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身疾病是当今医学亟待解决的课题.临床上大量月经后期的患者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心身疾病的范畴.据此,笔者提出了月经调节的中医"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新模式,并认为它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安神调经疗法.通过调整心脑功能,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卵泡发育,治疗月经后期.并以此为突破点,为心身疾病引起的各种妇科病的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作为一种应激反应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异常兴奋从而导致皮质醇(Cort)含量异常升高,高Cort会加速负反馈调节中枢海马的凋亡诱发中风后抑郁(PSD)。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针灸调控HPA轴治疗PSD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而鲜有人探讨其选穴的理论依据。既往常采取心脑同调治疗PSD,故本文以“心脑共主神明”为理论基础,探讨针灸调控HPA轴治疗PSD的理论基础及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涛  王翠霞 《光明中医》2008,23(7):1011-10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好发于20一40岁育龄妇女,发病率为4%-12%。该病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并伴有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中医学无该病的专门记载,据其症状,当属“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内源性激素分泌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高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汤传梅 《山西中医》2008,24(1):54-55,58
高泌乳素血症(以下简称HPRL)属西医病名,是多种原因导致垂体泌乳素(PRL)分泌增多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它可引起卵巢功能紊乱,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及垂体微腺瘤的关系密切.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乳泣、不孕等范畴.如泌乳素增高可使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据有关文献报道,高泌乳素血症占女性不孕症的15.2%[1].笔者就近年来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安神调经针法为主治疗无排卵性不孕机理探讨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节  蔡雪梅  梁静  汪娟  赵真豪 《四川中医》2006,24(7):101-103
无排卵性不孕是妇女常见的不孕症之一[1],临床上多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论治。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无排卵性不孕的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发病机制与心身应激的增加,使得大脑皮层神经递质控制下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的调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有关,认为中医“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调节模式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具有相似性。在此假说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安神调经针法,并以此法为主配合笔者改进后的“烧山火”、“导气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试就安神调经针法为主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机理及运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清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97-1298
目的:综述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复方可调节紊乱的植物神经功能、生殖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从而对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结论:脑(心)肾-冲任-胞宫轴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对应,为中医药治疗、研究妇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排卵障碍性不孕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其中无排卵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所致,临床表现为月经初潮年龄较大,月经量少,月经后推或稀发,或闭经,或崩漏不止,或溢乳、不孕等,属中医学“闭经”、“崩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不孕症”等范畴。黄体功能不全是指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萎缩,  相似文献   

8.
桥本甲状腺炎(HT)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早期没有症状。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HT与不孕症有密切联系。有研究认为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女性排卵功能障碍、月经失调及不孕不育等约占下丘脑-垂体性卵巢功能紊乱的5%~15%。1病因病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不孕症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互影响,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引起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导致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障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排除生殖系器质性病变,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青春期功血是由于青春期少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机制未臻成熟,而发生的月经失调,以无排卵为多,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功血患者根据体内雌激素的水平高低不同,子宫内  相似文献   

10.
从肾阴虚入手证病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肾阴虚为帕金森病 (PD)的基本病机,补肾阴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并具有调节雌激素及其受体表达而治疗 PD.因此,研究肾阴虚与 PD发病的关系及补肾阴对 PD的治疗作用,可较深入揭示隐藏在肾阴虚-(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帕金森病-补肾阴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立病证结合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四五十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后期",中医文献中又称"经迟"、"经水后期"、"月经错后"等。本病可归属西医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认为其病理机制是因机体内外因素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某一环节的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而致月经延后。机体内外因素则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如多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肾阳虚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文  邓海平  程珂  王丽祯  吴凡  沈雪勇  赵玲 《新中医》2020,52(23):28-32
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肾阳虚模型的相关文献,主要从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及其作用机制探讨肾阳虚证的本质。中药治疗肾阳虚模型的作用机制有调节免疫系统、调节能量代谢、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及调节整体生长性能等,而针灸疗法作用机制有调节垂体-性腺轴、垂体肾上腺轴及垂体-甲状腺轴等。中医治法被广泛应用于肾阳虚证的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及预防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124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育精阳合剂”、“育精阴合剂”为主治疗124例男性不育症,有效率达81.4%。观察到补肾壮阳法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调节,确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排卵功能失调是妇科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种症状,发病的原因很多。我院使用中西药治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所致的无排卵月经、继发闭经方面的排卵功能失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肯定,且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文章通过检索近年针刺治疗PCOS的基础研究文献,总结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交感-迷走神经与β-内啡肽、糖脂代谢改善神经-内分泌紊乱、调控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缓解负面情绪。2)调控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及炎症相关因子抑制炎症状态。3)调节肠道菌群纠正代谢紊乱和控制全身炎症。4)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和卵巢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以上多角度阐述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旨在为临床上针刺干预PCO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影响青春期少女身心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系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调节机制未能发育成熟所致,出血症状可能会持续2—5年,其原因大多为无排卵。无排卵功血属中医学的“崩漏”范畴,凡月经非时而下,量多如注者为“崩中”,日久淋漓不断者为“漏下”,两者虽出血程度不同,但发生机制相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互相转化,故以“崩漏”并称。笔者用中药辨证治疗青春期崩漏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特发于青春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器质性病变存在。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机制:青春期女性初潮后需1.5~6年(平均4.2年)建立完善稳定的月经调节机制。该时期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FSH呈持续低水平,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虽有卵泡生长,但不能发育为成熟卵泡,合  相似文献   

18.
天癸功能异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思路以中医"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为学术思想主线,以"天癸"为核心,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从病理方面来探讨天癸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自从Crossman1997年首次提出下丘脑-垂体-性腺-胸腺轴概念以来,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受到广泛注意。中医肾藏精、主生殖,是生育功能的枢纽,这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性腺轴的作用相似。近年来,中医肾本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肾包括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种功能,而补肾法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免疫功能的紊乱。本就此作了近十年来的献综述。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不射精伴溢乳症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林 《中国针灸》1997,17(8):487-488
应用针刺治疗男性不射精伴溢乳的高泌乳素血症病人36例,结果针刺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下降,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抑制,血清中睾丸酮的浓度提高,相应降低了雌二醇的水平,消除了性功能障碍,恢复正常的射精功能并抑制了乳汁溢出。提示针刺疗法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