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列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治疗方法有所进步,然而乳腺癌远期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肿瘤侵袭性生长及转移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及关键的因素,而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的基本条件。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阻止肿瘤发生发展、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株裸小鼠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接种于裸小鼠右腋部皮下,造成小鼠移植瘤肺转移模型,同时予乳宁Ⅱ号治疗.结果:乳宁Ⅱ号可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的发生,降低肿瘤组织中EVGF蛋白(P<0.01)及VEGF mRNA表达(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发挥抑瘤和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TA2小鼠乳腺癌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A-89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TA2小鼠右腋部皮下,造成小鼠移植瘤肺转移模型,同时予乳宁Ⅱ号治疗.结果乳宁Ⅱ号可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的发生(P<0.05),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发挥抑瘤和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TA2小鼠乳腺癌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A-89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TA2小鼠右腋部皮下,造成小鼠移植瘤肺转移模型,同时予乳宁Ⅱ号治疗。结果乳宁Ⅱ号可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的发生(P<0.05),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发挥抑瘤和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乳宁Ⅱ号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验证中药乳宁Ⅱ号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本文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乳宁Ⅱ号对其体内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中药乳宁Ⅱ号的药物血清法在培养液中浓度为20%和30%时对MCF-7的体外生长的抑制率达24.4%、24.2%(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说明其机理可能是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减少S期比率;同时用中药乳宁Ⅱ号灌饲MCF-7荷瘤裸小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VEGF、TNF-a、INF-r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为中药 化疗组,对照组为化疗组,中药以乳宁Ⅱ号为基本方,根据病人的症状加减.化疗方案:CEF(CAF)与CMF,21天为1周期,共化疗6周期.术后6个月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V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值,治疗组VEGF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NF-a表达均高于正常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NF-r表达均低于正常值,治疗组INF-r较对照组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以下调VEGF,上调TNF-a、IN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贾喜花  唐汉钧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30-1431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VEGF、TNF—a、INF—r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为中药+化疗组,对照组为化疗组,中药以乳宁Ⅱ号为基本方,根据病人的症状加减。化疗方案:CEF(CAF)与CMF,21天为1周期,共化疗6周期。术后6个月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V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值,治疗组VEGF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NF—a表达均高于正常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NF—r表达均低于正常值.治疗组INF—r较对照组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以下调VEGF,上调TNF—a、IN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乳宁Ⅱ号抗乳腺癌短期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乳宁Ⅱ号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应用规律。方法 :选择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术后行化疗治疗的患者 183例 ,分成 2组 ,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乳宁Ⅱ号 ,对照组单纯化疗。用药后随访两组 2年复发转移率。结果 :原发肿瘤直径 >5cm ,患者 2年复发转移率、腋窝淋巴结阳性≥ 4枚者 2年复发转移率及乳癌Ⅲ期患者 2年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5 )。结论 :乳宁Ⅱ号有助于控制复发转移高危人群的复发转移率 ,显示中医中药疗法是乳腺癌术后抗多发转移的一种不可忽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模型移植瘤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乳宁Ⅱ号”抑制乳腺癌生长的机制.方法检测经“乳宁Ⅱ号”不同方法处理的荷瘤小鼠的瘤重及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Z组与CTX组、Z+CTX组瘤重均低于NS组,各实验组s期肿瘤细胞与空白组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Z组G0-G1期肿瘤细胞百分比低于CTX组(P<0.05);而G2-M期肿瘤细胞百分比高于CTX组(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2/M关卡效应,即控制对肿瘤细胞周期G2-M期转化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乳宁Ⅱ号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株生长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材料与方法1 乳宁Ⅱ号对裸鼠MDA MB 4 35人乳腺癌抑瘤抗转移作用的动物体内观察1 1 模型制备采用BALB C雌性裸小鼠 ,SPF级 ,体重 2 0g±2g ,35~ 4 0日龄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人乳腺癌MDA MB 4 35细胞株 (由上海市肿瘤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邵志敏教授惠赠 )。参照文献方法[1] ,无菌条件下 ,将MDA MB 4 35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左侧第二乳头下的脂肪垫 (细胞数为 1× 10 6/只 )。 2周后皮下明显触及肿块生长时随机分组。给药时间为 10周 ,停药后 3d将动物脱颈处死。1 2 药物乳宁Ⅱ号 :由生黄芪…  相似文献   

11.
“乳宁Ⅱ号”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乳宁Ⅱ号”抑制乳腺癌生长转移的机制。方法:检测经“乳宁Ⅱ号”等不同方法处理的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的瘤重,肺转移发生率及IL-2和TNF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Z组与CTX组、Z+CTX组瘤重、肺转移率均低于NX组(P<0.05),TNF-α平均值均显著低于NS组(P<0.05)、Z组与Z+CTX组高于CTX组(P<0.01)。结论:“乳宁Ⅱ号”可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生长及肺转移,其机制与其抑制TNF分泌及促进IL-2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宁Ⅱ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乳宁Ⅱ号+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综合治疗.中药以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乳宁Ⅱ号方为基本方,辨证论治.观察化疗期间乳宁Ⅱ号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3年生存率、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乳宁Ⅱ号组增加CD3^+、CD4^+细胞,降低CD8+细胞,提高CD4/CD8比值,P<0.05,有增加NK细胞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宁Ⅱ号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100%,改善生活质量.结论:乳宁Ⅱ号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宁Ⅱ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乳宁Ⅱ号 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综合治疗。中药以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乳宁Ⅱ号方为基本方,辨证论治。观察化疗期间乳宁Ⅱ号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3年生存率、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乳宁Ⅱ号组增加CD3 、CD4 细胞,降低CD8 细胞,提高CD4/CD8比值,P<0.05,有增加NK细胞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宁Ⅱ号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100%,改善生活质量。结论:乳宁Ⅱ号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乳宁Ⅱ号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及津白Ⅱ号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 30例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情况。以MA - 891小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津白Ⅱ号小鼠右腋部皮下 ,造成乳腺癌模型 ,同时灌服乳宁Ⅱ号。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乳宁Ⅱ号可显著提高CD3 、CD4阳性细胞数所占的比例及CD4/CD8比值 (P <0 0 5 )。结论 :乳宁Ⅱ号可能是通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从而防治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乳康饮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30只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对照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以及乳康饮加5-FU组,每组5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d灌胃;5-FU对照组给予30 mg/(kg.d)5-FU腹腔注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康饮18、45、90 g/(kg.d)灌胃;乳康饮加5-FU组给予5-FU 30 mg/(kg.d)腹腔注射,同时给予乳康饮45 g/(kg.d)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6周。用药后检测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VEGF-C和VEGFR-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LMV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以乳康饮加5-FU组抑瘤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最高,LMVD最低,与其他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乳康饮可能通过干预VEGF-C及VEGFR-3的表达,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放疗联合乳宁Ⅱ号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疗。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血清TGF-β1变化。结果:治疗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7.9%(5/63),无Ⅲ级病例发生,对照组为20.6%(13/63);治疗组放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放疗后在各个时间点的TGF-β1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宁Ⅱ号可以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乳宁冲剂及其拆方对裸鼠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雌性BALB/c裸鼠,以对数生长的体外培养的MDA-MB-435高转移乳腺癌细胞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乳宁冲剂组、乳宁冲剂拆方温肾组、乳宁冲剂拆方疏肝活血组、三苯氧胺组(TAM组)、环磷酰胺组(CTX组),给药7周后,解剖显微镜计数肺转移结节并行全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VEGF、MMP-9、TIMP-1表达情况。【结果】乳宁冲剂组及拆方温肾组、疏肝活血组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肺转移抑制作用分别为46.36%、32.73%、18.2%,乳宁冲剂组作用与CTX组(50.91%)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乳宁冲剂组、疏肝活血组均可下调肿瘤VEGF蛋白表达;乳宁冲剂全方、温肾方可明显使TIMP-1mRNA的表达升高,MMP-9表达下降;对MMP-9/TIMP-1蛋白表达比值影响以温肾组下降最明显。【结论】乳宁冲剂全方抑瘤抗转移作用优于拆方,而拆方组以温肾组抗转移作用优于疏肝活血组。同时表明,乳宁冲剂特别是温肾中药可能通过降低MMP-9/TIMP-1比值而影响肺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宁Ⅱ号方对人乳腺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 -纤溶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同位素放免法检测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 ,患者血液中CD+ 3 、CD+ 4 、CD+ 8、NK及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简称PGF1α)水平 ,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连续服乳宁Ⅱ号方半年 ,乳腺癌术后患者CD3 、CD4阳性细胞比例及CD+ 4 /CD+ 8比值均有显著性提高 ,血液中TXB2 值及TXB2 /PGF1α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乳宁Ⅱ号方能够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况 ,调整T细胞亚群的平衡 ,并使TXA2 与PGI2 的平衡向正常状态回复 ,有益于肿瘤宿主发生转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抑瘤饮对小鼠S180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荷S180瘤小鼠灌服中药复方抑瘤饮不同时间点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动态变化,揭示抑瘤饮体内抗瘤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抑瘤饮组和对照组(n=28),每组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7只).右腋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24 h后,抑瘤饮组小鼠灌服抑瘤饮,对照组小鼠灌服等量凉开水,每日2次,每次0.5 mL;2组分别于灌服第10,20,30,40天点各处死一亚组小鼠.分离肿瘤制成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CD34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内皮抑素(ES)的动态变化,结果以阳性酶点(positive enzyme dot,PED)表示.结果:抑瘤饮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生成:抑瘤饮组CD34在第10,20,30,40天点PED均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P<0.01和P<0.01).抑制VEGF和VEGFR-2的表达:抑瘤饮组VEGF在第10,20,30,40天点PED均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P<0.01和P<0.01);抑瘤饮组VEGFR-2在相应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P<0.01,P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