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3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瘤体切除 动脉破口修补术1例;瘤体切除 血管移植12例(移植血管包括自体大隐静脉、人造血管)。结果 全部病例保肢成功。血管移植术后复查彩色多谱勒超声显示,移植血管通畅。结论 彻底清创、血管重建、恰当处理并发症是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ePTFE原位移植治疗吸毒者假性股动脉瘤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ePTFE原位移植法治疗15例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结果15例经过瘤体和毁损血管切除,彻底清创,ePTFE人造血管(膨体聚四氯乙烯人造血管)原位移植,全部保肢成功,无人造血管感染。经3~28个月随访,移植血管通畅。结论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病例选择得当,原位血管重建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对16例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切除后出现股动脉缺损的患者,应用颈外静脉行修复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13例患者获1~24个月的随访,动脉瘤无破裂或复发,足背动脉均可扪及搏动,有1例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6例患者复查血管彩超示股动脉连续性良好.结论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缺点是颈外静脉切取后于颈部形成疤痕,影响外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对16例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切除后出现股动脉缺损的患者,应用颈外静脉行修复重建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13例患者获1~24个月的随访,动脉瘤无破裂或复发,足背动脉均可扪及搏动,有1例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6例患者复查血管彩超示股动脉连续性良好。结论 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缺点是颈外静脉切取后于颈部形成疤痕,影响外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行开颅夹闭治疗及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行开颅夹闭治疗11例患者临床状况全部优良,无轻残及死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临床状况优良6例,轻残2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特殊且较复杂的类型,其诊断和处理策略不同于一般动脉瘤,开颅手术仍是治疗此类动脉瘤的标准治疗方式,医院在选择治疗策略时,除了考虑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等因素外,也要结合本医院的医疗特长,进行综合考虑,采取最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血液透析并发假性动脉瘤作出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 48例血液透析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四个分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22例,Ⅳ型5例,按照分型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超声压迫、开放手术修补血管裂口、血管移植或结扎血管止血等方法。结果 48例患者46例均获得治愈,2例患者术后2周合并其他疾病死亡。结论血液透析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分型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手术的重点是尽可能恢复血管通畅性及减轻神经损伤。在假性动脉瘤出现早期及早进行干预,对于有神经损伤压迫严重患者应果断采用手术方法及时解除患者痛苦,必须保证大动脉(尺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的通畅通血。为减少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生,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尽可能早期行动静脉外瘘术建立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7.
詹婷  孙静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5):107-108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在血液透析中行血管穿刺导致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和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124例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行57600人次血管穿刺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情况和处理。结果 3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并且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均消失。结论假性动脉瘤是内瘘术后患者在血液透析中行血管穿刺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预防和消除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詹婷  孙静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5):107-108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在血液透析中行血管穿刺导致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和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124例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行57600人次血管穿刺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情况和处理。结果3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并且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均消失。结论假性动脉瘤是内瘘术后患者在血液透析中行血管穿刺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预防和消除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18例周围动脉瘤的治疗概括,其中113例做了动脉瘤切除等各种手术治疗,有21例作了假性动脉瘤破口修补术,有58例做了人造血管或自体静脉移植术。手术死亡率为5.31%,有8例术后复发,2例截肢,9例移植血管阻塞,88例(69%)疗效满意。作者在讨论中详细阐述了假性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的手术处理基本原则并指出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粱国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91-3592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和海绵窦瘘并发鼻出血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3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某院住院保守治疗无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和海绵窦瘘并发鼻出血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中,行血管栓塞治疗后痊愈6例,2例死亡;2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均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一次性治疗成功,痊愈率100%;治愈出院患者在3个月~3年的随访期间均无再出血和相关并发症。[结论]DSA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发鼻出血临床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立明  罗童心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62-1363
目的:探求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脉管畸形的疗效。方法:筛选出婴幼儿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患者97例;平阳霉素8 mg,用2%利多卡因4 m l稀释,术前5 m in给予地塞米松2 mg肌注,行脉管畸形内注射。结果: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后追踪观察1~3年,其中优58例(59.8%)、好25例(25.8%)、中10例(10.3%)、差4例(4.1%),4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婴幼儿颌面部脉管畸形疗效确切,尤其是静脉畸形和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效果最好,术中应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德祥  肖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71-2772,2777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4月~2006年6月胫骨干骨折118例及26例胫骨骨不连的患者,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骨不连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并植骨。[结果]122例获得随访,随访13~29月(平均17.7个月),24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其中,骨不连10例,骨折端分离4例,膝关节疼痛3例,成角畸形3例,深部感染2例,主钉断裂1例,锁钉退出1例。[结论]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端存在明显间隙者有较高的骨不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78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其他相关药物经会阴部注入前列腺内。结果278例中临床治愈86例,好转147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83.8%。结论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忠群 《现代医院》2010,10(9):43-44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采用痛点注射疗法,压痛点消毒穿剌,遇骨质后用1%利多卡因2ml局麻,再注射浓度30μg/ml医用O3~O2混合气体2ml。结果 80例患者,治愈69例,占86.25%;显效8例,占10.00%;有效3例,占3.75%;无效0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易行,无任何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04-01/2006-12,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42例,并截瘫32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0例。结果随防0.5~2.1年,平均1.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2例,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2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39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39例骨巨细胞瘤。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4.1年。病灶刮除植骨8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8例,肿瘤复发3例;单纯瘤段切除8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3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2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2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术治疗Ⅲ期患者7例,肿瘤复发1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9.2%,瘤段切除总复发率为7.7%。总体治疗满意率82.0%,不满意率18.0%。结论病灶刮除要达到边缘切除的外科边界,骨水泥填充有较满意的效果;瘤段切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Ⅲ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骨移植对掌指(趾)骨开放性骨折骨缺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患者,26例早期分别采用自体骨移植治疗,占61.9%;16例行自体骨移植或异体骨移植加邻位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占38.1%。其中26例行一期清创并植骨,16例在一期术后8~12天内闭合伤口并同时植骨。结果42例病例经4~10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41例伤口一期愈合(占96.72%),仅1例出现创面感染行对症处理后愈合(占2.38%)。所有掌指(趾)骨折均愈合,骨缺损修复时间为13~27周,平均20.5周。结论早期行骨移植治疗掌指(趾)骨开放性骨折骨缺损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01/2006-12收治的58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的手术时机、延期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预防性植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16.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4~7)月个。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27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84.4%,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器,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预防性植骨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骨折20例,ⅢA型骨折8例,ⅢB型骨折1例,ⅢC型骨折1例,均急诊行清创、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d,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随访12~24个月,创面中完全愈合30例,无感染病例,骨折骨性愈合28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再行植骨术,无截肢病例。结论:VSD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降低伤口的感染率,缩短治疗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彻底清创后,采用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