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背景:有研究表明急性创伤可导致内源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表达下调,导致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局部应用rhEGF联合血糖控制下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糖尿病大鼠制备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联合治疗组于烫伤前1周控制血糖至对照组水平,并在烫伤24h内创面喷洒rhEGF;rhEGF组仅创面喷洒rhEGF;血糖控制组仅控制血糖;对照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烫伤后处理同联合治疗组。烫伤后1,3,5,7,11,15,21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烫伤后各组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分别在5~7d及7~11d达高峰,且联合治疗、对照组峰值较rhEGF、血糖控制组高(P0.05)。烫伤后7~21d,联合治疗、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rhEGF、血糖控制组(P0.05)。说明局部应用rhEGF在联合血糖控制下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可能与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大、中、小剂量对烫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在建立约10%的烫伤面积后.每日一次给创面滴抹不同剂量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予以治疗,共用药7天。测定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创面愈合面积.并于治疗第7天取部分动物创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 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 d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 d明显降低(P < 0.05),随后又升高,7 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 < 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 d达谷值,随后上升,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U/m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建立深Ⅱ°烫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3、5、7、14、21d取创面皮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别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一时相内大鼠烫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rHuEPO能促进深Ⅱ°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黄生肤油联合硫化氢对糖尿病足(DF)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利用切除足部皮肤制造DF模型。48只造模成功的DF模型大鼠使用数字表法分为基质对照组、硫化氢组、三黄生肤油组和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采用相应药剂涂抹创面、2次/天,连续3周。比较四组治疗期间足底皮温、足底痛阈、创面愈合率和创面肉芽组织血管数。结果:治疗后,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基质对照组(1、2、3周,P0.05或P0.01)、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基质对照组(2,3周,P0.05),但硫化氢组与三黄生肤油组创面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四组足底皮温和足底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治疗2、3周足底皮温高于基质对照组,足底痛阈低于基质对照组(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治疗3周足底皮温高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足底痛阈低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治疗3周足底皮温高于基质对照组,足底痛阈低于基质对照组(P0.05),但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数,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均高于基质对照组(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又高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结论:三黄生肤油联合硫化氢可改善DF模型鼠足底皮温和痛阈,增加创面血管生成,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疗效优于单用三黄生肤油或硫化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176;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U/m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建立深Ⅱ&#176;烫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3、5、7、14、21d取创面皮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别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一时相内大鼠烫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rHuEPO能促进深Ⅱ&#176;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以及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烫伤面积和长约10cm家兔切割伤后,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IU,400IU,800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和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大鼠烫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实验性皮肤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定形水凝胶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及创伤模型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备大鼠深Ⅱ度烫伤及创伤模型,给予无定形水凝胶创面涂抹治疗,观察2类创面的完全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采用康惠尔水凝胶敷料(简称清创胶)作为平行对照。结果:对于深Ⅱ度烫伤和创伤创面,无定形水凝胶组和清创胶组的上皮化时间均短于相应的模型组,同一类型创面2种敷料治疗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无定形水凝胶组的完全脱痂时间短于清创胶组。病理结果显示,2种敷料使用后的皮肤烫伤创面上皮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多于烫伤模型组,而炎症细胞数少于烫伤模型组;2种创面完全愈合后无定形水凝胶组的毛囊、汗腺均明显多于清创胶组。结论:无定形水凝胶主要通过促进创面上皮化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在促进毛囊、汗腺形成上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主要探讨烫伤大白鼠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旋转磁场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烫伤3小时与烫伤一周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比对照组高(P<0.001);而经旋转磁场处理一周的烫伤组,全血表现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烫伤3小时和烫伤一周的低(P<0.01)。另外,采用旋磁治疗后,创面愈合较快,无感染。由此说明,旋转磁场不仅使血粘度降低,改善血循环,同时对促进创面愈合、水肿和渗出的吸收及炎症的消散有良好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GF-β3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对深Ⅱ度大鼠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组)、表皮转化生长因子组(EGF组)和TGF-β3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组(TGF-β3组),制作10% TBSA烫伤模型,各组给予对应治疗,检测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烫伤创面组织变化,SP法观察烫伤皮肤组织中TGF-β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烫伤后14d、21d,创面愈合率TGF-β3组最高,与EGF组及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4d及21d,C组、EGF组与TGF-β3组之间TGF-β1及TGF-β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d到21d,TGF-β3组与C及EGF组之间的TGF-β3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3转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在创面上持续分泌TGF-β3蛋白,降低TGF-β1及TGF-β2的水平,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代柠檬酸(FC)对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脊神经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神经鞘内注射FC;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 d,术后1、12、24、48h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测定完毕后处死大鼠,取第4~5腰椎(L4~L5)脊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计算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注射FC后,实验组大鼠镜像侧机械痛阈和热痛阈12 h后较术前1 d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实验组镜像侧GFA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C对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β1整合素的表达以及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选取其中15只作为实验组,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另外3只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分别于烫伤模型建立后第1、5、10、15、20天随机选取3只大鼠,切取背部两侧全层创面,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创面中ILK、β1整合素的表达。对照组取背部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烫伤后第5、10、15天大鼠烫伤创面中IL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烫伤后第20天(P〈0.05);创面中β1整合素的表达在烫伤后第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烫伤后第10、15天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烫伤后第20天(P〈0.05)。结论ILK、β1整合素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ILK可能通过参与整合素信号通路,在调节创面细胞的增生以及细胞与ECM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大鼠脊髓背角内TAK1及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IIA的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20)和模型组(n=40)。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处理组(TSA组)(n=20)。模型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在模型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和丹参酮IIA 20mg/kg,连续注射10 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0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TAK1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β、IL-6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TAK1的表达增多,脊髓组织中IL-1β、IL-6的含量均增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TAK1的表达下降,脊髓组织中IL-1β、IL-6的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II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TAK1及IL-1β、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微波对深Ⅱ度烫伤大鼠感染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120只Wistar健康清洁级大白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B组红外线照射治疗组,C组微波照射实验组。每组又分5个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大鼠。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实验模型,3组大鼠创面分别应用NS、红外线及微波照射行包扎疗法,于造模后1d、3d、5d、7d、10d5个时相点进行创面痂下细菌计数、组织活检、血培养及创面愈合情况分析。结果C组微波照射治疗,各时相点痂下细菌计数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C组痂下细菌计数与B组比较,1d、10d时相点P〈0.05,3d、5d、7d时相点P〈0.01,与A组比较,各时相点均为P〈0.01。C组创面上皮增生活跃,愈合快,各项检测指标及疗效明显优于A组,优于或近似于B组。结论微波用于实验烫伤大鼠深Ⅱ度感染创面抗菌作用强,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皮肤烧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烧伤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烧伤面积,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面组织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 IU,400 IU,800 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烧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烧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量效反应.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大鼠皮肤烧伤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的镇痛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模型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在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和丹参酮ⅡA 20 mg/kg,连续注射14 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 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NR2B的表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的镇痛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分别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和丹参酮ⅡA 20 mg/kg,连续注射14 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 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CHOP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CHOP和caspase-3的表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背角内CHOP和caspase-3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CHO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初步探索相关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经高脂饮食喂养和小剂量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糖尿病,5周后,造成背部皮肤20%TBSA深Ⅱ度烫伤。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大鼠),分别于创面下浸润注射0.2 U中性胰岛素和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观察创面愈合速度及伤后第1、4和12天两组创面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胶原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创面活化素A(Activin 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小板衍生因子A(PDGF-A)水平。结果胰岛素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血糖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伤后第4天创面表皮迁移舌长度明显延长;伤后第12天创面胶原沉积增加;创面巨噬细胞浸润和消退的时间提前,巨噬细胞在创面表达特征与创面MCP-1表达趋势一致。伤后第1、4天胰岛素治疗组创面Activin A的表达分别(142.52±15.26)pg/mL和(271.46±49.73)pg/mL,较对照组创面的(52.36±33.18)pg/mL和(46.08±8.92)pg/mL明显增加(P=0.0057,0.0001),PDGF-A于伤后第1、4天的表达分别为(52.12±9.00)pg/mL和(74.75±7.00)pg/mL较对照组的(47.35±8.21)pg/mL和(34.07±5.05)pg/mL也有明显增加(P=0.4080,0.0001)。结论局部应用胰岛素促进创面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提早消退、促进表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和胶原组织沉积,从而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大鼠的的镇痛效果及大鼠脊髓背角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检测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PCR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caspase-3和GFA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脊髓背角内的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caspase3和GFAP的表达均增多,凋亡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也增多;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caspase-3和GFAP的表达均下降,凋亡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caspase-3和GF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证明龙血竭有促进创伤愈合、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目的:验证龙血竭在糖尿病大鼠烫伤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对P物质和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4组。龙血竭组、磺胺嘧啶银(SD-Ag)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前3组为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为正常深Ⅱ度烫伤模型。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第7天开始创面愈合率龙血竭组、正常对照组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第21天龙血竭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正常对照组最高。烫伤后第15天正常对照组P物质阳性表达水平最高,峰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以后逐步减弱。龙血竭组、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于烫伤后第21天阳性表达最强,且龙血竭组表达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烫伤后第3天开始正常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于第15天各组阳性表达水平皆达到峰值,龙血竭组最高,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龙血竭能通过参与调控P物质和Bcl-2的表达,有效地促进糖尿病烫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