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干扰素联合ECF方案与单用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42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认的晚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CF组21例,第 1天给予表阿霉素60 mg/m2静脉注射,顺铂75 mg/m2分3~4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针每天500 mg/m2持续输注96 h.干扰素+ECF组给予干扰素针5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表阿霉素、顺铂和氟尿嘧啶的用法同ECF组.每3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评价疗效,对两组的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扰素+ECF组的缓解率为68.5%,ECF组缓解率为4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ECF方案对晚期胃癌病人的近期疗效比较显著优于单用ECF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OXA)与DCF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晚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为S-1联合OXA组与DCF组。S-1联合OXA组31例,替吉奥40~60 mg,每天两次,早、晚餐后服用,第1~第14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3周为一周期。DCF组31例,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第3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第5天;3周为一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按RECIST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S-1联合OXA组有效率(ORR)48.4%,疾病控制率(DCR)80.6%;DCF组ORR 51.6%,DCR 7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S-1联合OXA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较DCF组明显降低,特别是3~4度骨髓抑制,1~2度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炎的发生S-1联合OXA组居多,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减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晚期胃癌患者45例,DCF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 /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分2-3d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d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4个周期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3例、进展14例,总有效率40.0%.临床获益31例(68.9%).疾病无进展时间为(4.28±0.31)个月,生存期为(9.03±0.5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常见,骨髓毒性较明显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CF双路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晚期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DCF方案静脉给药,用药方法: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顺铂75mg/m2静滴d1+氟尿嘧啶750mg/m2静滴d15。观察组40例,采用DCF方案腹腔+静脉双路给药,用药方法: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顺铂25mg/m2腹腔灌注d1,3,5+氟尿嘧啶1250mg/m2腹腔灌注d1,3,5。3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定期随诊,观察生存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腹水控制率提高35%、近期有效率提高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延长3.4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CF双路方案对晚期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赫赛汀联合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HER-2高表达的晚期胃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赫赛汀联合DCF方案对36例HER-2高表达的晚期胃腺癌患者化疗4个周期。赫赛汀首次8 mg/kg,后6 mg/kg,每疗程中的第一天使用;DCF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每疗程中的第一天使用;顺铂75 mg/m2,每疗程中的第一天使用;5-Fu为750 mg/m2,每疗程中的第一至五天使用,24 h持续静脉滴注;21天为一周期。结果有效率(CR+PR)为47.2%(17/36),患者生存期为4.2~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赫赛汀联合DCF方案治疗HER-2高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ECF方案(表柔比星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和DOF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确诊为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ECF组30例,DOF组38例,ECF方案:表柔比星50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3天,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DO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铂130mg/m2第1天,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21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以上。根据WHO的标准评价其有效性和毒性。结果6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ECF组有效率为46.67%(14/30),DOF组有效率为42.11%(16/3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等,DOF组神经毒性发生率39.47%(15/38)高于ECF组的13.33%(4/30),EC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93.33%(28/30)高于DOF组的68.42%(2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F方案与DO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d),分两次口服,第1天~第14天,停药7 d;奥沙利铂130 mg/m2,连续静脉滴注2 h,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输液泵滴入120 h,顺铂60mg/m2,静脉注射,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疾病缓解率(RR)分别为46.7%(14/30)和35.7%(10/2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25/30)和78.6%(22/28);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7个月和5.5个月,总生存期(OS)分别为8.1个月(5~16个月)和7.8个月(4.8~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色素沉着、黏膜炎、皮疹、脱发、心律失常、周围神经炎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期胃癌33例,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d1~d5;5-Fu 500 mg/m224 h持续泵入,d1~d5。21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3例患者CR 1例,PR 16例,有效率(CR+PR)51.5%(17/33),中位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结论: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ECF与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年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CF组46例,给予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治疗。DF组34例,给予烯紫杉醇、氟尿嘧啶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评价疗效。两组中无效者交叉用另一种化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ECF组与DF组的缓解率分别为45.4%和4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者,交叉另一种化疗方案治疗,ECF组与DF组的缓解率分别为26.2%和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F和DF方案对晚期胃癌病人近期疗效均好,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两组化疗方案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19例晚期胃癌患者于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2~4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及醛氢叶酸100mg/(m2·d),第2天开始持续静脉滴注72h的5-氟尿嘧啶750mg/(m2·d),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3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全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8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36.8%.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受抑,Ⅲ° Ⅳ°粒细胞减少占42.1%,其它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