 % [2 ] 。目前 ,大多数移植中心的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徘徊在 10 %~2 0 %。虽然其发生率有所下降 ,但是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胆道并发症将最终导致移植肝的失功。胆道并发症病因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包括胆瘘、胆道狭窄、胆泥形成和胆道感染等 ,这些是造成肝移植…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次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结果】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1%;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肝动脉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为3%(5/180);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与门静脉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0;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3%。【结论】早期动脉并发症与手术技术和肝动脉病变关系密切,改进吻合技术,术前评估肝动脉病变和避免高凝能降低早期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有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手术史以及严重感染病史等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能避免下腔静脉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手段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昆明地区开展肝移植的医院1999年6月至2006年2月完成的10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13例出现胆道并发症(包括胆漏,胆道狭窄,胆道结石及胆道铸型综合征等),6例经微创胆道外科手段确诊,8例行微创方法治疗,包括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后胆管气囊扩张、胆道置支撑管1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引流(EST)3例,B超下经皮置外引管流1例,经T管电子胆道镜取石冲洗2例,内镜下鼻胆管外引流(ENBD)1例.结果13例术后胆道并发症中6例经微创手段确诊,8例中6例行微创方法治愈,治愈率为75%.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应首先考虑微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重视ERCP等微创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81例,根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划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胆管并发症作为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移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致,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有缺血性损伤、手术方式及外科操作技术、供肝保存性损伤、免疫源性损伤、感染性损伤等。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预防很重要,贯穿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过程。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和再次手术等,其中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是最为常用、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其中脂肪变性分级为无脂肪变性 (S0级) 、轻度 (S1) 、中度 (S2级) 、重度 (S3级) 脂肪变性, 各级例数分别为36例、21例、14例、5例.观察术后3 d、14 d肝、肾功能等主要影响指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1、S2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手术后3 d、14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S3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S2组与对照组比较, 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S3组与S1、S2组及对照组比较, 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4 d患者存活率, 分别为对照组94.4%, S1组、S2组、S3组分别为90.5%、85.7%和60%.结论移植后术后早期主要指标观察, 在慎重选择受体的情况下DCD轻中度脂肪变性供体肝可以用于移植, 对于重度脂肪变性DCD供体肝还是DCD肝移植的难以克服的危险因素, 应该尽量选择不要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中胆道重建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体肝移植18例,其中右半肝11例,左半肝10例,双供体(右半肝+左半肝)3例,胆道重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17例行胆管-胆管端端吻合,1例行肝管空肠吻合.结果术后3例受体发生了胆道并发症.2例为成人右半肝移植,1例于术后2d发现胆漏,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开腹改行肝管空肠吻合后治愈;1例术后3月发现胆管轻度狭窄,行保守治疗治愈.1例为双供体置入T管者,术后第3天发现胆漏,行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在活体肝移植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适当整形胆管行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有助于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