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未分化型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 M  Lin S  Zhe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488-1489
目的:分析未分化型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0-2000年收治的149例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1992年福州鼻咽癌学术会议制定的分期标准分期,I期4例,Ⅱ期33例,Ⅲ期73例.Ⅳ39例。治疗方案:单纯放疗78例,诱导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加放疗32例,同步化疗加放疗39例。结果:未分化型鼻咽癌占鼻咽癌总数的3.58%。149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48%,无瘤生存率为60.3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7.05%,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为80.13%。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N分期及TNM分期。结论:未分化型鼻咽癌是鼻咽癌中的一种少见型,N分期及TNM分期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以放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未分型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余年来经过病理诊断的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38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在38例病例中,单纯手术26例,手术加放疗12例,术式分别为腮腺浅叶切除、腮腺深叶切除、腮腺浅叶或全切加舌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在随访的35例中按生存率统计高、中、低分化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3%、59.2%。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0.2%、45.2%。结论对临床Ⅰ、Ⅱ期腮腺黏液表皮样癌宜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对低分化或临床Ⅲ、Ⅳ期及局部复发病例行腮腺全切及选择性舌骨上或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Ⅲ、Ⅳa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咽癌在华南地区高发,放射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38.1%~47%[1],其中早期鼻咽癌行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较好,然而鼻咽癌患者就诊时60%~70%已是Ⅲ、Ⅳ期,中晚期患者因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导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部位隐蔽,手术难以进行,而肿瘤病理类型中90%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对放射线敏感,且鼻咽、颅底、颈部淋巴结又易包括在照射野内,因此放射治疗为首选。长期以来,常规分割照射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然而用该方法治疗鼻咽癌5年生存率约为40%左右,局部复发率高达15%~30%,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开始采用改变分割次数的方法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其中以超分割和加速超分割的研究最多,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对这一疗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放化疗综合治疗鼻咽癌的研究现况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其5年生存率平均只有50%,晚期者仅为20%~30%[1],主要失败原因是局部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而化学药物治疗是一种全身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水平,人们一直在研究放化疗综合治疗鼻咽癌,现就此予以综述。1单纯放射治疗鼻咽癌95%以上属于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类型,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同时鼻咽部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鼻咽癌常有局部组织浸润,手术进入困难或不能彻底切除病灶,故放射治疗一直是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局部放疗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浸润控制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7例.A组患者除采取手术(姑息切除术、联合根治切除术)治疗外,术后还进行对应的放疗,而B组患者则仅进行单纯的手术切除(姑息切除术、联合根治切除术)治疗.术后一年内观察对比两组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侵袭和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 术后一年内的观察中,A组患者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侵袭和转移范围远小于B组,并且A组患者对应的1年、2年、>2年的生存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放疗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能有效的控制其浸润,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能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高发。由于鼻咽解剖部位的隐蔽性及鼻咽癌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就诊时大部分病人已处于中晚期,多年来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50%~6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降低放射治疗后的远期并发症,除了改进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外,探索寻找疗效高、后遗症轻的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Ⅲ、Ⅳ期鼻咽癌化学治疗的现状和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的5年总生存率高达80%以上。然而,鼻咽癌的临床与生物学行为特点导致其不易被早期发现,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人们已将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大量随机研究。化学治疗用于鼻咽癌约有三十年的历史,已由单药治疗发展至多药联合化疗。治疗方式有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等,其中同期放化疗效果最明确,笔者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进展 ,放射设备的更新及放射技术的不断改进 ,使鼻咽癌 (NPC)放射治疗 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放射治疗是目前公认为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NPC 95 %以上属于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类型 ,恶性程度高、生长快 ,容易出现淋巴结或血道转移 ,远处转移发生率高。NPC确诊时 75 %的病人已属Ⅲ期和Ⅳ期 ,而晚期病人远处转移的发生率高 ,预后差。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疗法 ,不能预防远处转移。因此 ,应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是提高NPC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笔者就NPC放射治疗同时合并化学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宁  李桂生 《广西医学》2008,30(5):696-698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局部晚期或晚期,尽管近年来放疗设备更新,照射技术进步,这类患者单纯放疗后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60%之间[1]。其中远处复发转移而无局部复发者占总复发的74%,这也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近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加放疗联合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压氧加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22例接受高压氧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20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对颈部预防性照射。结果 5 a生存率为57.1%,高压氧加放射治疗为63.5%,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40.0%(P<0.05)。颈部总淋巴结转移率为80.9%(34/42),放射治疗加高压氧能较好控制颈部转移灶。结论综合治疗较单纯放射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11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70例,Ⅳa期46例)行单纯^60Co外照射,鼻咽腔剂量DT65-87Gy7-16周,N0时上中颈剂量60Gy。结果 1,3,5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82.8%,50.9%,38.8%,局部复发率18.1%,放射性脑病发生率5.2%。结论 鼻咽癌侵犯颅底时照射野上界位于OM线上1.5cm为宜,根据肿瘤侵犯范围不同可适当上移或下移0.5cm。N0时上中颈剂量可为60Gy。有后鼻孔侵犯者,扩大耳前野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肿瘤,其发病与遗传、EB病毒、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放射治疗一直是NPC治疗的基本方法,外科治疗对初治的鼻咽癌患者仍有争议。近20余年来,随着鼻咽癌影象学、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早期(Ⅰ、Ⅱ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已达60%~90%,而晚期(Ⅲ、Ⅳ期)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因此在提高放疗水平的同时,应进行全身化疗的研究。目前,NPC的化疗方式包括姑息化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时放化疗。化疗治疗的应用目的:一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化疗可以杀灭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配合放疗提高疗效。二对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患者则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远期预后因素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56例患者原发肿瘤均为低分化鳞癌,治疗的放射源8MV-X射线,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放射治疗.结果:放疗后鼻咽癌患者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总生存率分别为81.82%、66.67%、54.55%、40%.全部患者中,1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失败,失败期的增加而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临床放射治疗可提率为21.43%.首次失败是局部未控4例(33.33%)、远处转移8例(66.67%),临床效果随着临床分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鼻咽癌患者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根治性放射治疗,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是鼻咽癌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局部切除治疗壶腹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壶腹癌(肿瘤直径〈2cm)患者实施局部切除后的临床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1年生存率为100%(8/8),3年生存率为75%(6/8),5年生存率为62.5%(5/8)。结论局部切除壶腹癌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生存质量高,患者易于接受,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低,并使部分患者获得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爱荣 《甘肃医药》2010,29(2):167-16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腺癌及磷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科收住62例宫颈腺癌(宫颈肿瘤中〉4cm,Ⅰb期-Ⅳa期)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62例局部晚期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6月-60月,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总的5年生率为49.23%,而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为68.90.%(P〈0.01);Ⅰ期病例二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Ⅱ期腺磷癌5年生存率为56.20%及84.5%(P=0.037);Ⅲ、Ⅳ期腺磷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及49.8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放疗的不良反应接近。结论:应进一步了解宫颈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倡早期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为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鼻咽癌以单纯放疗为主,其5年生存率可达95%,但70%鼻咽癌诊断时已是局部晚期,单纯放疗疗效差.同期放化疗为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 ~ 70%[1],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随着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肿瘤局部控制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远处转移率仍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因此,如何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多项随机临床研究均显示诱导化疗的加入可消灭远处微小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率[3,4].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研究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分割放射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与单纯超分割放射治疗Ⅲ、Ⅳ期鼻咽癌的近期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方法:66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入超分割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组(研究组)和单纯超分割放射治疗组(对照组)。放疗方式2个组相同。1.2Gy/次,2次/d。研究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同时口服卡莫氟至放疗结束。结果: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研究组分别为75.6%、60.5%和69.7%、45.4%;实验组分别为57.6%、30.3%和51.5%、21.2%;2个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471,P=0.0337;χ^2=4.087,P=0.043)。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分割放射同期口服卡莫氟化疗可提离Ⅲ、Ⅳ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Ⅰ期宫颈癌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术后加放射治疗;Ⅱ期官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加放疗;Ⅲ期以上者行放疗+化疗。结果63例中,Ⅰ期宫颈癌术后生活满lo年以上者5例,满5年以上者18例,生存率100%;Ⅱ期宫颈癌术后12例中5年生存率33%,Ⅲ期宫颈癌5年内生存率为0。结论宫颈癌的治疗、转归及预后与宫颈癌的分期、分型、分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分期越早,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分化越高,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按病理分类,鳞癌明显高于腺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放疗)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97例,其中113例予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作为治疗组,84例接受5-Fu+DDP(DF)方案放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Ⅲ期106例(占53.8%),Ⅳa期91(46.2%).结果:197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9.5%和48.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7.5%和40.0%(P=0.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3%和48.4%(P=0.610).治疗组和对照组口咽黏膜反应(Ⅲ~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和20.2%(P=0.304),胃肠道反应(Ⅰ~Ⅲ度)的发生率分别为75.2%和96.4%(P=0.000).结论:放疗联合HCPT方案化疗相对于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其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似,治疗产生的急性胃肠道副反应相对较低,对于不能耐受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放疗联合HCPT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