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 2,Bcl-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二者对巩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健康4周龄豚鼠45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右眼配戴-20D)、Ⅱ组(右眼配戴-10D) Ⅲ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前后用睫状肌麻痹下验光、A超动态观察豚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用电镜、终末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巩膜的凋亡细胞,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bFGF和bcl-2蛋白。结果:实验后诱导眼形成近视,且伴有眼轴延长。并在诱导眼巩膜细胞中检测到凋亡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透镜诱导的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bFGF和bcl-2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 bFGF与bcl-2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细胞中表达阳性,并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以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模型,研究HGF及其受体c-Met与近视形成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1周龄雄性花色豚鼠90只,30只豚鼠的双眼不作任何处理,共60眼为对照组; 60只豚鼠的右眼,眼前配戴-10.0D透镜,共60眼为实验组。6周后,检测豚鼠屈光状态及眼轴长度,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巩膜中HGF、c-Met及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形成了明显近视。②实验组巩膜中HGF和MMP-2 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P<0.05),磷酸化c-Met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③实验组巩膜中,HGF、磷酸化c-Met及MMP-2三者的蛋白表达两两相关。 结论: HGF/c-Met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参与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红色闪烁光照射(完全密闭的纸箱);Ⅱ组正常自然光照射(四周密闭而上方开放的纸箱);Ⅲ组正常自然光照射(视野开阔的笼中)。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睫状肌麻痹下验光、A超动态观察豚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豚鼠后极部巩膜CTGF的表达。结果  Ⅰ屈光度明显下降,且伴有眼轴延长。Ⅰ、Ⅱ、Ⅲ组巩膜中均有CTGF的表达,Ⅰ组巩膜CTGF的表达量明显比Ⅱ、Ⅲ组高。结论  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中CTGF表达增强,CTGF可能在近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凹透镜诱导的豚鼠离焦性近视眼模型,观察视环境的改变即离焦与近视形成后的短期恢复对豚鼠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的影响,以及巩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7D的凹透镜离焦14d天建立豚鼠光学离焦性近视眼模型,检测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变化,光镜和电镜进行巩膜胶原纤维形态学观察,苦味酸特殊染色进行巩膜胶原半定量。结果:实验眼的后极部巩膜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间隙变大,小直经纤维增多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异常,离焦诱导近视眼形成后去除镜片、经过2d的恢复,近视度数下降,进一步证实短期视环境改变即可引起屈光度变化,但眼轴长度没有改变。巩膜形态学观察见离焦性近视眼豚鼠后部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巩膜变薄。电镜下胶原纤维密度减少,小直径胶原纤维增多。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苦味酸一天狼猩红胶原染色显示I型胶原主要分布于后极部,实验眼I型胶原纤维密度减少,排列紊乱。结论:实验性近视眼的形成是巩膜异常重塑的过程,I型胶原的改变是近视眼巩膜重塑的重要因素,但是巩膜重塑导致的眼轴伸长短期内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方剂对小样本实验性豚鼠近视眼的影响。方法:将1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3只、单纯近视诱导组(Ⅱ组)5只、中药喂养近视诱导组(Ⅲ组)7只。Ⅱ、Ⅲ组缝合豚鼠单眼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A超测量眼球各项指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视网膜中的含量。结果:三组间双眼前房深度(AC),晶体厚度(L),玻璃体腔深度(V)及眼轴长度(AL)值比较,右眼(近视诱导眼)V及AL值有显著性差异;三组豚鼠右眼V及AL值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干预可减轻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其途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层MMP-2表达减少,从而抑制或减少了巩膜细胞外基质降解,中医阴阳辨证理论对近视眼的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豚鼠近视模型中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及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纤维的变化.方法 取出生1周的豚鼠75只,利用6号半透明乳胶气球作为头套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形觉剥夺(FDM)组和自身对照组.分别测量记录实验豚鼠不同时空点的双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形觉剥夺实验组分为遮盖2周、遮盖4周、遮盖4周去遮盖1周及遮盖6周4个亚组,左眼为遮盖眼(FDM组),采用半透明面罩遮盖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右眼不予处理(自身对照组).对遮盖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并对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FDM组由遮盖前远视(+2.09 ±0.31)D 逐渐变成遮盖6周时近视(-7.07 ±0.56)D,眼轴也由遮盖前(5.93 ±0.39)mm 到6周时(7.99 ± 0.32)mm,且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含量也逐渐降低.结论 形觉剥夺法可成功制造豚鼠实验性近视模型,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眼球近视度数逐渐增加和眼轴长度不断增长,且后极部巩膜中Ⅰ型胶原随着近视度数加深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后极部的表达。方法对2周龄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9周制备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3、6、9周后随机抽取15只豚鼠,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眼后极部iNOS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形觉剥夺使豚鼠眼轴延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遮盖眼iNOS和MMP-2免疫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量在形觉剥夺过程中呈强相关性(r=0.769,P〈0.05)。结论iNOS和MMP-2可能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NO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巩膜MMP-2的活性造成巩膜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凹透镜所致的豚鼠近视模型屈光状态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阐明虾青素对近视屈光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36),模型组以远视性光学离焦法制备豚鼠右眼近视模型(左眼作为对照)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25 ig·kg-1)和高剂量虾青素组(50 ig·kg-1),给药干预4周,于2和4周分别检测各组豚鼠双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于4周检测完成后,对右眼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模型组豚鼠在实验2周后实验眼球屈光度较作为对照的左眼低(P < 0.05),与空白对照组右眼比较也明显降低(P < 0.05),4周后更加明显(P < 0.01);模型组豚鼠在实验2周后实验眼球的眼轴长度较对照的左眼及空白对照组增加(P < 0.05),4周后增加更为明显(P < 0.01)。与模型组比较,虾青素组豚鼠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明显增加(P < 0.05),用药时间长且效果较好;其病理组织形态学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改善,胶原断裂现象明显减少且排列较整齐。结论:虾青素在改善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还有助于恢复近视眼球巩膜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9.
观察凹透镜和凸透镜对豚鼠眼球生长和屈光变化的影响,建立透镜诱导型屈光不正动物模型。方法:3~4周龄有色豚鼠47只,随机分成7组,右眼分别戴不同度数的凸或凹透镜,其左眼作为对照眼,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1天分别测量其眼轴长度、屈光度,观察其变化。结果:戴镜后第11天与戴镜前相比,戴+4.00?D、+8.00?D组的豚鼠眼分别增加了+1.46?D与+1.58?D的相对远视(P<0.05);戴-4.00?D、-8.00?D、-15.00?D组的豚鼠分别增加了-2.92?D、-3.17?D、-3.10?D的相对近视(P<0.01);而戴0.00?D、-2.00?D组的豚鼠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组豚鼠的眼轴长度在实验眼和对照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豚鼠眼球生长发育受透镜影响,可被用来建立一种简单经济的屈光不正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发生时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30只新生有色豚鼠随机分为透镜诱导组(单眼-10D透镜诱导,n=20)和正常对照组(无处理组,n=10),4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球冰冻切片行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眼后部巩膜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负透镜诱导4周后,透镜诱导组豚鼠诱导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密度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侧眼(P均<0.01),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侧眼(P<0.01);但透镜诱导组对侧眼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双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镜诱导组诱导眼屈光度与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r=0.79,P<0.01)表达和TIMP-2表达量(r=0.74,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MMP-2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78,P<0.01).结论 离焦性近视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MMP-2参与的眼后部巩膜细胞外基质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相同胎龄父母近视程度不同的胎儿后极部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的表达水平,探讨bFGF和TGF-β在人类近视遗传和近视形成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对16例14周以下引产的胎儿,按父母无近视和父母近视>-4.00D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例,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后极部巩膜bFGF和TGF-β的表达,确定两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bFGF和TGF-β在巩膜中均有表达,实验组BFGF的表达较对照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GF-β的表达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家族胎儿在巩膜发育阶段就有bFGF和TGF-β的某些改变,bFGF和TGF-β在人类近视的形成和遗传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是近视多基因遗传因素中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观察离焦性近视眼豚鼠中整合素和胶原蛋白在巩膜重塑中的作用。方法:-7D的凹透镜离焦14天建立豚鼠光学离焦性近视眼模型,RT-PC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实验组后部巩膜中I型胶原α1(1)链、整合素α2、β1及ILK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Ⅰ型胶原α1(1)链、整合素α2、β1和ILK在离焦组和恢复组的实验眼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减弱,与自身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去除离焦恢复2d后,上述指标表达回升,但与对照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2、β1、Ⅰ型胶原、LIK参与实验性近视眼巩膜重塑过程,是其早期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3.
招志毅  区显宁  段芳 《华夏医学》2006,19(4):626-628
目的:探讨蛇毒降纤酶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玻璃体中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 liferating ce llnuclear an tigen,PCNA)的影响。方法:对20只兔子采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血法或/和加蛇毒降纤酶制备实验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0眼)、全血组(10眼)、蛇毒降纤酶组(10眼)。利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实验各组,检测PVR玻璃体腔增殖膜中PCNA的含量。结果:蛇毒降纤酶组增殖膜中PCNA阳性细胞数为30±8,全血组为9±4;蛇毒降纤酶组增殖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低于全血组(P<0.01)。结论:蛇毒降纤酶能够降低PVR玻璃体腔PCNA的表达,抑制PV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